APP下载

浅析成都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2014-08-30肖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摘要:根据笔者对成都多所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和实际工作中摸索的经验,浅析了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研究和归纳,提出了针对性的民办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15-02

师资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是我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双师型教师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特色和重点。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师资储备上,既吸引人才又稳固队伍,特别是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摆在每一所民办高校面前的难题。根据笔者近年来对成都多所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和实际工作中摸索的经验,做好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则应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必须尊重知识、尊重教师,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师资队伍建设应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基本要求,以师资质量提高为主线,以师德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外部经济社会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调整专业发展,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一、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以笔者单位为例,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是在原四川师范大学两所非内设二级学院基础上建成的,按民办新机制运行的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在人才开发、培养、引进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尝试。从本科学院过渡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才,引进了一批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并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实践型人才,同时也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构建了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管理队伍和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总体上趋于稳定,保证了学院发展的基本需要。在调研中,发现也有经济实力较强的办学实体,全新组建或通过并购的形式组建高职院校,例如四川天一学院、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等。通过近两年的调研,发现无论是全新组建的民办院校,还是在原办学实体上改建的民办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存在以下问题:

⒈教师队伍的学历、年龄、专业结构不合理。需进一步提高新专业的教师人才的引进。部分热门专业、新办专业的教师和覆盖面广的基础课教师力量不强。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青年教师偏多,中年教师偏少。从职称结构来看,目前讲师助教偏多,副教授偏少。从专业结构来看,由于在原办学实体上改建的学院,以原有专业教师偏多,新兴朝阳专业教师偏少。例如,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是在外事学院和信息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外事学院是以外语教学为主,信息技术学院以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为主体,但是根据学院现在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来看,外语和计算机教师明显偏多。

⒉教师队伍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现有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是师资队伍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试行)》中的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A级达到70%以上,C级达到50%。而因为民办院校教师队伍组建的来源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普遍未达到国家评估要求。

二、以科学发展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树立以教师为本。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方案(试行)》,掌握教师心理特性和职业特征,尊重知识,尊敬教师,突出教师在学院的作用和地位,要有配套激励政策体现教师劳动价值,要创造宽松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让教师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满腔热情热爱本职工作。

⒈完善教师引进机制。完善教师引进机制要严把入口关,唯有如此才能为教师队伍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制定教师引进条件须考虑的因素主要应该是既要符合学科和系部发展的需要,更要符合学院发展的整体需要,要注重教师个人的政治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方式、身体健康情况、心理健全与否以及进取心、责任心、团队意识等等,同时还要考虑学缘情况,考虑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甚至学习经历等等方面。根据我院高职教学需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引进。重视从企业和其他高职院校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制定科学可行的严格选拔机制,严格选拔程序,严格考察选拔内容,灵活考察选拔方法。(1)首先对教师进行面试。通过面试了解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2)教师的业务考试制,通过专业知识的考试,可以初步了解其专业水平。(3)通过心理测试,了解心理健康状况。(4)进行严格的试讲,了解是否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5)到初定引进教师的原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将会纵向地更全面了解引进教师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的引进增加了把握性。

⒉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对教师的培养。健全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将有利于教师个体的成长和个体能力的提高,进而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1)要确定教师队伍培养的内容。培养要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同时又要兼顾个体的特点和需求,要考虑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潜力进行培养,还要考虑教师的师德建设和政治思想品质教育,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责任心、上进心的养成。师德建设是教师培训首先要考虑的内容。良好的师德可以帮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把握方向,可以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中站稳立场、明辨善恶、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在教书育人中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很好地履行一个教师的职责。因此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人格魅力、人性化育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合理丰富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心理知识、教育知识以及管理知识等。只有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不同时期学生的成长需要和教书育人职责的正常履行。(2)按照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对教师队伍整体的培训机制:采取校内培训,请专家讲座,召开学科、专业发展研讨会,系部骨干教师定期讲座,各党支部学习活动,内部学术交流,教师自学,搭建学术团队等形式,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升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引导他们积极加入到集体中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此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endprint

⒊更新观念,建立新型的师资队伍管理模式。转型是多少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既要背叛本科,又要朝向本科”,背叛传统本科类型,朝向本科层次,做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做到三个“本位”的转型:从学校供给本位转向社会需求本位;从学科知识本位转向能力素质本位;从教师中心本位转向学生主体本位。

⒋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1)加强对现有教师的打造。制定支持教师到企业、工厂等一线岗位实践、实习制度。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其他高职院校进修学习,鼓励教师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及技能证书,使他们具备双师素质,以适应教学工作的要求。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和其他高职院校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专任教师队伍。(2)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要实行专兼职结合、开放式的教师选聘模式,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流动方式,选聘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建设兼职教师人才库。(3)完善对客座教授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的聘任和管理。继续聘请专业素质高、学术造诣深的专家学者和具有丰富实践操作经验的企事业实践性人才做客座教授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对已聘请的客座教授及指导委员要加强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其作用。

⒌大力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及我院在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执行“3+2”(三大任务和两个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必须加强科研和教研的建设,以科研促进学院的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师的成长,以科研来解决教师在教学工程中面对的问题,以科研满足我院高职发展的需要。

⒍完善教师考核机制。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目标管理,充分体现教师的个性发展,加强教师的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工作待遇等挂钩。探索教师管理的退出机制,真正做到优胜劣汰。(1)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设立高标准的教师队伍建设远景目标,各系的管理目标和教师的奋斗目标,鼓励教师长期安心在教学一线。学院应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教职工的待遇。同时辅导员工作量大,长期加班,学生工作繁杂,劳心劳力,可以考虑提高辅导员岗位津贴。(2)及时反馈考核情况及奖惩。①各系、各部门在考核完成后,由系(部门)负责人与被考核人谈话,转达考核意见;中干考核完成后,由院领导与被考核人谈话,转达考核意见。②学院根据教职工考核结果计算期末奖金,并逐渐拉开奖金等级。同时对考核优秀者,学院将设“优秀教师奖”在每年教师节进行表彰。③对考核不合格者,学院给予调整工作岗位、高职低聘、降级使用或者解聘处理。

⒎加强教师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指学院的管理充分考虑教师的个性和利益,即合理满足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要求,以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这是以人为本的一种管理方式。一是要为教师特长的发挥搭建平台,提供条件,赋予一定的工作职责,并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加强引导,帮助其充分实现其自我价值。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褒优贬劣,以肯定鼓励教师的成绩为主,对教师要多提出表扬,少批评处罚,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提供成长的条件和舞台,满足教师挖掘自身潜力茁壮成长的要求。一个人如果单靠个人的能力取得很大的成绩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知识增长迅速、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认识水平、思维方式等都是有限的,所以提升个体的团队意识,打造科研教学团队,将是教师迅速成长的有利平台。

参考文献:

[1]雷旭.三路长拳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6,(8).

[2]程杰,彭杰.建立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J].学校体育教育,2006,(2).

[3]林毅刚,张君贤.武术教学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开展的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1,(12).

作者简介:肖兰(1979-),女,成都人,四川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人事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民办高职院校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实践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