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讨
2014-08-30徐光华王丽娟
徐光华 王丽娟
摘 要: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着培养目标差距过大、课程设置和内容重叠、职业资格认证相重复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没有协调的教学理念、中高职院校沟通不畅、没有同意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等。提出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能力为根本的观念,建立中高职衔接机构,建国家资格证书体系,采用一套国家制定的认定和评价技能的职业标准和资格体系等策略。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策略
1 概述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指出初中后五年制和主要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包括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设置的衔接、学制的衔接、教育体制的衔接和课程的衔接等,其核心是课程的衔接[1]。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和质疑。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其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目标、模式和路径,均可以通过课程得以体现[2]。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3]。
2 中高职工程类工程类教育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及策略
2.1 培养目标衔接的问题及策略
培养目标的衔接是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基础,中职和高职教育属两个不同层次,工程类中职院校培养目标为:培养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工程相关知识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基本技能,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相关行业方面具有较强实践管理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岗位有施工员、监理员、资料员、质检员等,可以同时获得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等相应岗位证书。工程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在工程施工、管理一线从事施工放样、试验检测、工程计量、现场组织管理等岗位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岗位有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质检员等职业技术岗位工作,经过工程实践锻炼,可担任施工项目分项工程技术主管。
从中高职培养目标方面进行分析,它们之间会有区别但同时又会具有一定的联系。中职学校工程专业应当注重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而高职学校工程专业则侧重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营销能力,较强实践技能、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根据工程类中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区别和联系,就要求中职教育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能力为根本的观念,培养出既具有基本的理论素质基础,也就是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并具有深入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的学生,促进中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
2.2 课程衔接问题及策略
中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很多中职院校采用高职教材,也就产生了课程的重复现象。课程设置的重复,造成了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双重浪费,同时也使高职教学资源产生严重消耗[4];同时一些重点中职院校师资、设备较强,而一些高职院校的设备陈旧、师资缺乏,导致了倒挂的现象。
工程类中高职课程设置有很多都是重复的;比如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及CAD、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中职和高职都开设了这些课程。
工程类中高职课程重复,同时授课内容也有很多重叠;如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顺序,领会施工组织的原则和方法,初步具有应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的基础知识,按照一般工程施工图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配合实施的能力;高职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掌握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知识、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施工企业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施工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网络计划图绘制与优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施工生产要素管理。对比以上实例可知中高职授课的内容很多都是重复的。
就以上问题,应建立中高职衔接机构,协调专业设置、课程规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中职课程设置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升入高职的需要,以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也要充分考虑入学对象的现实状况,做好与中职课程设置目标的衔接,同一专业的中职与高职教学计划、课程的选择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2.3 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问题及策略
有的中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是相同级别的,这样也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可以构建国家资格证书体系,采用一套国家制定的认定和评价技能的职业标准和资格体系,该系统规定了不同级别证书的具体标准,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标准和评价原则,并具体说明学生申请某一级别证书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中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知识和能力层次,并且非常适宜有需要的学生自学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日强.关于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的探讨[J].抚州师专学报,2003,(4):30-34.
[2]赵国忠.试论基于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建设原则[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2):46-50.
[3]陈蔚,干薇.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理论初探[J].职教论坛,2005,(24):26-28.
[4]宋秀玲,车军社.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10(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