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2014-08-30刘其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技能型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刘其红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224)

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刘其红

(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224)

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要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科学的探索实践能力,改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及考核评价体系等,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而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表明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创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技术,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科学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整体设计,而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技能型、应用型的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1.准确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清晰的目标定位,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贯穿以服务为宗旨,培养人才技术应用能力为干线,以适应行业经济和社会需求为目标,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科学培养出具有职业道德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讲,目标定位的关键在于对经济发展中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紧密结合校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2.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科学分析,明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清晰地认识掌握人才培养目标,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依据相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创新课程体系,做到基础理论够用,技术应用能力强。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内容的安排要重点把握层次性、阶段性,实现工作经验的逐步积累,确保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

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高质量的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而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学生的技能水平及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1.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保障。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可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监控以及行业和企业协同监控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上下协调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根据管理职能的不同,从不同层面监督教学质量,确保提高相关教学质量。

2.优化相关教育文献。在实践教学中,相关教育教学信息大致分为:教学计划、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训项目指导书、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实践教学监督记录、实践教学日志、实训(验)室登记表、工作总结等实践教学文件及相关实践教学管辖统筹计划。通过构建全方位的管辖制度,分工明确,能够完善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做到有章可循,全面促进相关实践教学质量。

3.科学构建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考核评价的内容上,应该将实践过程的评价与职业能力的评价结合起来,包括专业认知的基本能力、专业技术的基础操作能力、职业岗位专项操作能力以及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还可对职业行为习惯和责任意识等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层面的内容进行考核,使评价情况与方式尽可能地与实际工作情境与方式对接。在考核评价的标准上,可尽量引入相关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通过构建“课证融合”、以证代考等形式,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考核评价的形式上,可采用流程操作、实训报告、技能竞赛、第三方认证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三、改善相关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育人环境

保证优越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首要环节。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有利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尽可能与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建设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1.加强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实验室、综合实训室以及生产性校办实习工厂等技能训练场所,用以满足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工作岗位,考虑资源优化的配置和共享的原则,按专业大类组建校内实训室、工作室,开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和实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观念。

2.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体现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场地与企业生产相对接,更好地体现实践的针对性、现实性和一体化教学问题。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创设接近生产实践的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真正做到与企业相结合,让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建设型、服务型、技术型人才,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质量。

四、加强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相关专业实践岗位的职业经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可以通过与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在岗轮训、校外进修等方式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把“双师”素质培养作为重要内容。此外,还可通过从企业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工程师、高级技师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来,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实践教学,为社会、企业等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从而满足区域经济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学生今后的就业以及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进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杨劲松.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刍议[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增刊):55-57.

[2]黄玲青.新办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3,(1):152-153.

[3]滕勇.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02):46-47.

[4]陈思义.基于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成人教育,2013,(03):23-24.

G710

A

1674-9324(2014)35-0208-02

刘其红(1974-),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技能型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