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肉鸭的养殖技术探讨
2014-08-30颜琪
颜琪
摘要:无公害肉鸭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等优点,对人们健康无损害,其生产过程、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及标准。人们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促使无公害肉鸭养殖技术不断完善。重点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饲料标准和疫病防治四方面对无公害肉鸭的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加强无公害肉鸭养殖,提高其产量。
关键词:无公害肉鸭;养殖技术;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5-0066-01
良好、适宜的饲养环境是肉鸭养殖的外界基础,加强管理是保证肉鸭品质、预防疫病的重要前提,饲料标准化是肉鸭养殖的必要物质基础,疫病防治是无公害肉鸭养殖的关键。保证肉鸭的生产安全及卫生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肉鸭品质的迫切需求,还在极大程度上为养殖户增收致富,促进了畜牧业发展[1]。现将无公害肉鸭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饲养环境
(1)选择场址时,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质良好的地方,远离地方病高发区及病源污染区。鸭场外部应当具备良好的条件,包括信息系统、交通运输、防疫设施和电力供应等。
(2)鸭场内必须配备无害化的处理设施及设备,为患病鸭建立隔离舍。鸭场内管理区、生产区及病鸭管理区的设计应严格符合卫生环境相关标准。
(3)按照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对鸭场中的水进行配备,空气质量状况应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符合,饮用水应与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符合。鸭场土质应选择透气性较强、渗水性较好的沙性土壤,与GB3095-1995相符合。
(4)严格按照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对鸭场环境质量进行控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美化、绿化,并对池塘、道路等进行改造,创造清新自然的水、阳光和空气,减少噪音干扰、环境污染及应激。
2饲养管理
育雏期、育肥期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2]。
育雏期:①对湿度和温度进行适当调节,保证雏鸭不挤堆、反应敏捷、吃料、行动灵活、饮水活跃和毛色鲜亮。根据不同日龄确定适宜温度,白天温度比夜间低2 ℃。一般来说,1~3日龄雏鸭温度以33~35 ℃为宜,4~6日龄以31~33 ℃为宜,7~10日龄以26~30 ℃为宜,11~15日龄以20~25 ℃为宜。16日龄后雏鸡温度可以根据气温、季节、热源依赖性等适当降低,或直接采用自然温度。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并根据雏鸭体重、日龄、排泄物和呼吸量等适当调节。随雏鸭体重增长、日龄增加、排泄物增多、呼吸量增大和饮水出现溅洒等,对湿度进行调低,控制在50%~55%。②饲养雏鸭时应坚持“后饮水、先开食”、“早开食、早饮水”等原则。开食前,将维生素C溶于5%葡萄糖中饮水。选择半熟夹生米粒或雏肉鸡、雏肉鸭全价颗粒饲料作为开食饲料。③由于雏鸭具有较强的合群性,易挤堆而眠,当挤堆过于严重时易引起死亡。应当定期对鸭场进行通风换气,经常观察鸭群,预防挤堆严重。
育肥期:育肥期指4~7周龄鸭。育肥期鸭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逐渐增加,鸭体发育较为健壮,管理时应注意脱温、转群等。①2~3周龄雏鸭可以转入大鸭舍。转移时应尽可能的减少应激,并在转移后对雏鸭使用抗应激电解质或维生素。可将维生素加入饲料中。②按照鸭只大小、体格强弱进行分群饲养。为了达到全进全出,针对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鸭,对其额外进行营养支持,满足出栏时标准的体重要求。
3饲料标准
摘要:无公害肉鸭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等优点,对人们健康无损害,其生产过程、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及标准。人们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促使无公害肉鸭养殖技术不断完善。重点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饲料标准和疫病防治四方面对无公害肉鸭的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加强无公害肉鸭养殖,提高其产量。
关键词:无公害肉鸭;养殖技术;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5-0066-01
良好、适宜的饲养环境是肉鸭养殖的外界基础,加强管理是保证肉鸭品质、预防疫病的重要前提,饲料标准化是肉鸭养殖的必要物质基础,疫病防治是无公害肉鸭养殖的关键。保证肉鸭的生产安全及卫生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肉鸭品质的迫切需求,还在极大程度上为养殖户增收致富,促进了畜牧业发展[1]。现将无公害肉鸭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饲养环境
(1)选择场址时,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质良好的地方,远离地方病高发区及病源污染区。鸭场外部应当具备良好的条件,包括信息系统、交通运输、防疫设施和电力供应等。
(2)鸭场内必须配备无害化的处理设施及设备,为患病鸭建立隔离舍。鸭场内管理区、生产区及病鸭管理区的设计应严格符合卫生环境相关标准。
(3)按照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对鸭场中的水进行配备,空气质量状况应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符合,饮用水应与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符合。鸭场土质应选择透气性较强、渗水性较好的沙性土壤,与GB3095-1995相符合。
(4)严格按照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对鸭场环境质量进行控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美化、绿化,并对池塘、道路等进行改造,创造清新自然的水、阳光和空气,减少噪音干扰、环境污染及应激。
2饲养管理
育雏期、育肥期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2]。
育雏期:①对湿度和温度进行适当调节,保证雏鸭不挤堆、反应敏捷、吃料、行动灵活、饮水活跃和毛色鲜亮。根据不同日龄确定适宜温度,白天温度比夜间低2 ℃。一般来说,1~3日龄雏鸭温度以33~35 ℃为宜,4~6日龄以31~33 ℃为宜,7~10日龄以26~30 ℃为宜,11~15日龄以20~25 ℃为宜。16日龄后雏鸡温度可以根据气温、季节、热源依赖性等适当降低,或直接采用自然温度。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并根据雏鸭体重、日龄、排泄物和呼吸量等适当调节。随雏鸭体重增长、日龄增加、排泄物增多、呼吸量增大和饮水出现溅洒等,对湿度进行调低,控制在50%~55%。②饲养雏鸭时应坚持“后饮水、先开食”、“早开食、早饮水”等原则。开食前,将维生素C溶于5%葡萄糖中饮水。选择半熟夹生米粒或雏肉鸡、雏肉鸭全价颗粒饲料作为开食饲料。③由于雏鸭具有较强的合群性,易挤堆而眠,当挤堆过于严重时易引起死亡。应当定期对鸭场进行通风换气,经常观察鸭群,预防挤堆严重。
育肥期:育肥期指4~7周龄鸭。育肥期鸭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逐渐增加,鸭体发育较为健壮,管理时应注意脱温、转群等。①2~3周龄雏鸭可以转入大鸭舍。转移时应尽可能的减少应激,并在转移后对雏鸭使用抗应激电解质或维生素。可将维生素加入饲料中。②按照鸭只大小、体格强弱进行分群饲养。为了达到全进全出,针对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鸭,对其额外进行营养支持,满足出栏时标准的体重要求。
3饲料标准
摘要:无公害肉鸭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等优点,对人们健康无损害,其生产过程、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及标准。人们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促使无公害肉鸭养殖技术不断完善。重点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饲料标准和疫病防治四方面对无公害肉鸭的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加强无公害肉鸭养殖,提高其产量。
关键词:无公害肉鸭;养殖技术;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5-0066-01
良好、适宜的饲养环境是肉鸭养殖的外界基础,加强管理是保证肉鸭品质、预防疫病的重要前提,饲料标准化是肉鸭养殖的必要物质基础,疫病防治是无公害肉鸭养殖的关键。保证肉鸭的生产安全及卫生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肉鸭品质的迫切需求,还在极大程度上为养殖户增收致富,促进了畜牧业发展[1]。现将无公害肉鸭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饲养环境
(1)选择场址时,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质良好的地方,远离地方病高发区及病源污染区。鸭场外部应当具备良好的条件,包括信息系统、交通运输、防疫设施和电力供应等。
(2)鸭场内必须配备无害化的处理设施及设备,为患病鸭建立隔离舍。鸭场内管理区、生产区及病鸭管理区的设计应严格符合卫生环境相关标准。
(3)按照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对鸭场中的水进行配备,空气质量状况应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符合,饮用水应与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符合。鸭场土质应选择透气性较强、渗水性较好的沙性土壤,与GB3095-1995相符合。
(4)严格按照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对鸭场环境质量进行控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美化、绿化,并对池塘、道路等进行改造,创造清新自然的水、阳光和空气,减少噪音干扰、环境污染及应激。
2饲养管理
育雏期、育肥期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2]。
育雏期:①对湿度和温度进行适当调节,保证雏鸭不挤堆、反应敏捷、吃料、行动灵活、饮水活跃和毛色鲜亮。根据不同日龄确定适宜温度,白天温度比夜间低2 ℃。一般来说,1~3日龄雏鸭温度以33~35 ℃为宜,4~6日龄以31~33 ℃为宜,7~10日龄以26~30 ℃为宜,11~15日龄以20~25 ℃为宜。16日龄后雏鸡温度可以根据气温、季节、热源依赖性等适当降低,或直接采用自然温度。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并根据雏鸭体重、日龄、排泄物和呼吸量等适当调节。随雏鸭体重增长、日龄增加、排泄物增多、呼吸量增大和饮水出现溅洒等,对湿度进行调低,控制在50%~55%。②饲养雏鸭时应坚持“后饮水、先开食”、“早开食、早饮水”等原则。开食前,将维生素C溶于5%葡萄糖中饮水。选择半熟夹生米粒或雏肉鸡、雏肉鸭全价颗粒饲料作为开食饲料。③由于雏鸭具有较强的合群性,易挤堆而眠,当挤堆过于严重时易引起死亡。应当定期对鸭场进行通风换气,经常观察鸭群,预防挤堆严重。
育肥期:育肥期指4~7周龄鸭。育肥期鸭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逐渐增加,鸭体发育较为健壮,管理时应注意脱温、转群等。①2~3周龄雏鸭可以转入大鸭舍。转移时应尽可能的减少应激,并在转移后对雏鸭使用抗应激电解质或维生素。可将维生素加入饲料中。②按照鸭只大小、体格强弱进行分群饲养。为了达到全进全出,针对体重较轻、体质较差的鸭,对其额外进行营养支持,满足出栏时标准的体重要求。
3饲料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