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索

2014-08-30吴乃彬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吴乃彬

(建湖县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建湖 224700)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将体育与健康进行有机融合,以塑造学生的强劲体魄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培养并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然则,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并未能很好地践行该大纲的精神要义,这也督促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学从业者不断思考如何进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创新。

1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求

1.1 增强身心素质

体育教学的基本方式是身体锻炼,教师必须借助该方式实现两方面的教学目的:其一,通过肢体运动来激活学生身体的运动细胞,调节学生肌体的运动神经,帮助学生开发身体潜能,以达到强健体魄的效果。其二,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排解烦闷、调节情绪,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抗压力与忍耐性,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1.2 掌握体育技能

在身心素质得到锻炼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即是要从“锻炼”层面上升到“技术”层面。以球类运动中的羽毛球为例,学生应当掌握包括杀球、吊球、高远球、平高球等多种后场高空击球技术,学会包括两侧移动步法、上网步法、后退步法等多种跑跳方式。总的来讲,经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的“门道”,而不能流于单纯的运动层面。

1.3 符合就业要求

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在于“职业”二字,即其应当以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满足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为己任。从这一教学定位的角度考虑,教师还应当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体育就业能力的合格人才。总的来讲,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学生在毕业之后应当具备成为各个运动领域的体育教师、体育教练等岗位的入门资格。

2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即是教学理念无法及时跟上时代步伐,特别是行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没有意识到教学的重要性与技巧性。部分教师没有从表层的“体育锻炼”深入到里层的“体育技能”,致使其教学理念多停留在督促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阶段。其二,没有及时与最新的体育技术接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体的潜能被不断地激发,这也直接推动了体育技能的日益发展。然则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关注技术进步的动态,对学生技能的传递也多年如一日,缺乏突破性与创新性。其三,没有浓烈的热情与积极的进取心。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体育事业的追求与个人理想的抱负,致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安于现状等得过且过的情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2 教学方式相对传统

即是教学方式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身体潜能,特别是在竞技类体育的教学上相对乏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由于体育活动大部分需要在室外进行,部分教师考虑到安全问题,担心学生会在户外活动的操练中发生意外或者其他不愉快的事情,因此一般会圈定相对有限的范围供学生训练,或者尽量增加室内授课的比例。其二,没有在统一教育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指导。部分教师为使教学过程简单化,基本上全程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学,但每一个学生由于能力差异,其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也各不相同,假如没能得到适当地个别指导,则其很难在某一领域有较大的突破。

2.3 教学课程相对单一

即是教学课程的种类较为有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甚至没有及时与新课程对接,仍然采用滞后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与体育行业发展需求的教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教材多且杂。在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同时也不利于学校合理地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约束与评估。其二,课程多重视体能训练而忽视了心理锻炼。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求中,除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还应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然则部分学习的体育课程过份倾向于技能的培训而缺乏德育教育,这将不利于学生通过学习来领悟体育精神,理解体育的真正内涵。

3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假如想要在体育教学上有更好的作为,作为奋战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就必须在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正视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改正与优化。具体来讲,可尝试以下几个方向:

3.1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将会对系列教学活动起到显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作为中等职业学的体育教师,首先应当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是要紧扣就业需要。即是要明确当前体育事业中对体育人才的基本要求。以体育教师为例,该职业除了要求从业者掌握基本的技能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品德与教书育人的良好素质。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当有意识地融入该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往教师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紧跟行业发展。即是要时刻关注体育行业的动态,特别是体育技能的发展,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避免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与社会接轨。

3.2 选择以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知识的被授予程度与被接受程度,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选择以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应当尽可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以篮球教学为例,除了传统的教师演示、方法指导外,还可以通过观看并分析录像、角色代入、分组对抗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篮球的魅力并享受篮球运动所带来的畅快感与刺激感。另一方面,应当尽可能提高教学的多样性。以训练场地为例,除了校园内外,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进行操练。在有机会的前提下,还可以邀请体育名将来客串讲课。

3.3 设置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课程

教学课程不仅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所掌握的各项技能。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这一办学定位,学校应当设置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课程。一方面,要突出课程特色。由于体育课开设的课程内容繁多,教师难以一一顾及,这就决定了教学的有选择性,因此,各大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强化自身特色,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当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另一方面,要提出课程的实用性。即是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强健体魄,还可以作用于日常的生活中,如游泳技能有助于救助落水群众等。总的来讲,教学课程应当体现其实践价值。

4 结论

从体育事业的领域上看,目前,我国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体育教学上均存在有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方式相对传统、教学课程相对单一等问题。基于这一教学现状,未来,中等职业学校假如想要在体育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应当通过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选择以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方式、设置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课程等多个方面来改革创新,以为社会,特别是体育事业培养更多实用型、高素质体育人才。

[1]何伟.浅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J].赤子(中旬),2014(1):72-73.

[2]姜暖,姜亦法,新时期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问题思考[J].运动,2013(10):123-124.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