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路行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

2014-08-30高中华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上岗职业资格公路

高中华

(甘肃省金昌公路管理局,甘肃 金昌 737100)

公路系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专业类别多、综合性强、实际需求大,需要从行业的长远发展结合现实需求统盘规划,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科学管理、超前管理、动态管理,使各类从业人员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操守,为公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实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的重要意义

持证上岗是指岗位由符合岗位规范、取得岗位资格证书的人员来承担岗位工作。持证上岗制度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措施,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发达国家推行职业资格制度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包括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在内的整个职业资格制度体系非常完善。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经济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实行职业资格持证上岗管理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目前我国每年举办注册会计师、安全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不同行业资格考试如火如荼的场景,不难看出职业资格制度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就公路系统从业人员现状而言,推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是工作人员上岗准入必须具备的一项硬件条件,也是选择岗位、业绩考核、职称聘任的根本依据。目前,公路系统特别是施工单位建造师、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试验检测工程师、特种机械操作员等职业资格管理工作已相对滞后,严重影响着我们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的准入门槛。

2 公路行业推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促进公路事业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公路管理部门管理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公路行业人才资源的现状而言,人才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分布状况不尽合理。高层次、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施工监理、工程技术、施工机械操作、维修等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低学历人员占较大比例,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科教兴路”的战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迫切要求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同时,公路行业的对外开放、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社会对公路行业人才的需求趋于多样化。持证上岗制度的大规模推进实施,能够不断培养与提高公路行业特殊岗位、重要岗位、关键工序岗位人员的专业性,以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技能水平,为促进单位的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 公路系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现状

持证上岗是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目前全国很多行业推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从目前我省公路建设养护市场来看,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利。技能培训仅限于技术工人取证式培训鉴定,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所面对的群体也限于已具备一定基础、进入施工现场的务工人员。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失衡,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先取证后上岗意识淡薄。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公路行业需求及欠缺较大的专业人员,一是技术、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的监理工程师,还有就是技术过硬的持证技工。监理是贯穿一项工程始末的灵魂,特别是总监理工程师,对于一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控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专业技工,特别是特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钢筋工、架子工、电工等重要工种的执业资格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而这部分人员的组成更加复杂,技术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从而导致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职能不到位、工程在安全、进度、质量管理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弊端。因此,实行职业资格的管理,加强职业资格培训,可以使更多的从业人员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操守,成为社会可以放心的持证者。

4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应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4.1 建立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考核制度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是我省公路系统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作为人员准入管理最基本、必须具备的一项条件,应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绩效工资改革、干部职务晋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技术工人等级鉴定结合实施。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持证,后上岗”的原则,逐步建立和落实从业人员市场准入制度。根据目前公路行业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及《甘肃省公路系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各单位应将在编在岗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养护施工及辅助人员、收费人员分类进行上岗培训,制定出相应的岗位规范,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的优先上岗。

4.2 建立从业人员动态管理体系

加强从业人员信息动态管理,是保证持证上岗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人员基础信息档案管理,对人员基本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人员分类管理数据库,由人事劳资部门负责建立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发证电子信息档案,同时对新录用人员、调出调入人员及未取得上岗证的人员,按人员岗位分类及时更新数据库和电子档案,实现人员的动态管理,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加强对从业人员继续再教育的服务,建立保证教育质量适应业务要求和管理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和从业资格管理系统,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资格认证创造必要条件,从而推动人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4.3 建立持证上岗培训的长效机制

持证上岗制度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保障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考核、发证工作为契机,建立职工培训学习的长效机制,职工能够主动根据各个岗位的规范要求,参加提高自己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培训,调动职工开发自身能力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单位组织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客观条件。单位也会根据所设工作岗位,强化全员培训,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不断巩固和更新职工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和储备符合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确保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增强,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4.4 建立职业资格证书激励机制

个体和单位是命运共同体,个体离不开集体,集体依靠个体,公路系统持证上岗管理就要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建立科学管理、人性管理、激励管理机制。对从业者个人来说,继续教育学习是工作的需要,是胜任工作的保证。每一名从业人员不仅要积极参加岗位资格的培训,还应该在专业工作上有更高的追求,积极参加本行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资格培训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单位角度讲,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参加各类资格考试,为单位长远发展储备各类科技人才,不断增强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技术实力。就本单位而言,今年,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追求更高层次专业资格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单位公路养护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推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提高公路行业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是经济改革和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的队伍,促进公路行业健康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上岗职业资格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父母持证上岗”建议背后有深意
内蒙古:农畜水产品将“持证上岗”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