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豪”英译的反思与启示

2014-08-30张丽娟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译法土豪新词

张丽娟

(西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他们在新浪微博上拥有超过5600万次的提及率,他们挥金如土,毫不吝惜的刷爆借记卡;他们热衷追求奢华,一度“包养”了全球的奢侈品行业;同时他们又因高调炫富遭到鄙视和嘲笑。这样的一群人被大众称为“土豪”。[1]这个概念重新走红,是由于 今年9月份网络上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所引发的。一个青年人问禅师,“我很富有,却不开心。我该怎么办呢?”阐师答曰:“何谓‘富有’?”年轻人回答说,“我有千百万的银行存款,在北京中心城区有三套房子。这可以称为富有了吧?”禅师默然、握住青年人的手。青年醍醐灌顶似的顿悟道:“大师,您是想告诉我,我应该心存感恩,回报他人吗?”禅师说,“不是……我是想说,土豪,我们可以做朋友吗?”[2]这个故事显然并不是很好笑,但是又暗含讽刺意味。简短的几句话点明了现在大众在面对他们眼中的“土豪”时的心理。一方面,随着中产阶级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炫富遭到了很多人的鄙夷;另一方面,显示出人们内心又想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土豪。

1 土豪的由来与发展

“土豪”的出现最早追溯到1500年前的南朝时期,它在每个朝代都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第一,指地方上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宋书·殷琰传》:“叔宝者,杜坦之子,既土豪乡望,内外诸军事并专之。”第二,一方的首领。 宋代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至如诸州之义甲,各有土豪;诸峒之壮丁,各有隅长。彼其人望,为一州之长雄。”第三,特指乡村中有钱有势的恶霸。清代郝懿行所著《晋宋书故·土豪》中提到:“然则古之土豪,乡贵之隆号;今之土豪,里庶之丑称。”直至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由于当时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农民与地主之间,因此“土豪”被用于形容那些压迫农民阶级的地主,如:土豪劣绅。如今,由于网络语言的发展,其也具有独特的网络释义,形容网络上无脑消费的人,也可以引申为在某些领域(网络游戏、电子设备、动漫ACG等)舍得花钱的人,如热衷于购买网络游戏RMB的玩家,有时简称为“壕”。2013年9月9日,微博上发起“与土豪做朋友”以及“为土豪写诗”活动,用来批评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把自己在心理上与那些土豪分开。

在“土豪”一词迅速走红之后,外国媒体也争相报道。美国《侨报》刊登文章《土豪,你凭什么这么火?》指出,在 “Dama”成名之后,中国又崛起了一个群体,他们迅速在全国范围走红,他们被称作“Tuhao(土豪)”。[3]英国广播公司(BBC)做了一场以Tuhao(土豪)一词为主题的节目。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主席保罗·帕亚克称,中文影响力在整个21世纪将会一直持续。北京外国语大学魏崇新认为这种现象根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并提出“由于越来越多的英语使用者来中国生活,他们的日常生活就会与中国产生越多的联系,中英两种语言之间便会自然而然地相互渗透。[4]

2 “土豪”的翻译

既然“土豪“如此的风靡于国内外,那么就有如何翻译并将其含义正确表达的问题。《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总编袁莉在网上发帖:“土豪英文怎么翻译?”。网友积极响应,有直接音译为tuhao的,也有诸如newly rich,upstart,provincial tycoon,rural rich,rich rednecks, Beverly Hillbillies, Beijing Hillbillies,maharajah,nouveau riche,two houses 等。让我们下面逐一分析。

(1)“Tuhao”只能显示出其是出自于中国,但是这样外国人完全不懂其真正的内涵。 (2)“newly rich”和“upstart”的含义差不多,都指新富, 并没有暗含嘲笑的意味。 (3)“provincial tycoon”、“rural rich”和“rich rednecks”的意思就比较狭隘,多指农村的富人,暗指土豪都是原本出身贫寒,一夜暴富,又品味极低的一群人。 (4)“Beverly Hillbillies”①是个组合词,将Beverly Hills(比华利山庄)和Hillbillies(土包子)结合。前部分的Beverly是指代在美国一情景戏剧中具有独特身份的人,有很强的比喻意义并且很形象地传达了该词的含义。但是该词文学性较强,很多没有看这个剧的人是不会明白其中的幽默。影评家周黎明先生说,很多人对比华利山庄并不熟悉,不如将其改译为Beijing Hillbillies(北京土包子),意指他们是中国的“贝弗利山人”。除了上述四种译法,还有两种网上流传的译文,“maharajah”和“nouveau riche”,前者是印度语,后者是法语。(5)“maharajah”是指印度君侯。用该种译法是因为印度人都喜欢戴着粗粗的金首饰,比较符合中国人对粗俗的定义。可是该词同样具有的问题就是,外国人不知道其中的含义。(6)诺丁汉大学的曾锐生教授指出,“土豪”即形容出身贫寒,后来突然暴富,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文化素质培养。土豪有点像是法语中nouveau riche暴发户,但土豪指代更消极更粗俗。(7)还有一种很讽刺的译法,将其译为“two houses”,因为如果在北京二环以内有两套房子,那么 “土豪”的称呼你也就受之无愧了。(I guess if you own two houses within Beijing’s Second Ring Road,you qualify for that status.)[5]每次翻译类似于这样的网络新词,都会引起很多的讨论。最近也有人翻译“不作死,就不会死”,其中出现了很多译法,但最后No zuo,no die独占鳌头,既表达出了其本身含义,又不失诙谐幽默。但很多情况下,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包含的文化差异,不是所有的新词都能达到既达意又传神的目标,因此很多时候只能借助音译的办法,附加对该词的解释。比如“城管”一词,就直接被一些美国记者译成“chengguan”。

3 结语——启示与反思

一个新词的产生和流行背后都暗含着其所处时代或社会的特点。“土豪”这一新词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如今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大多数人对这些拥有巨大财富的人表面上嘲笑,暗中却非常妒忌甚至希望自己也过那样的生活。通过对上述有关“土豪”的英译分析之后发现,大部分译者都将其解释为“有钱没教育”的暴发户,这就不免有点以偏概全了。按照常理,富人应该有更强的让其下一代享受更好教育的能力,因此富人的下一代变成“有钱没教育”的“土豪二代”的可能就更小。当然,如果“土豪”忽视培养其下一代的品德修养,就会如周国平先生说的那样:“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最终会产生出一批有钱有知识但没文化没教养的新一代“土豪”。

周黎明先生译的Beijing Hillbilly一词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如今富人喜欢争相扎堆式地生活在如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而不是分散开来扩大其影响范围。英国现在仍然有“乡绅”(country squire),他们在乡下农场定居,人们对他们的称呼都是中性甚至含有褒义的。他们由于经济条件优越,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名望,促进这个地区的稳定发展。重点是让富人成为乡绅乡望,而非土豪劣绅。对待“土豪”也是同样的道理,区别对待“土豪”们,将有文化素养的并为社会创造一定价值的富人与那些只是有钱而没有文化的“土豪”区分开来,不能一竿子打倒所有富人,摆正心态,而不是嘴上嘲笑富人,心里却恨不得自己一夜暴富。这才是问题解决的症结,这样一来社会风气才会更加积极向上。要求政府制定出有效的政策使富人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并且为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

[1]http://www.beijingnews.net/index.php/sid/217813601/scat/55582c89cb296d4c[OL].

[2]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08v Cv5F5FiC_xZVzzQE3dgWO4v4OdsDu8IN RhlBpkz_ukPjG653GPVVoAAm0k0vGoK5UYpZI_c5wbi02Wjj8grtFG8yQiQeBaDDK8yQqaqm[OL].

[3] http://www.chinanews.com/hb/2013/10-18/5397976.shtml[OL].

[4]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11-08/5478861.shtml[OL].

[5]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3-10/19/content_17044846.htm[OL].

[6]http://africa.chinadaily.com.cn/business/2013-10/18/content_17043038.htm[OL].

[7]http://usa.chinadaily.com.cn/opinion/2013-10/21/content_17049014.htm[OL].

注释:

①Beverly Hillbillies(《贝弗利山人》)是美国的一部著名情景喜剧,讲述一家暴发户迁到富豪名人聚居的贝弗利山庄居住的故事[Z].

猜你喜欢

译法土豪新词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土豪金”的自述
Q2 法国土豪为何要买下整个苏富比?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土豪是这样炫富滴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外教新词堂
当代新词“微X”词族的多维考察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好”字译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