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思考

2014-08-30柯水云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思政课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

柯水云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丽水323000)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主要有三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形势与政策》。 它们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具有重大意义。近些年来,大家积极探索、创新和改革,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普遍存在着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切实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在当前仍是值的大家不懈探索的课题。根据高职思政课目前教学实效的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1 目前影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1.1 对高职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

具体表现在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首先,有部分高职院校领导的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掌握某方面专门知识技术的实用人才,学校所需开设的是那些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有用、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及相关的基础课,它们是“务实课”,而思政课只不过是一些空谈大道理的“务虚课”,不能立见成效,也难以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纯属为“社会公益”做贡献,高职思政课因此就处于一个“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常常被边缘化和弱化。其次,很多高职学生也轻视思政课, 认为自己读高职主要是为了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为自己以后成功就业奠定基础,而思政课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对今后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思政课学得好坏无关紧要,只是为了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才被迫学习,因而对思政课抱有心理抵触情绪,将思政课课堂当作休闲、写其它课程作业的场所,上课时经常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

1.2 高职思政课教材理论性太强,过于抽像难懂,学生普遍不感兴趣

高职思政课采用的是全国统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课程方案推出的4 门必修课中的2 门,教材内容都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定,表述准确,政治性很强,教材在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该套教材尤其是《概论》写得过于理论化和抽像化,简直就是中央文件的压缩版,有专业基础的思政课教师要想完全看懂都不是件易事,更何况是没有什么政治基础知识的高职生!所以,学生对思政课教材的总体满意度不高。 2010 年5 月至6 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龚丽红和吴树堂老师曾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十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只有7.85%的学生对思政课教材表示满意,学生对教材的使用率也很低,仔细阅读过的只有9.39%,高达65.52%的学生只是“粗略看过”,还有的学生根本就没看过。众所周知,思政课教材是高职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依据,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的教材,很难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教学要想有多好的实效也就可想而知了。

1.3 高职思政课教师师资队伍状况令人担忧

当前, 一些髙校出于自我发展和竞争的需要过度追求各种指标、数字和标志性成果,使得搞好科研和各种竞赛成为学校、教师“名利双收”的事情,以科研成果和竞赛成果论英雄的思想意识在高职院校不断加强。 而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都承担着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再加上思政课是大家公认的上课难度最大的课程,思政课教师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已不是一件易事,哪还有很多的精力去搞科研? 至于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方面的学生竞赛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很难在这些方面有所有所作为,无为你就无位。另外,现在学校的许多评优评奖都要与教学实效挂钩,思政课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教学效果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要与其他老师尤其是上专业课的老师比个高下, 先败下阵来的往往是思政课老师,在现有的评优评奖制度下,思政课教师很难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由于政治教师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肯定,因此,广大思政课教师觉得很没有成就感,弥漫着悲观失望的情绪,感到非常的迷茫,渐渐失去了搞好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勇气和信心,上课最后也就演变成了只是为了单纯完成学校交给自己的教学任务。大家纷纷寻找新的出路,他们中有的报考了国家公务员,有的改行从政,情况实在令人担忧。由于思政教师的不断流失,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又出现了让非政治专业出身、 没有扎实思政理论功基础的老师上思政课的怪现象,这种情况尤其是以《基础》课最为突出。非政治专业老师由于缺乏应有的政治理论功底,很难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也很难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阐述,上课时他们有的整堂课播放视频代替教师讲解,有的用大量的学生课堂活动代替教师讲解,把理论课上成了活动课,表面上课堂热热闹闹,但由于没有教师的深刻讲解,实际效果并不大。

1.4 没有正确处理好教师课堂讲解与利用多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现在已被广泛地应用到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媒体为一体,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观,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插上了翅膀,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不过,充其量它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但是,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对多媒体技术过于崇拜,不切实际地夸大它的作用,错误地认为上课时只要通过大量的视频、动画、图片、歌曲和文字资料等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教学效果一定好,如在互联网上,就有教师曾撰文指出:“大国崛起”、“复兴之路”、“航标”、“破冰” 等政论片和纪录片的3-5 分钟的剪辑视频往往胜过教师的苦口婆心! 试图用多媒体中的文字、 图片、录音、视频堆积来代替、充当教师的耐心讲解,因此,这些老师在上课时全然不顾听课的学生,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讲解PPT 上,读讲稿、说图片、放视频成了教师上课的主要工作,以致上课时学生成了课件的“观众”,老师成了课件的“放映员”和“播音员”。 以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精彩深刻的讲解、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等却被晾在一边。 由于没有教师的精辟讲解,课上完了,学生对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也一知半解,甚至都不知道老师到底在讲些什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进一步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对策

2.1 要提高对高职思政课的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变目前高职思政课“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状。 学校应成立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可以由院党委书记、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牵头,由教务处、社科部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全面负责思政课的工作,制定完整的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实施规划,使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学经费的能足额投入,国家规定的思政课教学课时能得到基本保证,要真正做到像重视专业课那样重视思政课。其次,要认真分析学生不重视思政课的复杂原因,对症下药。 除了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经常性地向学生强调学习思政课的重要性外,还需要社会各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在高考中,可以把思想政治列为所有考生必考的科目,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小就重视政治课的学习,为高职生打好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可以把思政课成绩作为高职生评优、评先以及入党的重要标准;在毕业找工作时,用人单位除了看专业课成绩,思政课成绩要做到必看,并作为单位是否录用的硬性条件等等。 只有大家形成了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不重视思政课的现状。 学生重视思政课了,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职思政课教学也才会有真正的实效。

2.2 要进一步优化思政课的全国统编教材

虽然目前教师和学生对思政课的全国统编教材尤其是 《概论》很不满意,要另外单独编写高职思政课教材的呼声很高,但本人并不赞同这一观点,因为,单独编写高职思政课教材并不见得就会很理想,我觉得目前的全国统编教材还是按照以下几点要求进一步优化更好。(1)教材要突出理论观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时代感。 (2)教材应通俗易懂,要点明确。不要过分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材中表述的理论不能太深奥和抽象。 在这一问题上“基础课”教材相对做得比较好,“概论课”教材做得最差。(3)教材应既具有可教性,又具有可读性,让教师学生双满意。(4)教材内容要观点明确,论据完整鲜明。(5)教材内容要避免前后重复。

2.3 要进一步加强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1)要采取切实有效地的措施稳定住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军心。目前,高职思政教师人心不稳,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学校和学生的应有认可而引起的。 因此,要留住这一支教师队伍,关键是要让思政教师有成就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需要教师自身不懈努力外,还需国家相关的职能部门和高职院校领导的努力。 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考评制度,教学效果考评既要考虑不同课程的难易、学生的重视程度、学生学习基础的好坏,又要考虑教师上课班级和人数的多少等等,这就像跳水比赛一样,不同的动作是有难度系数的,不能一概而论。 (2)要严格坚持思政教师行业准入制度。 把有没有相关思政专业学习背景,至少是有没有相关思政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作为思政教师行业准入的硬性条件,严格把好师资关,对那些非政治专业出身的或没有扎实思政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老师应慎用。(3)高职思政课教师要也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做到为人师表。2)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政治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手段和途径如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及时了解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最新形势动态,及时更新过时的思想理论观点,做到不讲过时的话,更不能讲错话。3)政治教师还应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善于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做到深入浅出。

2.4 要正确处理好教师课堂讲解与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关系

由于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为一体,它能有效地克服高职思政课内容理论性强、抽象、枯燥和难懂的致命缺陷,所以被广大思政课教师所钟爱,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思政课中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实效,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再神奇,充其量它也只不过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具,与过去一直在使用的黑板、粉笔、录音机和教学挂图等教具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更先进一些而已,它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教学效果,起主导作用还是教师,学生仍然还是课堂的主体,好的教学效果是在师生的互动中取得的。在课堂上,政治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耐心细致讲解,这始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一堂效果好的政治课既要靠教师高质量地讲,又离不开学生高质量地听,而不是仅靠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主角”,多媒体是“配角”,这一点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不会变。 为此,政治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必须认真学习,广泛地搜集相关的教学材料用来充实教学内容,使自己在课堂讲解时能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高水平的演说家和表演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既要做学生的师长,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必须认真学习钻研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自己利用多媒体的水平,真正做到合理、充分地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为思政课教学服务,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之, 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只有多管齐下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充分调动起师生双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收到真正满意的效果。

[1]余松.高职高专增强思政理论课实效性探究与实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05-117.

[2]王红艳.刍议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缺失原因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3-130.

[3]王卓菲.提高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3(6):174.

猜你喜欢

思政课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