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连傣族自然崇拜的内容及其特点

2014-08-30龚娅薇

科技视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傣族村寨崇拜

龚娅薇

(普洱市博物馆,云南 普洱 665000)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点,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掸邦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33·399 公里,属国家二类开发口岸。全县人口为13.38 万余人(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傣族2.56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

孟连傣族的自然崇拜是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傣族最早的崇拜对象大多是与人们生存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物和生产生活资料,太阳、山水、土地、树木、粮食等都成了被神化了的崇拜对象。太阳有太阳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粮食有谷魂。每个傣族村寨都有寨神“丢娃拉芒”和寨心“宰芒”,比寨神大的神是勐神,是整个孟连地方的保护神。本文就孟连傣族的自然崇拜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粗浅的探讨。

1 孟连傣族自然崇拜的内容

1.1 选举召芒

每个独立的村寨均有寨神和寨心,由召芒负责带领全寨人定期祭祀。孟连傣族选举召芒,采取的是古老的传统仪式。

寨里的成年男子均有被选举的权利。届时,所有人集中到寨心,围着一张篾桌,上面放一箩谷子,谷子上面放一竹筒米,米上面立着一个生鸡蛋,旁边放着一个古贝币,另外一张蔑桌上铺着一块紫色的土布,上面摆放着8 对腊条,主持人布摩抓一把米撒向四方,请出诸神见证选举的真实性,大家跪着合掌祈求天神地神保佑大家选出得力的召芒,带领大家举行各种祭祀活动。

全寨的成年男子依次将贝币往立着的鸡蛋上放,鸡蛋和贝币都很滑,如无人将贝币立稳,则再次向天神祷告后,重新进行一次。如果这次依然没有人能够做到,则按照古规,用称称每个人的帽子,谁的帽子重量最大,就由谁来担任召芒。

1.2 祭祀地方神祗

孟连傣族有33 个地方神祗:其一,古代的英雄或部落首领18 位,大都以大青树为其化身,也有建塔和庙的,如召法婻贺菲和明末清初大西军首领李定国;其二是10 座山脉;其三是5 处河流湖泊。

1.3 农耕祭祀

孟连傣族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民族,有一整套的农耕祭祀仪式。每年的播种、收割时,都要举行农耕祭祀。

新中国建立前,百姓播种必须在官家播种后进行,因为官家播种时,全体官民要举行隆重的农耕祭祀。那时,远在景迈大茶山的芒景布朗族都要在播种前到孟连宣抚司署上贡,他们上贡的茶叶和拐杖就是举行农耕祭祀的祭品。播种那天,摩勐(大巫师)把布朗语拐杖插在田头,上面挂上“达了”,中间绑着带青果的桃、李枝,竹编的小笼子里供着茶叶、米饭、烟叶和盐巴,大家在的摩勐带领下,虔诚地祈祷:“今天是个吉祥的日子,请天神地神和水神保佑水稻,别让老鼠虫子和鸟儿来吃它……”

祭祀结束,官家的田播了种,各家各户才回到自己的田里播下种子。稻谷成熟时,开割前各家各户都要先到田里收割一箩谷子,晒干舂出米蒸熟,一到佛寺里敬佛祖,二在家中敬家神。

割完谷子后堆成谷堆,择吉日打谷子。届时,煮一个老南瓜带到田里,铺好竹笆,把南瓜虔诚地供上,祈求谷魂不要怪人们打疼了它。仪式结束,人们打开谷堆,先打几把谷子,用稻草把田埂上的水口堵上,别让受到惊吓的谷魂跑了。

谷子打完后,还要烤两条大头鱼,赶着一头黄牛,牛背上驮着青甘蔗、芭蕉苗和一只公鸡,到田里去叫谷魂。到了田里,把鸡杀了煮熟,和烤鱼一块祭献谷魂,家中的男主人在田里拣几枝谷穗,放在牛背上,一边往回走,一边叫谷魂:“谷魂老大、谷魂老二、谷魂老三,快跟我回家去!别流连在田间,别迷失在野外,别让老鼠啃吃你,别让小鸟啄食你……”

回到家里,把甘蔗、芭蕉苗、鸡肉和烤鱼供在谷仓前,把拣来的谷穗放在谷囤中间放谷种的土锅里,然后念一整本的《叫谷魂经》。念完,取出新谷舂米做饭,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尝新米。

1.4 生殖崇拜

孟连傣族把一座形似女性生殖器的山峰“广呼夕”,作为地方保护神,认为南垒河从此山下流过的水具有以柔克刚的神力,能够破解咒语,使武力进犯孟连的武士丧失功力。

过去孟连傣族具有武功法术的人,大多收藏着称为“做记”的灵物。认为带在身上具有防身的功力,带着串姑娘容易得到姑娘的青睐,做生意容易赚钱。认为最灵的首推被雷击毙的男女生殖器,其次为用植物加工成女性生殖器形状配与男性生殖器形状的鹅卵石(傣语称“做记顿”)。用树枝与藤子粘连的部分加工成男女生殖器交合形状(傣语称“做记康”),认为可医治肚子疼。

1.5 祭祀寨心

寨心(宰芒),是寨子保护神。傣族认为,建寨心并祭祀寨心能让居住在寨子里的人平安健康,生活顺利。寨心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户人家在准备建房、结婚、添丁加口之前都要到寨心祭祀祷告,以求得寨心的认可和保佑。

寨心一般在寨子中间,是一棵树或一个石头。祭祀寨心是一项全寨性的集体活动,由寨子头人带领祭祀,到时每家备办芭蕉、糯米饭、蜡条等祭品上供,有祈福或谢恩之意。

2 傣族自然崇拜的特点

2.1 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统一

古代傣族的统治者为了保护水源林,制定了不同级别的水源林,将水源林奉为“竜社”,“竜林”内的一切动植物、土地、水源均神圣不可侵犯,即使是风吹下来的枯枝、野果也不能捡。统治者将山水等神化,并率领民众定期祭祀,以此来显示王权与神权的统一,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2.2 与佛教关系密切

自从15 世纪末佛教正式传入孟连后,逐渐在孟连傣族中流行,以至成为普遍信仰。但原始的自然崇拜并不因此而被佛教而取代。在傣族看来,佛祖只管来世,而今生还得靠各种神灵主宰,天、地、林、水神、勐神、寨神、家神、谷神等本土神祗,是傣族民众的衣食父母。因此,佛教只有顺应了这种观念,才能站得住脚。傣族的自然崇拜在很多时候都与佛教密不可分。

2.3 以村寨为依托

由于傣族个体对村寨的依靠大于家庭,自然崇拜和佛教等活动大多依托村寨来进行。每个傣族村寨里的均有社会组织——“贺新”。从“关门节”至“开门节”之间的13 周内,要举行13 次斋戒活动。届时,善男信女要住进佛寺诵经斋戒,每天只吃一次饭。每次举行这样的活动,就由一个“贺新”提供饭食。此外,还以“贺新”为单位,轮流做东,请全寨人聚餐。每个寨子按路段分为13 个“贺新”,每个“贺新”由3 到10户人家组成,每年由1 到2 家担任头领(傣语叫贺)。任期结束时,头领会把上年节余的钱交给新的头领。这个习俗一直沿袭到现在,并在内容上得到发展。“贺新”的活动除关门节期间轮流组织赕佛活动外,还要负责组织参加全年的村寨事务活动,如祭祀寨心(寨神)、勐心(勐神)、帕都勐(守护神)、召法贺养(战神)、祈风、祈雨等自然崇拜活动,以及节庆赶摆、修桥补路、修沟挡坝、打扫卫生、婚丧嫁娶等活动。这些活动所需的费用,也由“贺新”负责向成员收取。

2.4 新中国建立后,因行政管辖区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自然崇拜对象地处偏远地带或在县外和境外,部分自然崇拜活动逐渐废止。

3 结语

孟连傣族的自然崇拜是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其内容包括选举召芒、祭祀地方神祗、农耕祭祀、生殖传播和祭祀寨心等,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统一,与佛教密切关系,以村寨为依托等特点。

[1]孟连县民宗局编写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M].民族出版社,2007.

[2]张海珍,李娅玲.普洱民族文化概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傣族村寨崇拜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我崇拜的那条“龙”
无蚊村寨丁屋岭
西夏天崇拜研究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我最崇拜的人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崇拜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