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联合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8-29莫琪钱峻汤黎明任俊杨豪俊耿翔
莫琪 钱峻 汤黎明 任俊 杨豪俊 耿翔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胃间质瘤治疗中内镜联合腹腔镜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胃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 治疗中两组均采用内镜,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腹腔镜, 均随访6~18个月,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46.3±15.7)min、术中出血量(12.4±5.9)ml、无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 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88.3±12.5)min、术中出血量(27.6±6.1)ml、术后并发症19.23%、复发情况15.38%,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间质瘤治疗中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安全有效, 术后无并发症和复发, 效果优于单用内镜。
【关键词】 胃间质瘤;内镜;腹腔镜;临床价值
胃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非上皮性肿瘤, 被视为潜在恶性肿瘤, 发病部位多为胃体、胃底、胃窦, 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黑便、上腹部不适等[1]。目前, 手术切除是治疗胃间质瘤首选且有效的方法, 但由于胃间质瘤多源自血管丰富的固有肌层, 难以在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 因此需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2]。本文选取52例胃间质瘤患者进行研究, 分析内镜联合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入院治疗的52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29例, 女23例, 年龄29~74岁, 按胃间质瘤类型可分为:19例胃底瘤, 26例胃体瘤, 7例胃窦瘤。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胃间质瘤临床诊断标准, 且经上消化道造影、电子胃镜、超声内镜等检查确诊, 均行胃间质瘤切除术, 无手术禁忌证。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6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对比性。
1. 2 方法 在胃间质瘤治疗中, 两组患者均采用内镜,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腹腔镜, 具体如下。
1. 2. 1 内镜 内镜适用于直径≤2 cm胃间质瘤, 方法和步骤为:患者全麻, 取左侧卧位, 经口将内镜置入, 对病灶进行探查和定位, 采用氩气刀对病变范围做环周标记, 之后用Flex-knife将黏膜打开, 切除并取出肿瘤后, 对创面进行止血, 并逐层缝合切口。
1. 2. 2 内镜联合腹腔镜 内镜联合腹腔镜适用于定位困难、直径2~5 cm的肿瘤, 方法和步骤为:内镜置入患者口中, 且确定病灶具体位置后, 沿肿瘤边缘1~2 cm用针刀做标记, 并将靛胭脂染色注入黏膜, 之后在腹腔镜下, 用超声刀完整切除做好标记的肿瘤, 取出肿瘤后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手术结束后, 患者常规放置胃管, 并采用适量抗切口感染药物;术后1~3 d, 患者可适当进食流质食物。
2 结果
两组胃间质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研究组手术时间(46.3±15.7)min, 术中出血量(12.4±5.9)ml, 无1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对照组手术时间(88.3±12.5)min, 术中出血量(27.6±6.1)ml, 5例(19.23%)术后并发症, 4例(15.38%)复发。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对比, 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间质瘤根据核分裂数、肿瘤直径可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 良性、潜在恶性胃间质瘤通常可采用微创治疗。该病多发于黏膜下、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间, 可通过超声内镜、CT等检查确诊, 并判断胃间质瘤性质, 定位病灶。虽然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且广泛应用于微创治疗, 能减少患者痛苦, 提高治疗安全性, 但与联合腹腔镜对比, 单在内镜下进行手术, 不能宽泛的选择指征, 不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完整切除肿瘤、肿瘤复发等情况, 甚至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 如胃出血, 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所以, 胃间质瘤治疗中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 能准确定位肿瘤, 减少术中寻找病灶时间, 且能完整切除病灶, 减少对胃壁的损伤或切除过多的正常胃组织,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内镜联合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 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无并发症和复发, 效果优于单用内镜, 是治疗胃间质瘤的理想方法,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国聪,张忠涛.腹腔镜胃间质瘤的治疗进展.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16(04):311-313.
[2] 冯家立.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4(03):312-315.
[收稿日期:2014-0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