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37例治疗临床分析
2014-08-29郑森林吴心闩
郑森林 吴心闩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时机。方法 37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诊治的经验与体会。结果 本组患者非手术治疗21例, 手术治疗16例, 所有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急性肠梗阻常见病因为粘连或肿瘤。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B超、CT及增强CT在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患者愈后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肠粘连;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
急性肠梗阻是普通外科常见疾病, 病因不同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并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过程甚至生命。因此, 及时正确判断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或完全性肠梗阻及手术指征尤为重要, 现将本院近3年诊治37例急性肠梗阻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7例, 其中男28例, 女9例, 年龄14~86岁, 平均年龄52.4岁, 住院时间最短2 d, 最长19 d, 平均住院12.2 d, 梗阻病因明确34例, 病因不明3例, 病因明确者中机械性肠梗阻32例, 麻痹性肠梗阻2例。病因分别是肠粘连24例, 肿瘤性4例, 肠扭转3例, 嵌顿疝3例。
1. 2 临床表现 有典型的腹痛31例, 呕吐18例, 腹胀32例,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0例。体征表现为腹部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28例, 腹肌紧张21例, 腹部膨隆31例, 肠型2例。均行腹部立卧位片检查, 32例患者提示肠腔积气、肠腔有液平或孤立肠袢, 34例腹部B超中, 19例有提示肠管积液、扩张、腹水, 部分肠管蠕动增强或减弱、消失。15例行腹部CT检查, 9例提示腹腔肿块、肠壁增厚、肠管扩张、肠系膜增厚、腹水等。
1. 3 治疗 本组患者非手术治疗22例, 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抗感染、生大黄煎水低压灌肠等。病情严重者给血浆或人血白蛋白, 并使用奥曲肽等。手术治疗主要是胃肠减压, 肠粘连、嵌顿松解术, 部分坏死肠管切除术, 肿瘤患者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等。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治愈,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无死亡病例。2例发现早期炎性肠梗阻, 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发病急, 部分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因病情变化、加重, 可发展致大段肠管缺血、坏死、危及生命。单纯粘连性肠梗阻如果进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或完全性肠梗阻需要行肠切除, 手术死亡率达30%[1]。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后6 h应复查腹部X线片, 并与原X线片进行比较[2]。非手术治疗期间, 最初24 d体检频率不得少于每3小时1次[3]。CT、增强CT能了解腹腔是否有肿块、肠系膜是否扭转、肠壁水肿等的具体情况[4]。急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主要行胃肠减压、禁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生大黄煎水低压灌肠等以促进肠蠕动, 利于排气、排便, 应用血浆或人血白蛋白能提高血浆渗透压, 减轻肠管水肿, 改善肠黏膜氧供, 禁饮食患者应用卡文维持每日能量需要, 应用奥曲肽可抑制胃肠液的分泌量, 最终有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5]。对大肠肿瘤急性肠梗阻患者努力争取保守治疗好转, 并进行积极的肠道准备及营养支持治疗后, 行一期大肠癌根治术[6], 梗阻时间长、肠管水肿严重、患者情况差, 则大肠癌根治术, 肠管造口, 二期行肠管吻合术。因此正确判断粘连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将直接影响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绞窄性肠梗阻常有以下特点:①腹痛发作急骤, 开始即可为持续性剧烈疼痛, 或在阵发性疼痛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 肠鸣音亢进, 呕吐出现早, 持续剧烈, 呕吐后腹痛不能缓解。②病情发展迅速, 早期出现休克, 抗休克治疗病情改善不显著。③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体温升高、脉率增快、有局部隆起或白细胞计数升高。④腹胀不对称, 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⑤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 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⑥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作者体会到某些特殊的病例可能早期并没有上述表现, 应在机械性肠梗阻发展至绞窄前进行手术。即使是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在术前诊断为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的病例中, 约1/3手术证实为绞窄性肠梗阻[7]。对于部分病因不明肠梗阻患者, 经保守治疗24~48 h后病情仍不能缓解, 甚至加重者, 也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避免病情恶化[8]。对于保守治疗有一定效果而又较长期(不超过1周)不缓解的亚急性肠梗阻或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 也主张手术治疗[9]。
参考文献
[1] 李宁.重视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 28(9):689-690.
[2] 曾凡勇, 韦纯华, 罗友泉,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9, 34(6):671-672.
[3] 李起, 张建红, 刘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07, 6(2):104-106.
[4] 张延龄.肠梗阻时肠缺血的早期发现.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 20(8):453-454.
[5] 姜军, 江志伟, 倪小名, 等.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与特在恶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2, 9(3): 158-160.
[6] 金正明, 钱岳荣, 石长青, 等.梗阻性结直肠癌的诊治.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6(4):243-245.
[7] 伍晓订, 周勇.肠梗阻的手术时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 28(9):695-696.
[8] 黎介寿.改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的质量.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 20(8):450-452.
[9] 王元和, 阮灿平. 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 20(8): 458-458.
[收稿日期:2014-04-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