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校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在职业院校的开展与教学思路
2014-08-29潘世聪
潘世聪
摘 要:应我国信息现代化目标强国目标的发展要求,许多职业院校都在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通信技术行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本文阐述了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在职业院校的开展方式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点。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专业课程 教学思路
在职业教育呈现大众化态势的趋势中,许多职业院校面临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使命。在通信信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职业院校构建通信信息工程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中的重大课题。
一、通信专业设置的基本培训原则
笔者结合通信专业设置的基本培训原则进行如下构建。
1.文化基础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与一般文化基础课的平台基本相符,有数学、语文、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体育课等共计七门课程,但是这七门课程之中的学习时间和课时分配因学生学制的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中等职业技能学生(三年中技生)的课时数量约为1213课时,高等职业技能学生(四年高技生)的课时数量约为1611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进行调整。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学制的层次不同分为两个通用课程平台。
中等职业技能学生(三年中技生)成为一个通用课程平台,其中专业课程有电工基础、电子线路、数字通信技术、通信网基础、程控交换原理与设备、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无线寻呼机原理与维修这八门课程。还有低压电工实训、无线电工实训、单片机应用实训、EDA技术实训、通信用户终端设备维修实训、通信手机维修实训这六门实习训练课程以及参与企业顶岗实习,最终的毕业设计等。
高等职业技能学生(四年高技生)在中等职业技能学生基础上增加了工程制图/CAD、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有线电视技术、彩色电视机原理、C语言、专业英语这六门课程。在实习训练课程上增加了电子设备整机维修实训、钳工实训两门实训内容。中等职业技能学生(三年中技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合计约为1711课时,高等职业技能学生(四年高技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合计约为2327课时。
二、构建相符合的教育教学基本思路
针对如上的课程设置方案还需构建相符合的教育教学基本思路,笔者从教学概念、教育模式、一体化结合和教学标准五个方面进行如下构建。
1.提高教学概念
提高教学概念可以解释为让学生开创新颖的思路和设计与开发意识。所以,相对于在校园组织的其他活动,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类似于电子设计大赛之类的活动,这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准备设计的思路,包括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及原理。教师还可以鼓励那些单片机及电路知识学得好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做个“板子”玩玩,为毕业后找份单片机开发工作做准备,然后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学习嵌入式系统知识、技术路线,这样做还是比较合适的。
2.进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必须在专业课教学时让学生做到了解通信工程、掌握一定的技术水平,把通信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所以进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课堂教学,虽以理论教学为主,但决不意味着仅限于照本宣科。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制作、分组研讨、现场模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同时,教师还要灵活进行实操考核、口试、笔试等多种考核方式,从而才能让学生找出书本理论知识与专业工程实况的差别。
3.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企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我们要以实训项目为中心,科学、有机地融入通信工程核心学科理论,把实训车间变成既是实训的场所,又是理论教学的课堂,使学生做到“干中学”和“学中干”的互动,工学结合,扎实掌握技能。还可以使学生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熟悉生产情况,掌握生产工艺技能,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与市场同步的教学标准
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规范、和市场的应用需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标准同步,并让学生在校内获得的国家技能鉴定类证书与工作岗位上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相互关联,有利于学生更便捷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
当今通信工程专业技术发展之速、变化之快,可谓异乎寻常,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上是笔者从事通信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些观点,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可能存在某些缺点和错误,恳请职业教育工作者给予建议和指正,以便在今后的教育培训中不断改正,积极探索,优化通信信息类职业教育工作方式方法。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