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中药通络汤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性不孕症30例
2014-08-29黄定芳尹剑平黄梦文
★ 黄定芳 尹剑平 黄梦文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江西 南昌 330006;2.九江市浔阳区花果园医疗门诊部 江西 九江 332000)
输卵管炎症在妇科导致不孕症的诸多因素中所占的比率最高[1],现代医学经腹腔镜、输卵管镜等手术治疗的方法已非常普遍,但是手术成本较高,术后再次粘连的可能性较大,且适应对象多为输卵管严重粘连和堵塞的患者。对于炎症早期、输卵管通而欠畅、无明显手术适应症的患者,中医药治疗具有简便、成本低及疗效确切等优点,故可提倡中医药保守治疗。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中药通络汤治疗输卵管通而欠畅导致的不孕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60例患者均为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33岁,平均年龄为24.2岁;病程1~5年。有妊娠史者40例,有宫腔操作史者35例(盆腔手术史3例,人流史20例、药流史15例,引产史5例,宫内节育器操作史10例),一侧输卵管切除术者2例,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者45例。本院或外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显示:子宫形态一切正常,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
1.2 诊断标准 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制定标准,并参考第七版《妇产科学》教材规定:(1)男方生殖功能正常,夫妇同居1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孕者。(2)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己证实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者。(3)在腹腔镜下行通液术显示一侧或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者。
以上三项中,第一项必须具备,2、3项具备其中一项即可。
2 治疗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866 山东河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药物组成丹参、红花。)穴位注射,穴位选择为双侧归来穴+双侧次髎穴,每穴注射丹红注射液2mL,隔日一次,经期停用;联合中药口服祛瘀通络,方以通络汤加味,药用制乳香、制没药各6g,当归10g,丹参30g,蒲黄10g,五灵脂10g,皂角刺10g,路路通10g,通草5g,王不留行15g,益母草15g,赤芍10g,丝瓜络10g,炮山甲6g,鹿角粉2g,炙甘草5g。肝郁气滞者加柴胡、郁金、香附,肝肾不足者加枸杞、山茱萸、菟丝子,痰湿盛者加泽兰、法半夏、陈皮,寒凝血瘀者加肉桂、艾叶。每日1剂,水煎两服,经期停用。对照组仅以通络汤加味口服,药物配伍加味及服法同观察组。两组治疗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在无明显禁忌症的情况下于月经干净后第3~7天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并进行随访,统计其宫内妊娠的情况。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正常宫内妊娠或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提示输卵管通畅,造影剂弥散良好;有效:输卵管通畅情况较前改善,粘连程度有所减轻,造影剂弥散欠理想;无效:病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或较前加重。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患者肖某,31岁,2012年6月17日就诊。2007年顺产一女婴后放置宫内节育器,2010年下环后开始备孕,至今未孕。诉月经周期正常,量中,色稍暗,伴血块,偶感双侧少腹隐痛,于活动及同房后加重,舌质暗边有小瘀点、苔稍黄,脉弦细。妇科检查:双附件增厚增粗,轻压痛。就诊为月经干净后第5天,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显示:子宫形态正常,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辨证为气滞血瘀,治拟理气活血,祛瘀通络。采用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所选穴位为双侧归来穴及次髎穴,联合中药通络汤加减口服,方药如下:制乳香、制没药各6g,当归10g,丹参30g,蒲黄10g,五灵脂10g,皂角刺10g,路路通10g,通草5g,王不留行15g,益母草15g,赤芍10g,丝瓜络10g,炮山甲6g,鹿角粉2g,炙甘草5g,柴胡8g,郁金10g。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患者诉己无双少腹疼痛等症。于2012年9月19日复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提示双侧输卵管已通畅。2012年12月15日因月经逾期9天未至,至我院行相关检查,确定已正常宫内妊娠。
5 讨论
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神农本草经》云:“谓主妇人多无子,因无子者多系冲任瘀血,瘀血去自能有子也。”说明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阻滞,胞脉胞络受阻,无法摄精成孕可致不孕。输卵管炎症可导致管腔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堵塞及功能损伤,符合中医血瘀证的病理特点,故其根本病因在于“瘀”,根本病机是瘀阻脉络,经脉不通,证型以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为主,早期以气滞血瘀型为主,后期则以肾虚血瘀型为主,此时则多见盆腔粘连、输卵管积水、伞端闭锁等临床表现[2]。
穴位注射是用中药或西药注射液注入人体相关腧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临床观察,穴位注射既有针刺作用,又有药物的药理作用,这样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穴位与药物两方面的特殊作用,而使得机体气血调畅,达到阴阳平衡[3]。丹红注射液主要药物组成为丹参、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作用,所选穴位归来及次髎均为妇科疾病常用穴,可治疗女子痛经、带下、不孕症等病证,可达到祛瘀通络之效。中医治疗本病以祛瘀通络为主,方用通络汤加味。本方为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为基础方,方用当归、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兼以养血,配伍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赤芍、益母草加强活血化瘀之效,在此基础上加用皂角刺、路路通、通草、王不留行、丝瓜络、炮山甲、鹿角粉等通利之品,以活血通络,祛瘀通经,以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所以针对炎症早期、输卵管通而欠畅的患者,可选用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中药通络汤口服综合治疗,这一方法简单、安全、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杨丹,雷贞武.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病因[J].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6,12(6):282.
[2]卢燕.输卵管性不孕症中医证型分析以及疗效与输卵管通畅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21.
[3]刘祖舜.腧穴对药物(化学性刺激)的反应性[J]. 上海针灸杂志,1996,1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