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2014-08-29胡雪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达拉自由基神经功能

胡雪丽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 近年来广泛应于临床, 它可以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1]。本文对2013年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5例, 男22例, 女13例, 年龄46~72岁, 平均年龄57.2岁。对照组35例, 男20例, 女15例, 年龄45~74岁, 平均年龄56.5岁。入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均经头颅CT或MRI排除颅内脑出血, 发病时间均在12 h内。排除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及精神疾病患者。两组资料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调节血压、血糖及血脂、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 降低血小板凝集性, 及并发症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 溶于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 2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 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 观察两组疗效。

1.3 疗效标准 参照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对治疗前后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病残程度0级, 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1~3级, 为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为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为恶化。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基本痊愈17例, 显著进步13例,进步3例, 恶化2例, 总有效率94.3%;对照组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1例, 进步7例, 恶化7例, 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治疗组:治疗前(14.7±4.5)分, 治疗后(7.4±2.1)分;对照组:治疗前(13.9±4.2)分, 治疗后(10.3±3.9)分。两组治疗前后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ACI)是神经内科急症, 治疗ACI的关键在于早期溶栓, 如果入院时已经错过最佳溶栓时机, 可以采用扩张脑血管、活血化瘀、改善脑供血等措施。脑缺血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之间有密切联系, 在脑损伤的过程中, 自由基不仅可以直接导致细胞膜损伤使细胞死亡, 还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导致继发性脑损伤。因此治疗急性脑梗死, 减轻脑损伤, 就要及时、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 可以起到保护神经细胞、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脑水肿、抑制脑血管痉挛、改善脑功能等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 可阻止脑水肿和脑梗死的进一步发展, 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本研究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 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应用。

[1]张晖.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分析.中国伤残医学,2014(1):119.

猜你喜欢

达拉自由基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