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2014-08-29杨宽刘学军
杨宽 刘学军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患者因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需要再次进行手术[2]。再次手术不仅使患者再次接受手术的巨大伤害, 而且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使其对于医生和手术疗效丧失信心。本次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9年9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09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行胆肠吻合手术后再手术患者共40例, 男19例, 女21例;年龄15~67岁, 平均年龄39.8岁。均有不同程度、单发或多发的胆结石存在, 行胆肠吻合手术后, 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其中18例右上腹疼痛、13例发热、9例出现间歇性黄疸, 经检查, 均证实为肝胆管结石行胆肠吻合手术后再复发。
1.2 方法
1.2.1 术前检查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病史, 进行B超、CT、MRI+MRCP检查。
1.2.2 再手术原因分析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并综合其病史结合辅助检查结果, 对上述40例患者再手术原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 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中原发灶未彻底清除者26例, 占65.00%, 显著高于术式选择不当7例, 占17.50%, 反复感染5例, 占12.50%, 其他原因2例,占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再手术原因
3.1.1 原发病灶清除不彻底 其一, 未能有效地消除病灶,结石残留将导致临床症状再次出现;再者, 是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肠吻合术虽已经基本消除结石, 但由于患者原发疾病复杂或伴随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或先天性胆管狭窄等疾病, 均将导致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再复发[3]。
3.1.2 术式选择不当 本研究中, 术式选择不当在术后复发者中占17.50%。由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病原复杂, 治疗相对困难, 因此, 针对病因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尤其关键。目前用于肝胆管结石治疗的术式包括: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空肠侧侧吻合术以及胆管空肠Roux-en-Y端侧吻合术。由于,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是将胆总管直接与十二指肠吻合, 正常情况下, 在十二指肠乳头存在Oddi括约肌, 此括约肌具有单向阀门作用, 而此手术另造吻合口, 十二指肠内容物因失去屏障极易进入胆总管, 继而引起胆总管炎, 最终导致手术的失败。
3.1.3 其他原因 其他原因包括术后反复感染等症状, 由于肝胆管结石手术的解剖结构复杂, 术中常伤及肝组织或门静脉引起出血。在切口吻合的过程中, 常因吻合口缝合不当导致张力过大, 引起吻合口瘘, 或者缝合过紧引起胆道狭窄等不良结果, 最终导致术后复发。
3.2 预防措施 作者需要针对再手术的原因, 相应地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3.2.1 准确地选择手术适应证 医生对于患者的疾病应该有一个准确诊断, 并根据手术的适应范围, 认真选择治疗途径, 胆肠吻合具有引流、排石、解除狭窄、重建胆道的功能,对于碎石、狭窄、反流的控制要彻底, 不可忽视, 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3.2.2 规范的手术操作 在初次手术中, 要对于患者的基本状况、疾病的病理改变、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整体的了解,然后针对性的采取手术操作。
3.2.3 及时的抗感染治疗 手术后很容易感染, 并且与手术后反流、狭窄、淤积等现象密切相关, 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对于炎症对机体的损害有着很好的预防效果。
3.2.4 定期的辅助检查 术后定期的检查能够极早地发现病变, 并采取治疗方法, 防止疾病的继续发展, 和后续不必要的痛苦。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表现, 有症状的马上检查,确定病变性质, 无症状的, 定期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 对于胆肠内引流手术一定不要盲目施行。准确判断适应证,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 彻底清除病灶, 术后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并配合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 及时跟踪随访以早期发现异常、预防再次手术, 避免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1]陈西兰,周启超,杨先芬,等.2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临床分析.中华全科医学, 2013,11(8):1224-1226.
[2]王健,余德刚.4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手术原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18):2010.
[3]胡江涛.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的临床探讨.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3,16(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