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核算
2014-08-29山西于凤梅
山西 于凤梅
随着激烈的社会知识经济竞争,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种需求,二十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在2010年教育部规划纲要中教育部对1996年职教法规对不同地区生均职业教育经费的标准进行重申,并且提高这些标准。十八大以后更加强调了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改善民生、调整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但是,目前的职业院校在会计核算的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非营利性组织会计核算制度。因此,造成教育成本核算不到位的现象,不能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教育的投资回报率进行测评,造成投入支出不配比,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应重视在校生的培养成本,建立完整的生均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将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估做到有据可依,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保证其持续发展力。
一、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研究探讨非常激烈,但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的研究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核算体制,更没有制定有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成本预算、成本计量、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理论,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资源的利用率低,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评价的根本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对成本核算对象的界定不统一。有的以当年开设的专业进行核算,有的以学生入学年份批次为对象进行核算。一个学生一学年的培养成本是多少,需要像企业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核算一样,明确界定成本计算对象,做出准确地核算;2.成本内容归集不合理。高职院校的费用支出项目繁杂,必须正确划分直接计入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3.教育产品原则论。成本会计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生产型行业的基础之上,而高职教育属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因此,必须将高职学生作为教育的产品去核算其成本。4.选择的会计基础不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但要正确核算生均教育成本就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遵循谁受益谁负担的受益原则,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进行核算,才更为科学合理。
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一)通过教育成本的核算,结合高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使得教育成本核算真正起到监督作用
广义的成本核算的过程是一个包括成本预测和决策、成本计划和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的过程,现阶段高职院校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其作用仅体现在对国家财政支出的合理归集上,而对资金的使用对象未进行分类管理,忽视了成本核算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是高职教育特点所决定的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更加强调分类制定和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标准,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对教学资源投入程度不同,例如,职业院校的理科生对实训教学条件的要求要高于文科生,并且社会对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质量需求标准也不同。因此,教育成本的核算也成为高职院校办学标准制定的依据。
三、核算教育成本需考虑的问题
(一)建立双向并轨制的会计核算体系
建立双向并轨制的会计核算体系。将事业单位发生的资金支出进行两次分类,事业会计和成本会计。前者核算的目的是归集整理事业支出,向财政部门提供完整的财务报告;后者进行费用对象化的整理,采用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原理,建立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正确计算高职教育成本,细化到每个专业,每个从学生,从而能够把控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教学质量监控提出依据。
(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正确划分费用的性质
新的高校会计制度规定教育经费支出体现为“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离退休保障费用、财务费用、其他费用。教育成本核算同样与企业成本核算一样,要分为直接计入费用与分配计入费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的费用不计入教育成本,属于行政事业支出;属于辅助教学部门,如:基础教学部、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等的教学费用可以按照服务的各专业的人数进行分配计入各专业的费用,后勤部、离退休人员的支出等其他支出按情况能够计入教育成本的计入,不能计入的由事业支出负担;属于各教学院、系的费用直接计入教学院、系,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后,根据专业人数分配计入专业成本。
2.对费用进行合理分担
确定按专业进行成本核算的成本核算对象以后,直接计入各专业的费用直接计入,例如,属于某个专业的教学费用直接计入,属于同一个教学管理系发生的管理费用以及人员经费,经归集后分配计入系部各专业成本,属于学院教辅部门发生的费用归集后分配计入各专业。根据重要性原则,专业较小,学生人数较少,没有特殊的投入的专业合并同类专业进行核算。
3.确定成本核算期
成本核算期间:以该专业在校学生一学年为成本核算期间。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由于要接受的实践教育不同。因此,在考虑成本计算期时应分学期计算该专业学生三年的教育成本合计。
4.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期可以是一个专业一学年的,也可以是一届毕业生。因此,选择分配标准是可以按核算专业的学生人数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另外,高职教育对教学资源的无限性,即高职教育教学条件及实训设施必须随着社会信息化要求不断地更新与补充,才能满足对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性。因此,高职院校必需分专业分入学年份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
5.设置成本核算项目
成本项目的设置中要考虑直接成本项目与间接成本项目。直接成本项目包括该专业授课教师薪资及津贴、实训耗材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等;间接成本项目包括系部及院部分配转入的应分摊的费用等。
6.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
按照会计制度要求将不能够直接计入各专业教育成本的费用按发生的部门进行归集,归集的目的是将费用明细化后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三)正确实施教育成本的核算步骤
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产品,其核算步骤与企业成本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具体的方法:1.整理教育成本的各要素费用;2.设置成本计算项目;3.确定成本计算期;4.确定成本计算对象;5.对费用要素进行归集和分配。6.计算人均教育成本。
总之,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是提高学院管理绩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高职院校学校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1]吕春英.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8-05.
[2]张建初.试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苏州大学学报,2009-01.
[3]刘丹.对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的比较及衔接工作的思考.财经界,2012-12.
[4]姜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山西理工大学,2008-04.
[5]黎氏慧.浅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