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纬度地区笼养鹤类的饲养、繁殖情况观察

2014-08-28李晓敏王久成何相宝关晓馨张昕茹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工孵化受精率丹顶鹤

李晓敏,王久成,何相宝*,关晓馨,张昕茹

(1.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哈尔滨 160322;2.东北林业大学 150040)

1 种鹤的饲养环境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东南部的鸽子洞地区,北纬45°31′,东经126°51′,属于高纬度地区,年均气温3.6 ℃,年平均降雨量532.3 mm。冬季降雪一般为20 d,年均无霜期143 d。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合丹顶鹤、白枕鹤、灰鹤、白头鹤等鹤类的人工饲养繁殖。

繁育中心位于北方森林动物园西侧,地势平坦幽静,是种鹤的饲养繁殖基地。自2004~2013年饲养丹顶鹤、白枕鹤、灰鹤、白头鹤、白鹤、闺秀鹤各2对。笼舍为网状结构,高5 m,经过改造面积由20~40 m2变为40~60 m2,分避风篷和外运动场两部分,地面为土质结构,冬季在室外越冬,铺设垫草。

2 种鹤的饲养管理

2.1 卫生防疫

种鹤圈舍每天有专人进行清理,每周消毒两次,在繁殖期减少消毒次数,每两周消毒一次,以减少对种鹤的人为干扰,用具及食盆等每周一和周四消毒两次。每年春季,秋季根据抗体情况,避开种鹤的繁殖时间,注射禽流感及新城疫疫苗,并进行驱虫一次。

2.2 日粮组成

种鹤的饲料由技术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由饲料室统一供给,饲养员进行二次加工,每天分上下午饲喂两次,分别为10:00时和14:00时。种鹤的饲料主要以鲫鱼、自制颗粒料、窝头、鸡蛋、牛肉馅、白菜为主。日粮中添加羽毛粉100 g、鱼粉200 g、各种添加剂200 g,定期饲喂保健砂。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日粮组成不同。详见表1。

表1 四种鹤类繁殖季节日粮组成

2.3 繁殖季节种鹤的饲养管理

不同种鹤类繁殖时间有所差异,通过近10年的饲养实践,白枕鹤产卵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7月初;丹顶鹤产卵时间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6月初;灰鹤产卵时间在每年的5月初至6月末;白头鹤产卵时间在每年的5月初至6月初。

为了增加产卵数量,提高繁殖率,在2004~2010年的饲养中,利用鹤类补卵的习性,采用人工捡卵,人工孵化的方式,促进种鹤再次产卵,产卵时间延长到繁殖期结束,产卵数量有所增加。在2011~2013年,为了控制种鹤产卵数量,对于能够自然孵化的种鹤有选择性地捡卵进行人工孵化,一般第一窝卵捡出,第二窝卵进行亲鹤自然孵化,孵化至15~20 d后取出进行人工孵化,种鹤一般会产第三窝卵,由亲鹤自孵至出雏。对于能够自然孵化成功并亲鹤育雏的种鹤不进行人为干扰,保持其自然行为。对于不能自然孵化的种鹤及时将卵取出进行人工孵化,为了控制产卵数量,可将雌鹤和雄鹤分开或采取不再捡卵进行人为干扰。

3 孵化及育雏

鹤卵的孵化采取亲鹤自然孵化、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相结合以及人工孵化三种孵化方式,人工孵化温度控制在37.4~37.8 ℃,湿度控制在50%~60%,每两个小时翻卵一次,晾卵时间根据室内温度情况及孵化时期在3~20 min不等。

幼鹤采用人工育雏的方式,1~30日龄的幼鹤在育雏箱内,箱内配有垫布,自动控温装置,垫布每日清洗消毒,温度每日降1 ℃直至降至室温;30日龄后在育雏室内饲养,地面铺垫草帘、细沙;45日龄后根据天气情况可放在室外圈舍育雏。在整个育雏期内只要天气允许经常将雏鹤移到室外活动,晒太阳,促进骨骼发育,防止腿部疾病的发生。

雏鹤的饲料以泥鳅鱼段为主,并配有适量的蔬菜、鸡蛋、牛肉馅以及添加剂等,每日定时定量饲喂,一般每隔4 h饲喂一次,每天饲喂5次。每天定时测量体重,以控制体重,避免因增长过快引起腿部变形。

4 鹤类繁殖情况分析

表2 7对种鹤的繁殖情况

表3 7对种鹤卵的受精率、出雏率及成活率

从表2、表3可以看出,2004~2007年鹤类总产卵数、繁殖数量逐年增加,受精率在50%左右,鹤雏的成活率由55.56%提高到89.47%,这是因为种鹤年龄在10~13岁,正值繁殖高峰期,利用鹤补卵的习性,采用人工捡卵,人工孵化的方式增加鹤的产卵数量,提高繁殖率;2008~2010年同样采取这种繁殖方式,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产卵数量开始逐年下降,受精率下降,其中灰鹤受精率为0、白头鹤受精率为0,白枕鹤受精率仅为40%,丹顶鹤受精率为50%。随着种卵质量的下降,2010年出雏率只有30%,白头鹤没有繁殖。逐年的追求产卵数量,每对种鹤每年的产卵数量达到野外自然繁殖的2~6倍,延长繁殖期的同时,对鹤类的体况造成损伤,随着繁殖年限的增长,繁殖力过早地开始下降。白枕鹤和灰鹤的年龄处于最佳繁殖时期,雏鹤助产较多,有些虽正常出雏,但雏鹤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脚趾弯曲、腿外撇,尤其是灰鹤,2008年出雏4只,其中3只幼雏为先天性右腿外撇。针对这种情况,2011年开始调整繁殖方案,对于能够自然孵化育雏的种鹤采用亲鹤孵化育雏的方式,以及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相结合的繁殖方式,对于亲鹤不能带的,仍然采用人工育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卵数量。但2010~2013年白头鹤没有再繁殖,19号灰鹤2011~2013年没有繁殖,21号灰鹤2011年没有繁殖,2012~2013年开始恢复繁殖。

5 小结

鹤类一般4~6岁开始繁殖,每窝产卵2枚,一般第1窝没有受精会产第2窝,10岁左右达到繁殖高峰期。可以利用鹤类补卵的习性进行人工捡卵,人工孵化,以达到增加产卵数量,提高孵化率的目的。

在饲料营养水平和饲养环境不改变的情况下,过多地追求鹤类产卵数量会使鹤类体况下降,缩短繁殖年限,甚至造成鹤类停止繁殖。

为了保证鹤类繁殖行为的长期进行,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更要合理地调整繁殖方案。对于笼养鹤类,一定要控制产卵数量,恢复自然繁殖行为,采用亲鹤自然孵化育雏的方式,有效地保证繁殖率,延长繁殖年限。

[1] 李肖五,张玉珠.饲养条件下丹顶鹤的繁殖[J].野生动物,1985,05.

[2] 刘淑华.灰鹤的人工繁殖[J].野生动物,2000,3:30-31.

[3] 王岐山,李凤山.中国鹤类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12.

[4] 何相宝,田秀华,李晓敏.白枕鹤、蓑羽鹤、灰鹤三种鹤卵人工孵化的研究[J].野生动物,2007,1:18-20

猜你喜欢

人工孵化受精率丹顶鹤
种蛋受精率检查的重要性和结果解释
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浅析鸡蛋人工孵化技术要点
产蛋周龄对科宝父母代肉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效果的影响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它们如此眷恋着湿地 丹顶鹤与白枕鹤:和而不同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赛鸽人工孵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乳鸽人工孵育技术
丹顶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