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塘古村
2014-08-28
记者手记:巫山印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依照巴渝民间歌谣创作的《竹枝词》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词。后来才得知,这是他在巫山生活期间的作品。站在巫山滨江大道外的“文化雕塑一条街”上,能看到屈原、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等古代著名诗人的塑像与他们书写巫山的代表作品,以及巫文化的原始范型“灵山十巫”等20余座雕塑。
位于巫峡与大宁河小三峡交汇处的巫山博物馆,留给我的印象也极为深刻,不仅仅是它的外观模仿了汉代宫阙建筑,装潢颇为大气,还在于这里40000余件馆藏文物和1000余件的珍贵文物一进门,整面墙体的浮雕即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从轰动世界的“龙骨坡文化”开始,展示20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巫山人”,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再到神秘的“巫文化”、大禹治水中的神女,以及为歌颂神女写下了千古名篇《神女赋》和《高唐赋》的宋玉……一幅有关巫山历史的文化长卷在眼前缓缓展开,令人不免生出无限感慨。
短短三天的逗留,我的脑海中更加印证了那句在大宁河码头上看到的话:“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年文明”。也许,只有真正欣赏过、品味过巫山的人才能懂得。
与巫山美景和历史文化同时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当地人的质朴、乐观、坚韧的性格,和他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巫山土生土长的诗人熊魁从1991年开始便在全国一百多家报刊发表有关巫山的诗歌、散文、小说等,还曾出版过《我在巫山等你》等3部诗集。巫山博物馆一个名叫李丽娟的女孩,去年从重庆的大学毕业后,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巫山”,做起了讲解员,因为“感觉家乡的幸福感指数更高。”她这样告诉我。在巫峡神女溪景区的画舫上做导游的刘华,清早5点起床赶到码头,晚上6点半回到位于县城的家,是她20多年来几乎每天的生活状态。但她依然精神饱满、笑呵呵地为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游客讲解巫山文化,表达她对家乡的爱……“简单”、“知足”是我采访到的巫山人对他们生活最多的概括词。
船行于神女溪水面,刘华教我唱起了当地山歌,歌声高亢嘹亮,充满了原生态的山野气息。不远处的一艘画舫上,同时传来了游客跟着导游学唱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粗犷豪放的“龙骨坡抬工号子”的声音,听不清楚词,只有歌声与笑声一同回荡在幽远的巫峡山谷里。
悠长的时光岁月化作一缕饱含古韵的云烟飘过白龙山的南麓,缠绕在乐清的淡溪,许久未曾散去。一抹历史的气息几度挥洒在这片土地上,黄塘古村由此而生。
黄塘古村位于雁荡山支脉白龙山南麓,现属温州乐清市淡溪镇,是温州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古时,因村旁有一条黄泥堤塘而起名叫黄塘。古人选村址总是讲究风水的,而黄塘古村的选址布局也不例外,依山面水,山可以形成一个环绕封闭的空间,以抵挡东来的海气与北来的寒气,而面水一方,地域相对较为开阔,有充足的阳光可以进来。淡溪从村的西南流过,北面临靠雁荡山的支脉白龙山,村落与自然环境十分融合,强调了水、山、人三者合一。
纵观整个黄塘古村的建筑群,是由寨墙及众多古民居组成,整体格局保留基本完整。村子的古寨墙始建于清宣统三年,由块石垒砌而成。据黄塘《周氏族谱》记载:“聚数十万黔首而为一部落,其中刀矛剑戬攻守具备,本可以固然,无一城堡以联络之,恐不足以御外侮。合数百宗族而为一村落,其中庐舍闾巷安顿合度,固可以自适,然无一围墙以团聚之,恐无以示巩固我周氏自宋时太祖之基业。”清光绪后期,附近数县之无业游民,揭竿持械,聚众数百人,直接威胁到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吾胞公季思心甚忧之。”于是族人出资建筑寨墙,历时数年,寨墙建成后“高丈余,广七尺,周围千余丈”,有力地保障了村里的安全。现在寨墙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村庄的扩大,渐渐地坍塌无存,仅存南、西、北三面部分寨墙和南、西两座寨门,占地一千多平方米。
黄塘古村以周氏为大宗,如今整个村子上千的人口中周氏约占百分之八十,是非常纯正的一处血缘聚落。自二世祖周世勋北宋嘉祐六年(1061)从永嘉箬溪移居于此,繁衍生息,已历时九百多年,清至民国时期达到最繁荣。作为血缘聚落的古村,黄塘的宗祠建筑周氏大宗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硬山顶,前后两进四合院式。祠堂门前有一池塘,古人认为这是“藏风聚气”,地理风水学里面叫“水口”。另外门前还有四对旗杆石,上雕云纹,现在虽然没有旗杆了,但依旧非常大气,或许这象征了黄塘古村曾经的荣耀。祠堂一进九开间砖墙柱,两侧建国后改建为平房,明间后置戏台,门内倒坐。戏台前后石柱上刻对联,前柱刻“扮演就千古兴亡胜负,妆点出百年离合悲欢”,后柱刻“布武修文宛然经济,嬉笑怒骂俱是文章”。正殿五间带耳房,并带东西四间厢房。
在黄塘古村之中,古民居自然又是一大特色,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古民居大多采用浙南传统的穿斗、抬梁混合的梁架形式,古民居内还保留大量精美的灰雕、木雕和石雕。此外部分古民居又融合了西方的建筑元素,中西合璧,非常有特色。在黄塘最集中的古民居中,上规模的有七八座,都是周氏后人所建造的房子。比较有意思的是村里人用乡言俚语给这些古民居取名字,如“垟头屋(在田野上)”“屏墙底”“街路头”“老洋房”“三退屋”“大路头”“上溪头”“祠堂后”等等,这些名字既说明了房子所处的方位,又点明了房子的特点。
“屏墙底”古民居,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是黄塘现存建筑中最古老的,主人为周朝玉。屏墙底老屋现在基本保持完好,如今还居住着十余户人。古民居整体为木结构辅助些石构,层层院落相叠,沿中心线建筑有三个门台。最外的大门台砖石结构,门台上青藤缠绕,上面有四个大字:“树德务滋”。从大门往里看,只见门台重重,庭院深深,显示了古建筑的空间和层次之美。
“三退屋”古民居,坐北朝南,三进硬山顶,整体为木结构建筑,风格和其他无殊,面积三千一百多平方。一进外墙运用八字影壁,二、三进正厅五间带耳房带东西三间厢房。第三进东厢房为清末民初改建的三间三楼小洋房,为当时国民党官员周序联改建。周序联,号维翰,生于光绪年间,擅长独奏二胡,当时有“黄塘维翰二胡,芙蓉卢平三弦”之美名。小洋楼整体还是砖石结构,门楣部分与外窗采用罗马拱顶、罗马柱的纹饰,中间又融合了中国古代的砖雕、石雕等等,图案有凤凰、鹿、蝙蝠等。如今门楣上的一些西式风格的花纹上颜色依然鲜艳。据说洋楼的墙壁是由糯米、糖汁、石灰组成的,非常牢固。更难得的是保留了天井、厢房的整体布局,虽然在中式古建筑中突兀地夹杂着这样一座西方风格的楼房,让人有不伦不类的感觉,但是它们和谐相处,见证了一段历史。一进中堂挂“文元”匾额,是清咸丰九年已未为贡生周文园立。二进中堂挂“柔贞淑惠”匾额,是清光绪四年甲申浙江温州府乐清县正堂叶为周氏某族人之妻立。
“上溪头”古民居,坐北朝南,两进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清末民初,古民居现在基本完好。一进为七间墙体门楼,青砖错缝平砌,上下分五层,顶部中间有半个圆的图案,外面有龙形半环绕,左右两侧设灰雕花瓶一对。二层为镂空花式几何纹样,两侧设有花篮一对,右边的现缺失。三层中间有人物故事灰雕,两边为镂空花式几何纹样。四层中间嵌有青石门匾,刻有“居仁由义”。门匾两侧各设灰雕柱子,柱子葡萄藤缠绕,果实藤叶纹理清晰。柱子两侧各有一方形框,框内雕有亭台楼阁、人物故事。最下层门台左右嵌花卉灰雕,再两边嵌青石雕对联一副,右边刻“水惟善下方成海”,左边刻“山不矜高自极天”。入内,二进三间带耳房,带前后东西四间和三间厢房,双檐有楼。正厅后屏壁雕刻做工精致,中堂置佛龛,上挂“富寿康宁”匾额,匾额上有牡丹花上盘龙戏凤的镶嵌,是民国八年浙江省长齐耀珊为周丹胡大夫人七旬大寿题写。后墙有灰雕影壁,中间书 “福”字。在“上溪头”古民居里,还有一副对联,“创业维艰,祖父倍尝辛苦;守成不易,子孙宜戒奢华”,祖辈将此对联视为家法,告诫子孙后代戒奢守朴世代传承。
在这些古民居中保存最完整的应该是“垟头屋”了,两进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清道光年间。这处古民居远离其他村子里的古民居,单独建在田野里,关于远离的原由已经无可考证了,我们猜想大概主人是喜欢清静或者风水这里独好。这“垟头屋”古民居是我们前面走过的几处古民居中最清爽的,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毁坏。这处古民居前面还围绕着一条一米多宽的小溪,既有景观的意思,也有貌似“护屋河”为了安全的需要。要进屋子,先要经过一座小石板桥,迎面是一堵大照壁,转过照壁,便看到精美的砖雕“三星高照”。中堂上有匾额,上书“迪光垂裕”,落款为道光元年。
黄塘古村的这些古民居不但建筑有特色,而且其中有些古民居中所流传的故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在“大路头”古民居中曾经有一位媳妇为了给自己的公公治病,居然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作为药引和药煮在一起为公公治病。在《周氏族谱》中也有此事记载,题为“王儒人割股救翁传”。在中国古代关于“割股救亲”的故事不胜枚举。而黄塘这里发生的故事或许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古人百善孝为先,小辈对长辈竟能如此行事,相比于如今现实社会里不孝敬父母不尊敬老人的种种事例,实在令我们惭愧。
另外,在某个古民居中还有一位被记载入《周氏家谱》胡姓女子,赞美她在夫君去世后力撑全家的故事:“玉质琼姿二纪芳,闱中月色忽云藏。伤心难遂依青冢,滴泪独教湿素裳。井臼躬亲家复薄,冰霜志矢夜添凉。姑维晚景子维幼,一转愁肠一度香……”如今尊老爱幼的这些美德还在我们中间延续。
黄塘古村,一是古民居集中,二是古民居保存完整。时光再次向前推移,历史的厚重和古昔的民风将一直留存在这个古朴的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