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德语习得过程中的中德文化比较学习

2014-08-27孙锦

考试周刊 2014年50期

孙锦

摘 要: 人类不管使用语言,还是学习语言,都受到母语及文化的影响。在以理工科为主导的高校外语教学环境下,大部分学生择习外语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跨语言交际能力。本文通过汉语和德语的语言使用对比,结合语言迁移理论和跨文化学习的理论,分析其文化内涵,从而深入阐释中德文化之间不仅有“异”,而且存“同”,并根据问卷调查所得的德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跨文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 德语习得 跨文化交往 中德文化比较

引言

现代社会发展至今,语言依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手段,它之所以能发挥这一功能,是因为人们可以用语言反映客观世界的同一性。与此同时,留存至今的各种语言虽然源源不断地与外来语言融合渗透,却又执著地保持各自的语言个性,使其不可替代。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每个人都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学习和使用语言。从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语言迁移理论看,在外语学习及使用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和使用会产生影响。 母语与学习目的语之间既有契合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又有合而不同的差异,影响目的语的学习、使用,产生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另外,从跨文化理论角度看,按照M.Meyer对跨文化的定义,跨文化能力是双向的,包括保持自我认同的能力。通过语言转嫁导致的所谓“错误”产生于“懒散或疏忽”,纯粹的跨语言的干扰因素原本是不会对交际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的,与此相对应的是跨文化干扰,即不自觉地将本身的行为规则转移到外来者身上,而这源于对客体文化的差异的不知晓,甚至是对主体文化的认识不清。因此学习者的母语和文化是外语习得和交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试图通过探究文字背后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习课堂上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借助对比语言学家普雷特①归纳的六种语言异同形式,对比分析母语文化迁移在以跨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德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正负迁移现象,并结合实际调查对其提出相应的策略。

1.汉语言文化对德语习得的正迁移

跨文化的过程是信息传递和置换的过程。仅从词义方面看,母语的词汇和外语的词汇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情况,但是不应该过于夸大这种差别。因为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共同点,即莱昂斯(Lyons)所说的语言重合点(language overlapping)和文化重合现象(culture overlapping),而这正是学习母语之外的语言基础,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如果没有汉语知识和伴随汉语的知识或通过汉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话,就不可能学会其他语言。

人们在学习母语时,还认识与这些词汇相关的物体、事物、概念。因此,在学习外语词汇时,只是学习已经熟悉的物体、事物、概念的另外一套标签,而不用重新认识这些相关物体、事物、概念,这必然大大加快外语词汇学习的进程。进一步来说,汉语中对已知词汇的理解会帮助德语词汇的学习及应用。语言既然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中必然蕴含着无数带有深层次意义的概念,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接触到与母语文化相关联的语言词汇是在所难免的,而母语文化的背景则为语言的顺利习得提供便利。例如集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成语和谚语在汉、德两种语言中不乏共同点,如Wasser mit einem Sieb sch?pfen与汉语中的“竹篮打水一场空”,langer Haare,kurzer Verstand 与“头发长,见识短”在中德两种语言中的表达都十分相似。

迁移(transfer):所对比的两种语言在选定的语言文化项目上没有差异,学习者可以把本族语的语言项目知识迁移到目的语中。例如汉语中表示季节的“春”、“夏”、“秋”、“冬”四个词与德语中对应的Frühling、Sommer、Herbst、Winter表达两个不同民族对一年四季划分的统一认识。说到“猪”,在中国大多作为馋、懒、脏、笨的代名词。名著《西游记》中的猪八戒②就是极具特征的一个人物化形象,表达了猪在中国的独特喻义。在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中猪八戒曾对自己有这样的看法:“老猪先世为人,贪欢爱懒,一生混沌,乱性迷心。”甚至很多学者都认为,猪只代表贬义,而实际上猪在中国民间还有幸运富足的隐含意义,在极推崇茶文化的中国,很多的茶宠就是被烧塑成憨态可掬的猪的形象。无独有偶的是猪在德语中也同样有表达走运的用法,在中国和德国人的名字中都可以寻到“猪”的足迹,例如现役德国足球运动员Schweinsteiger就被球迷亲切地称为Schweini(小猪),中国的汉武帝,原名叫“刘彘”,“彘”即“猪”。

总之,语言及化之间的共同点是我们探讨差异的基础,因为对于毫不相同的两个事物讨论它们的差异是毫无必要的。

2. 负迁移

如果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为德语学习夯实了基础,那么负迁移则可能给我们带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造成不同文化间沟通的误解和障碍,因此,语言的负迁移成了大多数学者研究的课题。而一种文化之所以能激起关注并赋予人们探知的欲望,正是在于它的独特性。德国大文豪歌德曾经说过:不学习外语的人对自己的语言一无所知。当我们伸出语言的触角感知陌生的文化时,尽管处于单一的语言环境,口中说出的和耳朵听到的都是异域的文字符号,但它们的意义依然是受到我们所成长的文化环境决定的(Larry A. Samovar u.a. 2007),脑中的母语环境是挥之不去的。下面对中德语言环境中反映的五种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合并:母语语言系统中的两个项目对应目的语言中的一个项目。这一点在汉德的称谓表述上反映得非常明显。例如,汉语中我们对“哥哥”和“弟弟”的称谓区分是很明显的,正所谓“长幼有序”,而德语中只有一个词Bruder,并且德国人对同辈血亲一般用名字称呼。在《论语》的开篇即讲到“孝悌”③是做人的根本,贾谊曾对悌做过解释:“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敖。”时至今日,这种对兄长的敬重区隔依然留存。而在德国则更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和个人平等,里斯曼④曾说,作为个人责任的感觉只取决于个体本身,不依赖他的家庭抑或是家族。endprint

区分不足:母语中的一个语言文化项目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项目。例如中国的午睡 (Mittagsschlaf),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盛赞午睡曰:“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南宋诗人陆游,唐诗人白居易等历代诗人也都曾将午睡言之于诗⑤,说明自古中国便有午睡的习惯。而午睡在德国人的生活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中国的午休时间那么长,我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⑥。这与德国人的时间观及饮食习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重新解释:本族语中的一个项目与目的语中的项目不完全对应。不管是在德国还是中国,遇到亲友结婚、生日、生子时都会送些礼品,表达祝贺之意。然而,《孟子·滕文公下》曾有云“出疆必载贽”,意即到另外一个国度必须带上礼物。礼物除了用作烘托气氛、表达爱意或谢意外,在中国还时常被视为拉近关系、作为进一步沟通的预先铺垫手段,可是一个德国人若是毫无原由地收到一个中国同事递过来的礼物,就会迷惑不解:“您为什么要送我礼物?我今天没过生日啊。”因为后一观念在德国是陌生的⑦,唐突的礼貌在存在文化差异的环境中同样会造成误解甚至阻碍正常沟通。

区分过度:仅存在目的语中的新项目,在本族语中没有相同或类似的项目。对于习惯了周末和节假日处处熙熙攘攘的中国人来说,可能很多人都会难以想象德国的《商店停止营业时间法》(Ladenschlussgesetz)竟会延施至今。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就已经有法律规定:周日及国家认定的节假日作为工休日和精神安息日受到法律的保护⑧。该条款在后来被承认是德国《基本法》的一部分。除了保护中小企业、维护良性的市场竞争秩序的考虑以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德国的宗教传统。由于德国法定节假日中许多是宗教节日,而周日,传统上则是天主教徒、基督教徒到教堂做礼拜的日子。对于倚重私人生活的德国人来说,他们更希望在工作之余有与家人、朋友相聚交流的时间。

分裂:本族语中的一个项目与目的语中一个以上的项目对应。星期六在德语中有两个对应的称呼:Samstag和Sonnabend,除了两个词在地域使用上的不同,Samstag在古高地德语中写作sambaztac,借译了希腊语,意思是犹太人每周的安息日,Sonnabend在古高地德语中则写为sunnunaband,即Vorabend vor Sonntag。

3. 策略

首先,教学内容上,在以教授德语为主的课堂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总避免不了对主、客体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在不断接受外语及其文化内容的同时,与之伴随的是对自我文化及语言的反思和内省,所以外语学习者的汉语言文化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笔者对抽查的30名德语学生(德语第二学期)的问卷调查⑨结果证明这一结论的必要性。

30名学生(学生总数) 3名学生(反对)?摇1 名学生(反对学习汉语言文化知识)2名学生(只希望了解外国眼中的中国)?摇27名学生(支持)?摇14名学生(会主动或不自觉地对中德文化进行对比学习)13名学生(认为在文化对比中学习有助于其跨文化能力的提高)?摇

而在德语为第二外语的英语专业班中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全部学生都希望开设中文课程以帮助他们提高外语能力。

其次,语言输入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意义非凡。教材的内容和质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不一定是最重视语言输入的教学方法,但却是对语言输入利用最充分的⑩。选择除单纯文本语言输入的内容以外的,能够调动学习者自我思考的图像、音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因为双语课堂同时也是双重文化的课堂。外语课堂上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为国情和文化知识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从课堂参与双方的角度看,不管是学习者还是教授者都应该熟悉“跨文化冲突”这种现象。与教学材料同样重要的是,课堂资料传授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在此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识别跨文化的因素,并将其考虑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与学习者对问题现象进行讨论,那么学习者借助适当的教学材料,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德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别,由此在跨文化交流当中意识到干扰的发生,或做出适当的推理,这就对教师的中德语言及文化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

结语

语言根生于文化之中,跨文化融于非单一的文化环境之中,在不断提高外语能力的同时,汉语言文化修养同样不可或缺,而理解语言所具备的巨大文化内涵则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关键所在。“同”是“异”存在的根本所在。

注释:

①迁移(transfer)、合并(coalescence)、区分不足(underdifferentiation)、重新解释(reinterpretation)、区分过度(overdifferentiation)和分裂(split)。

②八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好色、戒妄语、戒饮酒、戒着香华(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戒坐卧高广大床(不眠坐华丽的床铺)、戒非时食(正午过后不食)。

③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④Riesman,David/Denney,Reuel/Glazer,Mathan,1958:57.

⑤白居易诗云:“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陆游的:“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

⑥根据对哥廷根大学Melanie Brinkschulte 博士和青岛科技大学留德学者王奎志老师的采访。

⑦Xiufang Jin,1994.

⑧《魏玛宪法》第139条曾明确规定:Der Sonntag und die staatlich anerkannten Feiertage bleiben als Tage der Arbeitsruhe und der seelischen Erhebung gesetzlich geschützt.

⑨调查内容之一为:是否愿意学习汉语言文化知识,以及文化对比是否能促进其跨文化能力。

⑩王振亚,2005.

参考文献:

[1]Xiufang,Jin. Kontakte,Konflikte und Kompromisse: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zwischen Deutschen und Chinesen in einem Joint-Venture,Saarbrücken: Verlag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 Breitenbach,1994.

[2]Larry A. Samovar,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third edi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7.

[3]Riesman,David/Denny,Reuel/Glazer,Mathan. Die einsame Masse. Eine Untersuchung der Wandlung des amerikanischen Charakters. Mit einer Einführung in die deutsche Ausgabe von Helmut Schelsky. Hamburg.

[4]王振亚. 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系统功能语法与外语教学.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5]Slavin,Robert E. Educational Psychology,7th Editon.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6]张载扬,张才尧,常克强. 德语成语词典.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7]刘强. 论语/(春秋)孔丘原著. 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8]萧枫. 唐诗宋词元曲. 北京:线装书局,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