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路径

2014-08-27王勤

唯实 2014年8期
关键词:党群党组织党员

王勤

一、提高服务能力 构建长效服务机制

积极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基层党组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县(市、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功能,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创业培训、解难帮困、心理疏导、项目推介、事务代理等服务,使之成为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流动人员的综合性平台——党群服务中心。推动有条件的村、社区、企业、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站、点),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党员在线管理服务系统、基层党建信息发布系统、党员学习系统为支撑,建立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探索建立网络党支部,开展网上受理入党申请、接转组织关系、党组织生活和经常性社会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培育公益性、互助性农村和社区社会组织,根据党员工作岗位和个人特点,以市、县(区、市)、基层组织和行业系统为单位,组建一批数量适当、有一定专业技能、相对稳定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法律援助、扶贫帮困、技术指导、创业就业、文化娱乐、治安维稳等方面的服务。健全完善党员志愿服务章程和相关制度,形成党员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记录、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使志愿服务成为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经常性活动。

加大关爱帮扶党员群众力度。采取党费支持、党组织和党员捐助、社会捐赠等途径,通过走访慰问、创业性帮扶、购买公益项目和岗位等多种形式,为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提供帮助,为有志创业的党员,群众提供支持,构建党群致富联合体。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引导城乡基层党组织共谋发展思路、共办为民实事、共强基层党建,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坚持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党员和群众谈心谈话制度,沟通思想,疏通情绪,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深化党群共建活动。按照“党群共建创先争优”要求,积极推进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的覆盖,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协同作用,推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各类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律意识,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建设先进组织文化,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党建带群建、党群共建和谐社会的格局。

加强教育培训与激励。以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系统培训,不断提升他们抓社会管理的意识和本领。建立社会工作者培训制度,将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委会和居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新党员纳入干部培训和社会工作人才培训规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社会管理的能力和素质,努力把基层领导干部培养成社会工作优秀人才,把社会优秀人才培养成领导干部。延伸抓好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组长等人员的培训,给他们定职责、压担子,激励他们争当“民意调研员、综治联络员、纪检监察员、政策宣传员、致富领航员”,把社会管理工作延伸到基层末梢。适应网络迅猛发展形势,积极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学网用网,增强应对网络舆情的敏锐性,提高监测、研判、预警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和水平。加大从优秀村干部和优秀社区工作者中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的力度。

二、建立群众工作制度 创新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围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健全民情沟通、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等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深化联系基层制度。建立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社会管理联系点制度,定期开展接访下访、民情恳谈、蹲点调研等活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便民信箱、网上在线交流等群众诉求反映平台,做到专人负责、及时回应,拓展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结合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完善党代表“一岗双责”联系服务基层制度,搭建党代表为选举单位和群众领办实事的活动平台,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党代表接待日、党代表履职承诺”等制度。

建立一线实践锻炼制度。省、市、县(市、区)党政机关每年抽调一定比例的机关党员干部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一年一轮换;新录用的公务员到乡镇(街道)、社区(村)或社会组织、企业等生产一线锻炼一段时间;新发展的党员到基层单位锻炼一段时间。

完善民情民意沟通制度。深入总结基层沟通民情的有效做法和经验,积极推广党员干部民情联络员、党员议事会、领导干部接待日、民主恳谈会、民情夜访夜谈等制度,畅通基层党组织了解民情和党员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反映意见和建议。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会工作室建设,开展疏导困难人群情绪、社区矫正、社会公益服务等工作。

健全基层党务公开制度。以基层党务公开带动村(居)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以公开公平公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全面推行农村“四议两公开”、社区事务民主听证会等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机制。扩大基层党内民主,保障和落实党员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工作。大力培育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意识,健全参与机制,创造参与条件,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专兼结合的网络舆情收集评论人员,掌握网上舆论动态,及时做好宣传引导等舆情应对工作,始终保持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三、形成合力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放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分类实施,确保社会管理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

落实领导责任。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任务,列入各级党组织党建目标责任制之中,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全局工作的指导,及时研究深化基层党组织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和解决重大问题,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要求,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指导分管领域基层党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各级组织部门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的直接组织者,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抓好落实工作。

强化检查指导。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情况的督导,坚持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要把基层党组织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情况作为领导点评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要组织评议,征求各个方面,特别是普通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完善工作措施。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工作情况的检查指导,协调解决问题,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示范引导。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要把更多视角投向基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意义、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树立和宣传一批在推进社会管理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重视社会管理的良好氛围,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工作。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社会管理的方法措施上大胆探索和创新,及时总结、推广社会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并努力上升为制度规范,转化为政策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钱国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党群党组织党员
拱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的“红色家园”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电力企业党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对策
新形势下企业党群工作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论党群工作在电力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