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4-08-27胡丽伟
胡丽伟
为适应基层党建工作新形势的要求,各高校的基层党建在工作发展思路、工作模式和途径创新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做法。本文以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从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党员干部队伍培养情况、党员发展情况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等方面着手,了解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并探讨进一步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对策。
一工作现状
1转变党员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党员发展质量
一是建立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从过程管理来说,荐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党员发展对象,都有明确严格的条件要求,注重每个环节的培养考察。既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既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也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态度和表现。从教育培养来说,把重心从“入党前”转向“入党后”的教育,通过党校实行分级培养。对入党积极分子侧重党的基本知识的普及,以理论授课及自学讨论为主,对党员则侧重实践教育和党性分析。
二是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尝试开展党员发展公开答辩制。对符合入党要求的发展对象进行公开答辩,由党组织负责人、支部书记代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答辩委员会,通过自我展示和答辩环节,对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其对党的基本知识理解程度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发挥党员作用进行全面地了解。也通过公开答辩环节,让普通同学对入党的条件、对发展对象有更深入的认识,增强公开监督的力度和范围。
2规范基层党建工作,着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是组织设置上,以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有利于党组织作用发挥为原则,科学设置党支部。教工支部建在研究所上,学生党支部以专业建制为基础,同时积极推进高年级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注重党建的规范化管理,建立了一系列的党员教育制度。如建立党员帮扶制度、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党员义工队制度等,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也让师生党员深入群众,关心集体,在服务中提升党性,树立形象。建立健全党员培养教育制度,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通过以侧重党性提升为内容的党员培训全面提升党员的党性意识。建立党员考核制度,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年度考核,举行公开述职述廉,把纪实考核与现场打分结合起来,确定党员的考核等次。
三是加强对学生支部的指导,制定学生入党基本流程图,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工作程序,指导学生党支部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党建各项工作。明确学生入党基本条件及毕业班学生入党要求,做到慎重发展、择优发展。
3创新载体抓党员教育,着力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日益重视对党员的后续教育,围绕如何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如何有利于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
一是开展支部创新活动,创建“一支一品”。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支部创新,每年通过支部创新活动答辩与评审,来促进支部活动形式、内容等各方面的创新。如党员示范科研小组、入党公开答辩、风采党课等。
二是建立并发展各类党员服务站。依托服务站,开展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各类活动。比如建立党员义工队,通过义工活动,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及服务意识;建立校企合作的党员教育模式,使党建活动由课堂向实践转变,由学校向社会转变,使党员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建立红色实践基地,与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作,既增强党员的爱国情怀,又提高党员的服务能力。
三是开展党团文化节活动,达到“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目的。“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把党建工作融于校园文化活动中,更有助于党员作用的发挥。
二存在的问题
1党员的后期教育培养力度不够,党员培养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目前各高校非常重视党员的教育培养,也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制度的执行缺乏配套的激励监督考核,有时会流于形式,达不到教育预期的目标。由于学生支部书记(大多由辅导员担任)队伍稳定性不高,党建经验也相对缺乏,导致党员的教育培训缺乏统筹和连续性。
2教工支部活力不足,组织战斗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个支部在党员和群众中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决于支部作用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支部作用发挥得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主心骨”,自然就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工党支部存在软弱涣散的现象,有的党支部对党员的关心不够,有的教工党支部班子成员只注重自己的业务工作,而对做支部工作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较少,使教工党支部的工作缺乏主动性和活力。一些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业务水平较高或工作能力较强的党员亦不太愿意做支部工作。一些教工党员对教学和科研工作比较重视,而对政治学习和组织活动缺乏兴趣。种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工党支部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党务干部激励培训手段缺乏,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党务干部以兼职为主,工作量大,没有额外的政治、经济待遇,使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选配存在困难。党建工作要干出实效、干出成绩,与党务干部的付出是分不开的。但是目前就高校实际来说,对党务干部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虽然在奖励性绩效分配中,有相应的工作量体现,但与教学科研等比起来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做党务工作成了付出远远大于回报的奉献。这也造成了一些组织上认为合适的人选,本人却不愿当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有的党支部班子成员自身理论学习不够,业务能力也不是很强,难以形成有效合力,更缺乏号召力。此外,目前党务干部队伍管理、培训、晋升机制还有待加强,使用多,培养不够,激励不足,从而导致党务干部队伍存在不稳定现象,支部工作更是缺乏创造力和活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