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08-27王天红韩亮郑何敏
王天红+韩亮+郑何敏
一学生文化活动的调研背景和意义
学生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校已逐步培育了一批富有特色的、积极向上的学生文化活动,建设较为成熟的主要有技能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2008年,我校技能文化节入选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2012年,我校技能文化节被评为杭州市属高校十佳校园文化品牌之一。此外,我校在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及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新苗人才计划)中成绩较好。与此同时,学生思想动态研判及各类基层调研结果中暴露出我校学生文化活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活动形式单一,毫无新意”、“宣传不到位,有活动都不知道”、“没有互动,参与的人数太少”、“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主办方组织能力不够”,等等。
针对此种不和谐现象,我校于2013年7月设计调查问卷,2013年9月初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文化活动需求调研。以期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归纳、分析,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学生文化活动的需求状况,总结我校学生文化活动建设的经验与不足,为我校建设学生文化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学生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组织开展学生文化活动,使我校青年学生能真正愿意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
本次调研对象为我校全体在校学生,调研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保证调查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发放调查问卷共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6份,占92.89%。样本整体中,男生占54.4%,女生占45.6%,男女比例基本符合我校实际情况。
二学生文化活动的现状分析
我校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一套文化活动举办和管理制度,如技能文化节、文化艺术节的组织机构及学分认定制度,“彩虹计划”校园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创新创业活动的项目化管理体制。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不仅浓厚了校园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也助益了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调查显示,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技能文化节作为办学10余年来积淀的学生文化活动品牌,目前在学生中仍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此外,“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寝室文化节等学生文化活动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此次的学生文化活动需求的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文化活动在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对文化活动的主观认识有偏差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与认识文化活动的真正内涵,没有认识到文化活动中隐性教育的巨大作用。问卷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在大学三年里希望得到的依次是:“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多一种人生阅历”、“过硬的专业技能”、“无所谓,重要的是感受大学的气氛”。3/4的学生表示对参加文化活动没有明确的规划,参加文化活动的主要动因呈多元化状态。其中“培养兴趣,愉悦身心”所占的比例最大,占24%,“提升素质、修养”、“增加见识、经验”、“锻炼能力,结识朋友”三种答案基本持平,各占约18%。“打发无聊时间,纯属消遣”占13%。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第二课堂助益专业学习的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和准确,学生对于文化活动的认知偏差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
(二)学生文化活动内容安排不合理
调查显示,在最想参与的文化活动方面,影视、歌舞、戏剧、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健身舞、瑜伽、跆拳道、体育竞赛等现代健身运动;舞会、K歌等娱乐活动跻身前三。其次,学校大力推崇和倡导的技能文化节,其受学生的欢迎度却逊于文化艺术节。再次,学生表示最希望参与由人文社科部(艺术团)举办的活动。此外,在学生推荐的学生文化活动中排名靠前的是舞会派对、文艺晚会、十佳歌手。以上调查数据和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对于大众化的艺术类活动的需求十分旺盛,近年来学校应对学生这类需求的实践相较于专业类文化活动而言仍然略显苍白。调查显示,73%的学生表示会参加“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活动,或是面向大众的、形式多样的学生文化活动;另一组数据显示,近56%的学生几乎不参加学生文化活动。比较这两组数据可以发现,我校学生文化活动在内容安排上尚没有完全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没有按照学生需求设计活动内容。
(三)学生文化活动关联教学不紧密
在最想参与的文化活动方面,在未能跻身前三的选项中“创新创业活动”排名靠前,与单纯的学习活动、主旋律的志愿服务活动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相比显现出一定的优势,这与学校“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学业”、“创业能力是核心能力”等理念推动、创业教育的不断推进及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密切相关。就总体而言,我校学生文化活动和学校教学活动关联仍不紧密,如何让文化活动成为巩固学习、补充学习的有效载体,真正助益学生专业学习仍是学生文化活动建设中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调查显示,学生不参加学校文化活动主要原因是“对活动没兴趣”或“课程较多没时间”。这也从侧面告诫我们,学生文化活动的举办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
(四)学生文化活动举办过程形式化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学校在文化活动举办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参与人数少、活动质量不高、宣传不到位、组织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部分活动举办方为了提高活动举办效果和活动知名度,硬拉观众,强制参加;个别活动的举办者对于活动的目的、主题理解不确切,只关心操作流程,不关心活动效果;有的活动举办前期如火如荼,后期偃旗息鼓,甚至活动组织者都没有进行总结。另外,由于缺乏充分的准备,组织不周全,活动举办多流于形式。
(五)学生文化活动开展频次不科学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为了应对学生多元的活动需求,很多活动应时应势而生。学生文化活动“富时代”的到来原本是好事,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活动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有裨益。但是,过多的文化活动势必会因为准备不足、创意不足、宣传不足、时间地点冲突等原因致使活动质量下降。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学校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一般”,仅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满意”,在参加文化活动后“非常满足,身心愉悦”。与此同时,过多的文化活动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加重师生负担。调查显示,我校有2%的学生每月参加的文化活动超过9次,据此推测部分学生很有可能参加了过高频次的文化活动。学校组织的座谈会中,有学校教职员工反映,每年5月和12月是学生文化活动冲突最严重的月份。endprint
三关于学生文化活动建设的对策
学生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此次调研发现的对学生文化活动主观认识偏差、内容安排不合理、联系教学不紧密、举办过程形式化、开展频次不科学等问题,要求学校下一阶段在学生文化活动建设中要明确价值取向、坚持以生为本、注意求是创新,并努力发挥学生基层组织的作用。
(一)明确价值取向
有学者提出,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对大学价值的重新定位与建设过程。我校要根据高职教育的体制改革与发展趋势、高职学生的构成与特征、高职院校的教育价值与文化功能,进一步明确学生文化活动“融入专业建设”的价值取向,追求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在学生文化活动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与教学、科研项目的衔接,使学生自觉地实现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的融合;进一步做好对学生文化活动规划和扶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效协调各类学生文化活动,有重点地扶持学生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文化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积极把学生文化活动建设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构建符合实际校情的学生文化活动建设机制,为学生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以生为本
在学生文化活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文化价值选择,重视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希望在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结识朋友、助益学习等方面获得提高的实际目的,重视学生在兴趣培养、发展个性、提升修养、闲暇愉悦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在活动供给方面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权。另一方面,及时纠正学生在文化活动认识上的偏差,通过寓教于乐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此外,学生文化活动建设要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抛弃“我举办什么,你就得参加什么”的观念,学校文化活动的组织目的和相关信息要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使得学生在学生活动建设过程中有相应的建议权和参与权,提高学生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
(三)注意求是创新
有学者指出,追求真知的精神是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要进一步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新情况,本着求是的精神从组织、宣传到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不断进行创新,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特点、形式喜闻乐见、互动参与性强的学生文化活动。要根据学生在年级、专业、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上的特点,策划活动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文化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淘汰一批形式陈旧、对学生无吸引力的活动,如各类横幅签名活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安排活动频次、时间和地点,科学对待学生的周末活动需求、信息传播渠道需求、活动场所及设施需求;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打造能突出我校特色的学生活动,比如技能文化节、文化艺术节。
(四)发挥学生基层组织的作用
随着学校改革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我校团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学生组织,尤其是学生基层组织,要认真探索如何在学生文化活动中坚持“学生融入专业发展”的理念这一课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拾遗补缺,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调查显示,近30%的学生从没参加过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同时我校学生并不热衷于参加班级活动。社团和班级作为主要的学生基层组织,目前并未在学生文化活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此,学校要鼓励班级团支部举办班级特色活动,同时应重视激发学生社团的活力。此外,合理设置校内各类学生组织,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学生组织应予以撤销或合并,减少活动重复的现象,提高活动的举办效率。
四学生技能文化节的实践探索
在学校两级管理体制下,学生技能文化节坚持“有放有收”,鼓励院系以及社团自主策划、申报活动,同时学校注重统一要求、整体规划,有选择性地指导、扶持重点项目。在学生技能文化节中,院系共申报各类活动50余项,社团共申报活动30余项,经过上下反复酝酿推敲后确定举办的院系活动有17项,社团活动20项。学生技能文化节在精简活动数量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活动指导力度,强化了对活动的质量要求。此外,通过教学线和学工线“两条腿走路”,学生技能文化节在活动内容上注意衔接好专业建设需求,在活动指导上注意发挥好专业老师的作用,在活动管理上注意落实好过程监控与质量考评,有效地提升了活动质量。
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学生技能文化节更贴近学生实际,一定程度上有效转变了学生“专业活动枯燥无味”的错误认知,使学生们第一次深刻认识到“原来专业也是可以‘玩出水平、‘玩出花样的”。各院系自主申报、策划的汽车轮胎拆装大赛、生物制药发酵技能比武大赛、服装立体裁剪造型比赛、程序设计大赛等活动,在活动内容上紧密结合学生年级、专业、知识结构上的特点;在活动形式上,学生技能文化节淘汰了“我表演、你观看”的形式,在开展专业技能和专业成果展示的同时,设置了相应的师生互动体验环节,以展示和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第二课堂将专业变为爱好、将爱好变成乐趣,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而在活动参与方面,改变了以往强制摊派的组织形式,以互动参与吸引学生,以抢票方式形成学生自发参与的良好氛围,广大学生的有效参与使得学生技能文化节基本实现了锻炼学生能力、助益学习的实际目标,基本满足了学生兴趣培养、闲暇愉悦的实际需求。
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学生技能文化节充分发挥了共青团“一体两翼”的机制效能,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作为团委的两大支撑点,在技能文化节尤其是开、闭幕式的举办过程中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此外,学生基层组织(学生社团、班级团支部等)的“主角”地位也进一步凸显出来,如遥控赛车协会自主策划的“换一种角度走进车的世界”,在活动中设计了赛车拆装、赛车障碍赛等活动环节,以学生的视角和语言获得了学生共鸣。
参考文献
[1]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8).
[2]丁钢,万碧波,柏林.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基于江苏镇江高职院校的实证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
[3]陈德峰.论校企文化互动的教育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
[4]王金宝,蔡海江.以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