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五位一体”均衡建设的必备条件

2014-08-27张正威

企业导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张正威

摘 要: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提出,标志着我国自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以后,要建设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新思路的永续性的现代化建设。本文的研究是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入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后所提出的新要求进行研究。

关键词:“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提出,是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全面的全局型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在确立了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为整体实现“四位一体”总布局的同时,对新时期的生态文明提出了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胡锦涛同志谈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当中。并系统的阐述了将生态文明作为今后建设的主线,确立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我党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内容相并列就是要把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面对当前的国内环境的形势,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理念,是实现我国永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我党提出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是世界当今国际形势的需要,更是我国人民迫切渴望的要求。因而,“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的提出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将生态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是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的要求

当今世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国际问题。它不受地域的限制,当资本主义开始的时候就是生态问题出现的始端。西方国家经历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创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现代工业文明一面犹如施用了魔法般地创造出了惊人的社会财富, 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暴露了这种文明同样惊人的破坏力。他不仅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生产力,但工业化也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工业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 正在超过地球的承受能力。根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所作出的预测显示, 到2050年, 人类将消耗掉地球上的180%到220%的生物生长能力。联合国《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我们的时代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人类的建设力与破坏力同样巨大, 一个是所有的行动都要全球为之承担后果。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地球已经成为共识。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在世界环境保护问题上的首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紧密关注。到了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在87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1年召开的国际人口、自然资源和发展会议上,就人口问题、自然资源问题以及环境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国际间就环境问题频繁召开会议,讨论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关注到环境问题的危害,并在为树立国际良好生态形象做出巨大的努力。

二、将生态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是应对国情新挑战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举世瞩目,我国所走的工业化道路是压缩型的,西方国家用了上百年的时间,而我国按照十六大报告所要求的在2020年完成基本工业化过程。这种高速的发展形势带来的生态破坏是难以想象的。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工业化道路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形成了集中式、暴发式的出现。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的表现体现在我国GDP的数据不断攀升,但是我国GDP的数据的爬坡的背后是以牺牲可持续资源为代价的。我国的GDP增长在现阶段处于世界前列的这一现象,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瞬间倒退。面对我国当前高消耗的生产模式及高排放的生产方式,我国没有足够的方式来缓解生产对环境所带来的破坏。这种高排放的模式不仅对我国自身乃至对全世界都造成了环境的恐慌,同时我国是人口大国,我国的消费量也是居高不下,按照这个消费比例,这种绝对量的不断攀升会引起世界的恐慌,更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 制约了我们的对外交往。

因此,在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确的把握好生态与发展战略转型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战略转型期始终要处理好我国人民对发达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不能满足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处理好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通过我国国情的反映,有必要尽快明确生态建设也是总体布局中的“一”位,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一样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以此宣示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

三、将生态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是人民群众的新愿望

改革开放经历了20多年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实现了广大人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人民群众期待向往天蓝、山青、水秀等健康生活。但是我国部分重工业区和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为了扩大生产,对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为了提高经济而破坏环境的情况,反而导致人民的身心健康遭到重大伤害。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存发展。当前环境的破坏也激发了社会的矛盾。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被投诉和上访后,导致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大量的生态问题的产生原因都是比较复杂的,而想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不太容易的。因而提出加强环境管理、生态建设这一战略目标,才能尽快的改变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的生态问题,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向往的要求。

四、生态建设为其他方面提供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生态建设就是实现可持续建设,它是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几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的提出是对工业化建设造成恶果的一种发现和补救,是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建设思路。从我国提出现代化建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日趋恶化,这不仅仅在我国出现了问题,生态问题现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难题。因此,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布局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今后的我国发展的新的侧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中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决心,也反映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本身是一对矛盾,在建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多少都会造成生态的破坏,但是生态的建设会对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平台。因此,通过加大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才能实现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环境;生态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和谐环境,我国政治建设就是要实现民主政治体制。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是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健康生活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参考的依据;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造就提供物质的承载。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是和我国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的,在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建设中,文化的传承必须通过文字或其他形式进行承载,无论是创造艺术品还是制造大量的书籍都需要以自然资源为材料,这就需要加大生态建设来实现的。因此,提高环境的承载力对实现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支撑;文化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了可持续的环境。我国的民生建设最主要是做到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当前中国民众之忧显而易见,生态资源的严重破坏已造成了大量的灾害发生,“PM2.5”这个词也成为了2013年的热点词汇,这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危害已经使人民所警醒,更让人民所担忧。因此,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建设、民生建设的可持续保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人民生活要求的满足,才能为人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