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2014-08-27黎正第
黎正第
摘 要:本文立足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结合社会化理论,分析大众传媒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大众传媒角度和中学生本身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对中学生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引导,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德治;法治;道德问题;启示
一、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主要内涵
在中国古代,德治是指依靠统治者的修身和道德垂范,通过推行道德教化和以民为本的德政来实现国治邦安的一种治国方略。
(一)以德为政的政治理念。为政在德是孔子提出的为政主张,其主要内容是反对统治者实行以力服人的霸道,反对统治者暴露统治、严刑峻法,主张兴教化,实行以理服人的王道。孔子的有耻且格,孟子的以德服人,荀子的教化都是为政以德思想的表现。
(二)德教为先的社会目标。传统社会将三纲五常奉为真
理,其中的礼义原则更是儒家奉行的有效治国方略。孔子的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说的就是在治理社会方面,必须自觉遵守道德的束缚,使人对守法的理解由知其然进入知所以然。德礼成为教化的重要手段。刑罚手段略逊一筹。
孔子认为施政即推行道德教化,提出君臣父子之礼作为德教内容。实际上,涵括了仁义礼智信。德教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从生到死都依循于礼,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董仲舒强调“教者, 政之本也;道者, 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他首次完整地提出“三纲五常”作为德教内容,为后世德治思想强化封建纲常伦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修身为本的个人理想。儒家德治尤其强调“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实现“内圣外王”理想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枢纽。大学属于大人之学,大人包括君主与士大夫。他们能否修身垂范直接决定了德治能否成功地实现“化人”的目标,直接关系到社稷安危。
传统德治思想提倡君有君道、臣有臣道、民有民道,并主张提高君德、士德以化民德。
二、传统德治思想的利与弊
(一)传统德治思想的利。传统社会都是一个以血缘为纽
带、以家庭为单位的宗法社会,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国是家的放大,君权是父权的放大。德治作为传统社会的基本治国方略,适应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的心理结构,能够较好地服务于传统宗法制社会和君主专制政治。因而得以顺利推行,并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和借鉴意义。
(1)传统德治思想主张推行关注民生的德政,与民为善,通过养民、富民和省刑、慎罚政策相对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及压迫,有利于缓解民众的生存危机。(2)传统德治注重对百姓的道德教化,从而一方面增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合法性,另一方通过削弱人民的反抗意识而防止了严刑峻法造成的“民怨”。这就有利于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3)传统德治思想注重统治者的修身和垂范,主张以道匡君、以德正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统治者权力的限制和行为的约束,使统治者不能为所欲为,从而包含某种宪政主义的因子。当然,这种所谓的“宪政”远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因为依靠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自己约束自己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毕竟注重君德、士德对保持政治清明、防止暴政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政治的健康发展。
(二)传统德治思想的弊。(1)传统德治过分夸大了道德在社会和政治中的作用,把国家的治乱兴衰完全寄希望于统治者的个人品质,导致德治的实际效果十分有限,而且是十分危险的。传统德治思想依循以主体为中心进行政治思考的思维路径,仰赖圣德明王来实现其“内圣外王”的德治梦想。而一旦皇帝昏庸残暴,官吏就必然腐败,人民就难免陷入水深火热之中。(2)传统德治思想鼓吹并强化了封建伦理的“三纲五常”,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消磨了人们的反抗意识,并使人们自觉地服从腐朽的封建统治,从而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久而久之,传统德治思想造就了中国人的“臣民”性格,对于后世乃至当代中国的民主化建设都产生了极坏的影响。(3)传统德治强调修身为本,个人的道德修养成为德治的根本性内容。这导致古代中国人片面注重“私德”,每个人都把道德修养转向自身,而很少关心社会公益,久而久之,我们这个民族普遍缺乏“公德”意识。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公益冷淡、自私冷漠的道德难题,跟传统德治的这种消极影响是分不开的。
三、传统德治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一)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同时并重。德治与法治作为治国的两手,本不应分轻重、缓急。但长期以来,我们没有给道德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使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同步发展起来,存在偏废的弊病。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道德滑坡,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社会主义德治建设,重新恢复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平衡。
依法治国法律是基本,但通过以德治国来提高人的素质才是当务之急。马斯洛说,“任何社会系统,无论其法律多好或多高尚,最终还是要以好的人为基础。今天世界上一些最无人道、压迫性最强的国家与最文明的国家一样,都同样有漂亮的写在纸上的宪法和法律。从来没有一个好的政治体制仅仅是靠写出来的或是规定出来的。相反,它取决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取决于执行这一制度的人。”
当然,我们必须明确,当代德治与传统德治的内容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德治中的“德”以封建伦理的“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伦理道德。而社会主义德治建设中的“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新道德。
(二)大力抓好公民道德建设是当代德治的基础任务。首
先,以教育为基础。在宣传社会主义新道德的同时,弘扬传统德治思想中的义利、尊重、诚信、仁爱、廉洁等美德,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把这些道德规范植入人心,从而外化为行动。其次,注重完善政策、法律和规章等制度化、规范化的手段来支持公民道德建设,以强制力保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履行。在司法实践中,尤其要避免再发生如“彭玉案”之类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件。再次,要通过物质、精神、组织、舆论等多种激励手段诱导人们发扬“三德”,形成向好人好事看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三)加强官德建设是当代德治的关键任务。我国传统德治思想十分注重治吏和官德,认为官德状况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直接影响到德治的效果。这启示我们,在腐败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代中国,必须把加强官德建设摆在德治的首要地位。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廉洁奉公、作民表率,才能带动整个社会道德状况的好转。
当前条件下加强官德建设,一方面要完善教育措施,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另一方面,必须以治贪倡廉为重点,加强对掌权者的监督和制约,改革用人制度,强化行政问责制度,依法严厉惩治腐败。只有有力地发挥道德和制度的双重作用,使腐败得到有效遏制,才能使官德建设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夏伟东主编.以德治国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曹德本、方妍.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2,(1):50-59 .
[3] 刘镇江.从“为政以德”到以德治国[J].船山学刊,2001,(4):97-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