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怀若谷纳善言

2014-08-27汪孝杰

文史春秋 2014年6期
关键词:伊尹臣子高宗

汪孝杰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明君们从善如流、忠臣们大义直谏的典故非常丰富。

《尚书》中记录的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等等圣王,都是虚怀若谷之人,他们主动亲近重用贤德之人,拒绝接纳佞邪之辈,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要求臣子时常监督自己,对自己品德修养、言行举止、谋略决策中出现的缺陷、错误提出中肯劝谏。如舜帝对臣子们说:“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也就是说,我如果有什么过失,你们应当及时帮助我纠正。不要当面顺从,离开后又在背后议论。而如果臣子对君主提出的劝谏符合道义,有利于社稷苍生,君主则虚心采纳,立刻纠正。禹接任帝位以后,讨伐三苗月余不克,臣子伯益就对禹建议说:“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即只有修德才能感动上天,德修好了,再远的臣民都能前来归顺。禹听从伯益的谏言,还师回去后,大施文教。果然,经过70天,苗民不讨自来了。

太甲(汤嫡长孙)登上帝位之后,不明道德仁义。伊尹(老臣,宰相)就把他安排在桐宫,让他为其父守灵,日夜忧思自责。太甲真诚反省改过,3年之后被接回都亳,对伊尹跪拜说:“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这段话的意思是,弟子不明道德,才造作了种种的不善。放纵欲望,败坏礼法,给自身招来罪过。天作孽,犹可避,自作孽,不可逃。过去我违背了您的教导,不能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今后还要依靠您老人家匡正扶助的恩德,力图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伊尹回应说:“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即要注重自身修养,说到做到,以诚信之美德谐和民众,这才是英明的帝王。并说:“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即奉祀祖先,必心存孝敬;接近臣民,必心存谦恭。能够看得长远,才叫做眼明;能够听从有德之人的善言,才叫做耳聪。他又说:“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即有些话不合您的心意,一定要从道义的立场去推度他的存心;有些话顺随你的意见,一定要从违背道义的角度来设疑推论,想想对方是否出于阿谀奉承的动机,或是有别的目的。

《尚书》还记载了高宗命令百官去寻找一个叫传说的人来辅佐自己。

传说到任后直言劝谏高宗说:“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弗命其承。”认为木板按照绳墨锯解就会平直;君主听从臣下规劝,则会圣明。君主能够圣明,臣下不等下令就会主动进言。并说“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即不要开宠幸的途径而受侮辱;不要以改过为耻而形成大非。高宗对传说的谏言感激不已,欣然领受,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意即天下的人都敬仰我的德行,是你的教化所致。有手有脚才成其为人,有良臣辅佐才能成就圣明的君主啊。

猜你喜欢

伊尹臣子高宗
一个厨子灭了一个王朝
伊尹摄政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ON GROWTH OF MEROMORPHIC SOLUTIONS OF NON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S AND TWO CONJECTURES OF C.C.YANG∗
谍战“夏桀”“商汤”
基于电流矢量和开关表格控制的异步电机控制方法
一字之师
臣子与飞蛾
纪昀妙对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