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2014-08-27宋献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阴道镜

宋献忠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方法对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同时进行检测, 病理组织学检查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 以病理组织学检测最终结果为金标准。针对100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 进行比较三种方式的检出敏感程度。结果100例患者中, 30例宫颈刮片阳性患者, 敏感程度是61.23%;33例阴道镜阳性患者, 敏感程度是78.93%;37例HPV感染阳性患者, 感染程度为83.13%, 这三种方式的敏感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和早期的诊断利用宫颈细胞学进行检查、阴道镜检测和HPV检测有机结合, 能够提升检出概率, 降低假阴性。

【关键词】宫颈刮片;阴道镜;HPV检测

宫颈癌属于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其发病概率仅次于乳腺癌。根据科学调查统计发现, 全球平均每年有21万左右的女性由于患有宫颈癌而造成死亡, 其中年轻宫颈癌女性患者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增长, 对女性造成严重性威胁。从宫颈病变演变到宫颈癌需要6~16年左右的时间[1]。所以早期诊断出宫颈癌前病变属于宫颈癌最科学的防控措施。作者针对本院在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癌检测的患者同时实行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检测, 对出现异常的患者在阴道镜下实行病理组织学检测, 以病理组织学检测最终结果为金标准。针对100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 进行比较三种方式的检出敏感程度[2]。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2年8月在本院妇科门诊接受检查的患者中, 因为检查到宫颈出现异常情况或在普查妇科病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检测, 由于一项或是多项检查除了异常情况而进行病理活检的患者共有100例, 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38.23±3.6)岁。

1. 2检查方法对于非经期患者利用窥阴器对宫颈进行暴露, 利用干净的棉棒在宫颈口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3圈, 每次转动时间间隔为10 s;然后放置在专用的试管内进行HPV检测;擦净患者宫颈表面出现的分泌物质, 将刮板斜放置在宫颈鳞柱的交界位置上, 并按照顺时针方向刮3圈, 涂在载玻片上面, 添置94%的酒精, 固定2~3 min。阴道镜检测:在进行检测前3 d患者不进行阴道的冲洗, 也不在阴道中放置任何药剂, 在24 h内不可以发生任何性行为;检查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患者宫颈表面的构型、周边的形态、颜色、碘染色测试;对阴道镜图像显示异常的患者需要进行宫颈多点活检验[3]。

1. 3诊断标准巴氏涂片Ⅱ级并发现了异常的细胞或巴氏涂片Ⅲ级以上属于宫颈刮片阳性。16型、51型、56型、68型等HPV压型属于HPV感染阳性。阴道镜下发现醋白上皮、点式血管、白班、异状血管、碘阴性属于阴道镜阳性[3]。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中, 宫颈刮片阳性患者30例, 敏感程度是61.23%;阴道镜阳性患者33例, 敏感程度是78.93%;HPV感染阳性患者37例, 感染程度为83.13%;对这三种方式的敏感程度进行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三种检测方式的敏感程度比较(n, %)

检测方式 例数 阳性例数 敏感程度

宫颈刮片 100 30 61.23

阴道镜 100 33 78.93

HPV检测 100 37 83.13

3讨论

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作为女性宫颈癌筛查的重要的检测方式, 有利于有效预防女性宫颈癌, 但是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的敏感程度偏低, 并存一定程度的假阴性概率。根据本组的数据发现:100例涂片中, 出现异常情况的涂片有30例, 检出概率是61.23%, 漏检概率偏高, 这并不能达到临床医学诊断要求。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的假阴性概率大约在11%~55%之间。假阴性出现的主要原因中55.5%出现在检测标本的漏洞上[4]。取样器中的病变细胞并没有转移到进行检测的载玻片中, 巴氏涂片上随着取样器一起被丢弃的细胞多于75%。巴氏涂片的质量不过关、均匀性偏差、黏液较多、血液的上皮细胞重叠现象严重从而覆盖了异常性细胞, 导致检测标本的满意度偏低[5]。

从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数据资料不难发现:女性乳头HPV感染是自身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关键原因。而多数的HPV感染并没有临床症状[6]。但是HPV感染导致的后果较为严重, HPV感染使得女性宫颈癌的危险系数增加了260倍。为避免漏诊、误诊等问题的出现, 解决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医务人员可以有效结合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检测三种方式, 利用HPV检测, 其敏感程度和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敏感程度更加明显。阴道镜可以直接检查女性宫颈表面的血管和形态, 从而更好地评定病变[7]。

综上所述, 现阶段, 宫颈细胞学检测是女性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措施,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和漏诊等严重性问题的出现, 可以有效结合HPV检测, 促进女性宫颈癌和阳性检出概率的提高[8]。

参考资料

[1] 刘丹阳, 李齐森, 孙振华.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10(03):121-145.

[2] 辛耀中, 王云霞, 赵永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22(09):112-130.

[3] 黄梦璇, 张逸帆, 康熙熙.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2(09):112-130.

[4] 李群芳, 欧阳树, 陈春燕, 等.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21(07):145-163.

[5] 任继荣, 赵刚著, 王力军.阴道镜、宫颈刮片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0(06):1121-1130.

[6] 宋东燕, 庞志功, 汪宝琪, 等.阴道镜、宫颈刮片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01(05):130-135.

[7] 钱德英, 张志胜, 张惜阴.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09):112-130.

[8] 郎景和.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0, 10(11):101-109.

[收稿日期:2014-03-14]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方法对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同时进行检测, 病理组织学检查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 以病理组织学检测最终结果为金标准。针对100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 进行比较三种方式的检出敏感程度。结果100例患者中, 30例宫颈刮片阳性患者, 敏感程度是61.23%;33例阴道镜阳性患者, 敏感程度是78.93%;37例HPV感染阳性患者, 感染程度为83.13%, 这三种方式的敏感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和早期的诊断利用宫颈细胞学进行检查、阴道镜检测和HPV检测有机结合, 能够提升检出概率, 降低假阴性。

【关键词】宫颈刮片;阴道镜;HPV检测

宫颈癌属于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其发病概率仅次于乳腺癌。根据科学调查统计发现, 全球平均每年有21万左右的女性由于患有宫颈癌而造成死亡, 其中年轻宫颈癌女性患者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增长, 对女性造成严重性威胁。从宫颈病变演变到宫颈癌需要6~16年左右的时间[1]。所以早期诊断出宫颈癌前病变属于宫颈癌最科学的防控措施。作者针对本院在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癌检测的患者同时实行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检测, 对出现异常的患者在阴道镜下实行病理组织学检测, 以病理组织学检测最终结果为金标准。针对100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 进行比较三种方式的检出敏感程度[2]。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2年8月在本院妇科门诊接受检查的患者中, 因为检查到宫颈出现异常情况或在普查妇科病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检测, 由于一项或是多项检查除了异常情况而进行病理活检的患者共有100例, 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38.23±3.6)岁。

1. 2检查方法对于非经期患者利用窥阴器对宫颈进行暴露, 利用干净的棉棒在宫颈口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3圈, 每次转动时间间隔为10 s;然后放置在专用的试管内进行HPV检测;擦净患者宫颈表面出现的分泌物质, 将刮板斜放置在宫颈鳞柱的交界位置上, 并按照顺时针方向刮3圈, 涂在载玻片上面, 添置94%的酒精, 固定2~3 min。阴道镜检测:在进行检测前3 d患者不进行阴道的冲洗, 也不在阴道中放置任何药剂, 在24 h内不可以发生任何性行为;检查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患者宫颈表面的构型、周边的形态、颜色、碘染色测试;对阴道镜图像显示异常的患者需要进行宫颈多点活检验[3]。

1. 3诊断标准巴氏涂片Ⅱ级并发现了异常的细胞或巴氏涂片Ⅲ级以上属于宫颈刮片阳性。16型、51型、56型、68型等HPV压型属于HPV感染阳性。阴道镜下发现醋白上皮、点式血管、白班、异状血管、碘阴性属于阴道镜阳性[3]。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中, 宫颈刮片阳性患者30例, 敏感程度是61.23%;阴道镜阳性患者33例, 敏感程度是78.93%;HPV感染阳性患者37例, 感染程度为83.13%;对这三种方式的敏感程度进行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三种检测方式的敏感程度比较(n, %)

检测方式 例数 阳性例数 敏感程度

宫颈刮片 100 30 61.23

阴道镜 100 33 78.93

HPV检测 100 37 83.13

3讨论

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作为女性宫颈癌筛查的重要的检测方式, 有利于有效预防女性宫颈癌, 但是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的敏感程度偏低, 并存一定程度的假阴性概率。根据本组的数据发现:100例涂片中, 出现异常情况的涂片有30例, 检出概率是61.23%, 漏检概率偏高, 这并不能达到临床医学诊断要求。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的假阴性概率大约在11%~55%之间。假阴性出现的主要原因中55.5%出现在检测标本的漏洞上[4]。取样器中的病变细胞并没有转移到进行检测的载玻片中, 巴氏涂片上随着取样器一起被丢弃的细胞多于75%。巴氏涂片的质量不过关、均匀性偏差、黏液较多、血液的上皮细胞重叠现象严重从而覆盖了异常性细胞, 导致检测标本的满意度偏低[5]。

从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数据资料不难发现:女性乳头HPV感染是自身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关键原因。而多数的HPV感染并没有临床症状[6]。但是HPV感染导致的后果较为严重, HPV感染使得女性宫颈癌的危险系数增加了260倍。为避免漏诊、误诊等问题的出现, 解决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医务人员可以有效结合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检测三种方式, 利用HPV检测, 其敏感程度和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敏感程度更加明显。阴道镜可以直接检查女性宫颈表面的血管和形态, 从而更好地评定病变[7]。

综上所述, 现阶段, 宫颈细胞学检测是女性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措施,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和漏诊等严重性问题的出现, 可以有效结合HPV检测, 促进女性宫颈癌和阳性检出概率的提高[8]。

参考资料

[1] 刘丹阳, 李齐森, 孙振华.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10(03):121-145.

[2] 辛耀中, 王云霞, 赵永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22(09):112-130.

[3] 黄梦璇, 张逸帆, 康熙熙.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2(09):112-130.

[4] 李群芳, 欧阳树, 陈春燕, 等.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21(07):145-163.

[5] 任继荣, 赵刚著, 王力军.阴道镜、宫颈刮片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0(06):1121-1130.

[6] 宋东燕, 庞志功, 汪宝琪, 等.阴道镜、宫颈刮片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01(05):130-135.

[7] 钱德英, 张志胜, 张惜阴.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09):112-130.

[8] 郎景和.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0, 10(11):101-109.

[收稿日期:2014-03-14]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方法对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同时进行检测, 病理组织学检查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 以病理组织学检测最终结果为金标准。针对100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 进行比较三种方式的检出敏感程度。结果100例患者中, 30例宫颈刮片阳性患者, 敏感程度是61.23%;33例阴道镜阳性患者, 敏感程度是78.93%;37例HPV感染阳性患者, 感染程度为83.13%, 这三种方式的敏感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和早期的诊断利用宫颈细胞学进行检查、阴道镜检测和HPV检测有机结合, 能够提升检出概率, 降低假阴性。

【关键词】宫颈刮片;阴道镜;HPV检测

宫颈癌属于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其发病概率仅次于乳腺癌。根据科学调查统计发现, 全球平均每年有21万左右的女性由于患有宫颈癌而造成死亡, 其中年轻宫颈癌女性患者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增长, 对女性造成严重性威胁。从宫颈病变演变到宫颈癌需要6~16年左右的时间[1]。所以早期诊断出宫颈癌前病变属于宫颈癌最科学的防控措施。作者针对本院在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癌检测的患者同时实行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检测, 对出现异常的患者在阴道镜下实行病理组织学检测, 以病理组织学检测最终结果为金标准。针对100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 进行比较三种方式的检出敏感程度[2]。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2年8月在本院妇科门诊接受检查的患者中, 因为检查到宫颈出现异常情况或在普查妇科病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检测, 由于一项或是多项检查除了异常情况而进行病理活检的患者共有100例, 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38.23±3.6)岁。

1. 2检查方法对于非经期患者利用窥阴器对宫颈进行暴露, 利用干净的棉棒在宫颈口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3圈, 每次转动时间间隔为10 s;然后放置在专用的试管内进行HPV检测;擦净患者宫颈表面出现的分泌物质, 将刮板斜放置在宫颈鳞柱的交界位置上, 并按照顺时针方向刮3圈, 涂在载玻片上面, 添置94%的酒精, 固定2~3 min。阴道镜检测:在进行检测前3 d患者不进行阴道的冲洗, 也不在阴道中放置任何药剂, 在24 h内不可以发生任何性行为;检查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患者宫颈表面的构型、周边的形态、颜色、碘染色测试;对阴道镜图像显示异常的患者需要进行宫颈多点活检验[3]。

1. 3诊断标准巴氏涂片Ⅱ级并发现了异常的细胞或巴氏涂片Ⅲ级以上属于宫颈刮片阳性。16型、51型、56型、68型等HPV压型属于HPV感染阳性。阴道镜下发现醋白上皮、点式血管、白班、异状血管、碘阴性属于阴道镜阳性[3]。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患者中, 宫颈刮片阳性患者30例, 敏感程度是61.23%;阴道镜阳性患者33例, 敏感程度是78.93%;HPV感染阳性患者37例, 感染程度为83.13%;对这三种方式的敏感程度进行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三种检测方式的敏感程度比较(n, %)

检测方式 例数 阳性例数 敏感程度

宫颈刮片 100 30 61.23

阴道镜 100 33 78.93

HPV检测 100 37 83.13

3讨论

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作为女性宫颈癌筛查的重要的检测方式, 有利于有效预防女性宫颈癌, 但是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的敏感程度偏低, 并存一定程度的假阴性概率。根据本组的数据发现:100例涂片中, 出现异常情况的涂片有30例, 检出概率是61.23%, 漏检概率偏高, 这并不能达到临床医学诊断要求。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的假阴性概率大约在11%~55%之间。假阴性出现的主要原因中55.5%出现在检测标本的漏洞上[4]。取样器中的病变细胞并没有转移到进行检测的载玻片中, 巴氏涂片上随着取样器一起被丢弃的细胞多于75%。巴氏涂片的质量不过关、均匀性偏差、黏液较多、血液的上皮细胞重叠现象严重从而覆盖了异常性细胞, 导致检测标本的满意度偏低[5]。

从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数据资料不难发现:女性乳头HPV感染是自身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关键原因。而多数的HPV感染并没有临床症状[6]。但是HPV感染导致的后果较为严重, HPV感染使得女性宫颈癌的危险系数增加了260倍。为避免漏诊、误诊等问题的出现, 解决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医务人员可以有效结合宫颈刮片、阴道镜和HPV检测三种方式, 利用HPV检测, 其敏感程度和传统型宫颈细胞学检测敏感程度更加明显。阴道镜可以直接检查女性宫颈表面的血管和形态, 从而更好地评定病变[7]。

综上所述, 现阶段, 宫颈细胞学检测是女性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措施,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和漏诊等严重性问题的出现, 可以有效结合HPV检测, 促进女性宫颈癌和阳性检出概率的提高[8]。

参考资料

[1] 刘丹阳, 李齐森, 孙振华.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10(03):121-145.

[2] 辛耀中, 王云霞, 赵永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22(09):112-130.

[3] 黄梦璇, 张逸帆, 康熙熙.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2(09):112-130.

[4] 李群芳, 欧阳树, 陈春燕, 等.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21(07):145-163.

[5] 任继荣, 赵刚著, 王力军.阴道镜、宫颈刮片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0(06):1121-1130.

[6] 宋东燕, 庞志功, 汪宝琪, 等.阴道镜、宫颈刮片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01(05):130-135.

[7] 钱德英, 张志胜, 张惜阴.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09):112-130.

[8] 郎景和.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0, 10(11):101-109.

[收稿日期:2014-03-14]

猜你喜欢

阴道镜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阴道镜下不同活检方法在HSIL检出中的作用分析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标准化流程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阴道镜下四象限活检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阴道镜宫颈活检联合LEEP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评价
阴道镜下活检防治宫颈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