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2014-08-27杜文迪王晶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3期
关键词:全膜垄沟株距

杜文迪 王晶

(突泉县杜尔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内蒙古突泉 137500)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杜文迪 王晶

(突泉县杜尔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内蒙古突泉 137500)

本文介绍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肥、种子准备、划行起垄、覆膜、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处理地膜等方面内容。

玉米 栽培技术 全膜双垄沟播

1 选地

选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川甸地,坡度在25°以下的缓坡地也可应用。玉米营养体生长旺盛、植株高大,生育期间消耗水分、养分较多,前作应优先选用豆类、小麦、马铃薯等低秆养地作物。

2 整地施肥

(1)整地:早春顶凌覆膜或播前覆膜的地块要求在早春或播前浅耕整地,平整地表。做到“上虚下实无根茬、地面平整无坷垃”。(2)施肥:施肥应坚持“配方施用化肥”的原则。一般亩基施化学肥料按纯氮10~12kg、纯磷8~10kg、纯钾5~10kg、硫酸锌1~1.5kg标准施用。结合整地将全部农家肥一次性全部基施,2/3的化肥可在起垄覆膜前集中施入窄行垄带内,其余化肥用作追肥。结合整地或施肥,用药剂进行土壤处理。每亩用5%甲拌磷颗粒剂1.5~2.0公斤拌土20公斤施入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3 种子准备

(1)选用良种:2300~2500℃有效积温区泽玉19号、长单506、平安54号;2500~2700℃有效积温区兴垦4号、丰田6号;2700~2800℃有效积温区大民338、先玉335、郑单958、金山27等。(2)种子处理:要求统一使用包衣种子,以达到防病虫、保丰收的目的。对于少数未经包衣处理而白皮下种的,播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也可用20%粉锈宁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乳油150~200g加水1.5~2.5kg,拌种50kg,防治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等病害。

4 划行起垄

(1)制作划行器:用木材或钢筋材料,度量制作大行齿距65~70cm、小行齿距40cm的标准划行器。(2)划行:用制作好的划行器进行划行,每带分为大小双行,总带宽110cm,大小行在田间相间排列。(3)起垄:大垄宽65~70cm、高10~15cm,小垄宽40cm、高15~20cm,每个垄沟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集雨垄面。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垄面水平整洁。(4)起垄方式:对耕地条件好、土壤疏松绵软、面积较大的地块,可使用由榆中县荣盛农机厂研制生产的ILFХ(R)-40/80小型施肥起垄机,用开沟器沿小行划线开沟起垄,可一次性完成施肥起垄。对耕地条件较差、且耕地面积小的地块,可用步犁开沟起垄,沿小行划线来回向中间翻耕起小垄,将起垄时的犁臂落土用手耙刮至大行中间形成大垄面。需要注意的是边起垄边覆膜,以防土壤风干和水分散失。

5 覆膜

5.1 覆膜时间

分为顶凌覆膜和播前覆膜。顶凌覆膜时间为3月中旬土壤昼消夜冻时;播前覆膜时间为4月中旬,可结合播前遇雨,浅耕整地,抢墒覆膜。

5.2 覆膜方式

(1)人工覆膜:选用幅宽120cm、厚0.008mm的地膜,每亩用量为5~6kg。先沿地边的基线开深约5厘米左右的浅沟,地膜展开后,靠基线的一边落在浅沟内,用土压实。另一边每隔1米左右,用铁锨从地膜边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1.5~2米横压土腰带。覆完第一幅膜后,将第二幅膜的一边与第一幅膜在大垄中间相接,从下一大垄垄侧取土压实。开边继续用铁锨从膜边下取土固定,并沿第一幅膜上的土腰带继续压土腰带,依次类推至全田覆盖完。(2)机械覆膜:地膜选用与人工覆膜相同,机械可选用榆中县荣盛农机厂研制生产的富农牌IMF-2型施肥覆膜机,适用于畜力2头或小型四轮拖拉机牵引,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铺膜等多项作业。其覆膜质量好、进度快、节省地膜,但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并要有专人检查质量和压土腰带。

6 播种

(1)播种时间:当地表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为玉米适宜播期,我盟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始播种。适播期内若降雨要抢墒播种,若持续干旱要采取抗旱一体机坐水播种、点浇点灌等抗旱播种措施,为种子萌发出苗创造条件。(2)播种方式:采用玉米点播器按适宜的株距破膜点播,将种子播种在垄沟内,点播后随手按压播种孔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并封严播种孔,防止种孔大量散墒和遇雨板结影响出苗。播种深度一般以3~5cm为宜。(3)种植密度:各地按照土壤肥力状况和生产条件确定种植密度。一般中晚熟品种以3000~3500株为宜,株距为35~40cm,中早熟品种以3500~4000株为宜,株距为30~35cm,极早熟品种以4000~4500株为宜,株距为27~30cm。肥力较好、墒情好的区域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7 田间管理

7.1 苗期管理技术(出苗--拔节)

玉米苗期管理的重点是保全苗、促壮苗,田间管理应围绕幼苗生长开展。

(1)破土引苗:玉米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在春旱时期需要坐水或点浇播种,或者遇雨抢墒播种,不论采取那种播种方式,覆土后都容易形成一个板结的蘑菇帽,如不及时破除,易憋芽子,导致幼苗难以出土或出苗有先有后、参差不齐,影响整齐度,进而影响产量,所以在播后一周左右田间出苗期要破土引苗。破土就是破板结,做法是在玉米胚芽鞘破土而出之前,压碎板结;引苗就是人工把幼苗从膜孔引出来,有些幼苗钻入播种孔旁的膜内,紧贴地面不能出土,极易造成烧苗,要用手将苗引出膜孔,壅土扶正,促其正常生长。

(2)查苗补苗:玉米出苗期要随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移栽(播种时,最好在地头覆膜点播预备用苗,用于移栽补苗)。方法是在缺苗处挖土开一小孔,将幼苗放入小孔中,浇少量水,然后用细湿土封住孔眼。当田间缺苗达20%以上,无苗可移栽时,可催芽补种当地露地种植、生育期较短的玉米品种;当缺苗不严重同时有没有移栽用苗时,可通过在空穴周围适当留双株的形式,达到合理密度。

(3)间苗、定苗:应坚持“3叶间、5叶定”的原则,即出苗后2~3片叶展开时,开始间苗,除去病、弱、杂苗;幼苗达到4~5片展开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保留生长健壮、整齐一致的壮苗。

(4)合理蹲苗:玉米拔节前应促下控上,一般不宜追肥,防止茎叶发育过快形成徒长苗、纤弱苗,有条件的田块可以采取松土措施,促使幼苗根系下扎,培育壮苗。壮苗的标准是:叶片宽大,根多根深,茎基扁粗,生长墩实,苗色浓绿。

(5)及时打杈:全膜玉米生长旺盛,常常产生大量分蘖,这些分蘖不能形成果穗,只能消耗养分。因此,定苗后至拔节期间,要勤查勤看,及时将无效分蘖掰掉或割除,即人工打杈。

7.2 中期管理技术(拔节--灌浆)玉米生育中期管理的重点是促壮秆、增大穗,田间管理应以追肥为主

(1)追施氮肥: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即展开叶达到10~12片时,追施壮秆攻穗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kg。追肥方法是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从两株距间打孔,深施肥料;或将肥料溶解在150~200kg水中,制成液体肥,用壶每孔内浇灌50ml左右。

(2)增施锌肥:玉米施用锌肥具有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应积极推广。锌肥的施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整地起垄时每亩施1.5~2.0公斤硫酸锌作底肥;二是在拔节至抽雄期每亩用0.05%~0.1%的硫酸锌溶液50kg进行叶面喷施,全生育期共喷2次。

(3)后期管理技术(灌浆--成熟):玉米生育后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早衰、增粒重、病虫防治。若发现植株发黄、叶色变淡等缺肥症状,应追施增粒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kg。同时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合理选用农药、科学对症用药,及时防治各类玉米病虫害,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8 适时收获

当玉米苞叶变黄、叶色变淡、籽粒变硬有光泽,而茎秆仍呈青绿色、水分含量在70%以上时及时收获。果穗收后搭架或入囤晾晒,防止淋雨受潮导致籽粒霉变,充分干燥待水分含量降至13%以下后脱粒贮藏或上市销售;除一膜两用外,其余秸秆收获后最好入窖青贮,用作养殖业的良好饲料。

9 处理地膜

全膜覆盖栽培投入较大,应大力推广应用一膜两用免耕栽培技术技术,在上年玉米果穗收获后及时砍倒秸秆覆盖在地膜上,保护地膜越冬,并注意冬季不要让牲畜进地取食秸秆而损坏地膜。第二年采取quot;一膜用两年quot;免耕栽培,虽然没有新膜覆盖增产幅度大,但较半膜覆盖栽培仍然具有增产优势,且增收效果比较显著。每亩减少地膜投资、刨根茬、耕地、整地用工等生产费用140多元;而且玉米根茬直接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蓄水供肥能力。同时冬春季节地膜与玉米秸秆双重覆盖,有利于减轻土壤地表的风蚀,可有效降低沙尘暴的危害,有利于保护环境,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土壤水分,减轻冬春季节的无效蒸发,下年播前测定耕层土壤含水量,可达到20%左右,比裸露地高16.3%。第二年播前一周将秸秆运出,清扫残留的茎叶,用细土封压地膜破损处,播种时错开上年播种孔,按原株距打孔点播。生长期加强田间管理,增加肥料投入,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10k~15kg,过磷酸钙20~30kg,硫酸钾15~20kg;大喇叭口期每亩追施尿素15~20kg,过磷酸钙15~20kg,硫酸钾10~15kg,追肥采用点播器或追肥枪打孔穴施;灌浆期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叶面追肥,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秋收后及时清除秸秆和残膜,耕翻整地。如要换茬,玉米收获后,及时耕翻,清除田间残膜,耙耱保墒。

猜你喜欢

全膜垄沟株距
种植方式对陇中干旱区扁蓿豆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地膜试验研究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