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自然是培养“完整儿童”的美妙课堂

2014-08-26田秋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动植物自然界美的

田秋艳

大自然是儿童的精神家园,也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美妙的课堂。在大自然里,孩子们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尽情地奔跑、嬉戏,从而使他们的体格更强壮,性格更开朗,儿童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获得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与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本地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广阔的课堂,带领幼儿走入自然,寻找到许多活生生的“教材”,促进孩子们的心智发展,全面提高幼儿的人文素质,为培养“完整儿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走进大自然,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

大自然是幼儿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得天独厚的课堂。在大自然中,孩子们能够看到阡陌纵横的田野,看到碧波荡漾的河水,看到千姿百态的植物,听到丰富多彩的的小动物的鸣叫。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互动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直接的感性知识,而且能养成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识的习惯。如幼儿在对小草的探索中,发现它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休息场地,也是一些小动物的嬉戏之处;不仅是很多动物的饲料,还可以造纸、做草药、清洁空气……另外,还可以让幼儿管理种植园,了解菜蔬、水果等等植物;在不同位置、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观察并记录它们发芽、生长情况与自然界阳光、空气、水分的关系,让幼儿在种植中发观问题,找出答案。从这些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活动中,让幼儿对生态关系获得最粗浅的也是最宝贵的理解。

二、亲近大自然,培养幼儿的个性品质

大自然对于儿童来说是新鲜和令人惊奇的。儿童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我们要珍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应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品德和情感教育。尤其是国家重视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建设,加上我们本土悠久的历史文化,壮美的人文景观,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活教材,对幼儿热爱大自然和向往美好事物的情愫起着巨大的激发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爱惜一草一木,乃至爱自己、爱家乡的情怀。当然,这种教育不应是生硬地贴加上去的,也不应是机械地说教,而应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教育。即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及时引导幼儿思考,使他们从自然事物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以形成自己生动的思想感情,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欣赏大自然,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思想、语言、美的活的源泉,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书,是蓝天下的学校。大自然以它的形态、声响的变化及种类繁多动植物等吸引着幼儿,对幼儿有良好的美育作用。儿童是热爱梦想的,他们关注、亲近自然,我们应重视儿童的兴趣特点,让幼儿投入自然的怀抱,领悟大自然中美的真谛,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根据自然美的变异性与多面性,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来引导幼儿欣赏自然景色。如随着四季变化,自然环境也会发生变化,春天新绿初吐,夏天枝叶繁茂,秋天累累果实以及冬天皑皑白雪,都能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因此,我们应常常组织幼儿和自己的伙伴一起在花丛中捉蝴蝶,赏蜜蜂,一起在田间漫步,闻闻花香,采采野花;一起去菜园找找丝瓜、黄瓜,比比他们的不同……让孩子亲身从大自然的鸟叫虫鸣,青草红花黄叶组成的色彩缤纷的景象中感受到色彩美。这种来自自然界的美是真实的、具体的,同时也很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理解。

四、敬重大自然,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要让孩子慢慢从“爱护自然”中了解“敬重”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在爱护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尊重感。首先是关爱生命,尊重所有动植物。对于生命的奥秘,每个幼儿都有强烈的好奇。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动植物的开花结子及死亡等都会引起幼儿对生命本身的探究。在幼儿接触大自然时,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讲述一些破坏环境的现象,让幼儿意识到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的物质空间,如不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就会导致环境、动植物灭绝,而人类也会面临生存的危机。人类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我们可以通过此类活动。不断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吧,那儿是个美妙的课堂,它能最大限度地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思想和心灵,为培养“完整儿童”打下扎实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植物自然界美的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锋视觉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漫画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