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探究
2014-08-26杨宗国
杨宗国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在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本文分析了自主探究的重要性以及自主探究的可行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探究 重要性 可行性
一、自主探究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同时,与此相配套的新教材也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如供高中生作为选修的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每单元的第一项是“赏析指导”,提出了学习角度,介绍了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第二项是“赏析示例”,从提出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第四项是“推荐作品”,给学生推荐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其课后阅读。重点介绍的是第三项,它是“自主赏析”,自主赏析作品注释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有的作品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的信息。这一项类似于必修教材的课后练习,不同的是讲究“自主”二字,意即在赏析时,允许学生有多元性、开放性的解读,真正做到审美的个性化。自主阅读课文,可先尝试着由学生自己将疑难与感悟写出来,再接着阅读“探究·讨论”的题目,作一番深层次的理解。也可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信息或讨论区,将某一作品探究上升到研究领域。这些要求和安排,让我们感觉到“探究·讨论”的重要性。
二、自主探究的可行性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被安排在上述教材第二单元的“赏析示例”项中,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紧随其后的三项中共选人16篇作品,都和((春江花月夜》一样,与“月”相关的作品就多达10篇。如李白共3篇作品,《赠孟浩然》中的“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的“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李贺《梦天》中的“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杜甫共2篇,《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韦庄《菩萨蛮(其二)》中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白居易《忆江南(其二)》中的“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等。至于本单元中涉及到的另外两位大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他们涉“月”的作品,就不胜枚举了。这样的安排,不管是编者的有意或无意所为,它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特别是倍增了学生对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月”的兴趣,也给自主探究指出了一条具体的途径——归纳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类型(月的边塞意象、月的时间意象、月的愁绪意象、月的情爱意象等等)。
三,自主探究的拓展性
与此类似,“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自《诗经》起,杨柳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这种现象,早也为人们所熟悉。对此,可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性的自主探究。
1.灞陵柳:李白诗云“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清人周志蕙名句“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就是描摹折柳赠别之俗的。
2.左公柳:清人杨昌浚在赞誉骁骑将军左宗棠的诗中云:“新裁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以柳示春,绿柳就是春天的标志。
3.隋堤柳:李商隐《隋宫》中云“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以柳吊古,发年华易逝、世事频更之感慨。韦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地”,就是对六朝的怀古发思。
4.宛城柳:贺铸诗云:“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以柳喻相思春情。吴文英有“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词句。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是妙笔生花,以柳暗示爱情初萌的欢悦。
总之,这样的自主探究,能让学生和古代优秀诗文的名作、名家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使自己的思想情操、鉴赏能力和语言素养都能大大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