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学生质量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014-08-26李红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质量分析背景意义

李红霞

内容摘要:“教学质量分析又叫质量评价,是在考试或检测结束后,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其作用是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强化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点分析了教会学生进行质量分析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质量分析 背景 意义 方法步骤

一、教学生质量分析的背景

“教学质量分析又叫质量评价,是在考试或检测结束后,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其作用是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强化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是教学领导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具体措施、制订出下一步工作方案的过程,是不断接收、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向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

因此,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一般要求教师在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试后进行质量分析。但指导学生进行质量分析的老师很少,要求学生把质量分析常态化的老师更少。

学生考试后比较关注分数,对老师评讲错题、解题思路重视度不高。质量分析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鉴于此,联想到质量分析对老师教学的积极反馈作用,于是尝试把质量分析引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实践证明——经过指导,学生能学会质量分析;运用好质量分析,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好语文。

二、质量分析的意义、方法和步骤

1.质量分析的意义

教师首先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质量分析?质量分析对学习的意义。”然后以教师教学质量分析的实例为例,向学生具体讲什么是“质量分析”;这次质量分析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比如:中考过后,我把自己的质量分析报告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具体感受到质量分析的样式结构、内容来源与组成、表达方式等;具体感受到老师中考过后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等方面的变化,明白老师变化的意图,再观照自身——在老师教学发生改变后,某些知识板块掌握的状况发生的良性变化。

2.质量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老师首先给学生讲授质量分析的方法。用投影仪把表格式质量分析报告投到大屏幕,指导学生看质量分析报告——结构、内容、表达方式;内容构成——试卷结构及涉及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归类;正确率与错误率,错误归因与正确归因;针对问题改进的措施。

质量分析的步骤。首先,读懂试卷,即明白这次考试的考点有哪些。其次,读懂自己完成的试卷,即弄明白自己这次考试这门学科的总体情况,大致清楚哪些知识掌握欠缺,哪些还掌握得比较好。第三,知道自己考题的错误发生原因——考试技巧、心理因素、知识欠缺、表达疏漏等。第四、提出改进措施——措施必须和前面的归因相照应,具有操作性,不能是套话、废话。

三、学生质量分析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1.省时高效。省却了老师逐个统计数据、归类分析数据的繁琐程序,而且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统计自己考卷正确与错误的题型、得分率、失分率、知识点掌握情况;然后,分小组统计,再汇总到老师处。这样,老师要少花很多时间去对全班作数据统计与分析,而且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提高了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正确率。老师教学的目标制定更科学,教学的主导性更明确,教学效率更高。

2、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自我发展的进取心。新课程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由学生自己对考卷进行分析,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我教育,看到自身的不足。在自我比较分析和与他人比较分析中,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学习状况有清晰而理性的评判。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自我发展的进取心。过去,有的学生考好考坏都无所谓。自从教会学生自我质量分析、要求学生自觉质量分析后,不用老师经常敲打提醒,学生就能比过去更努力,更具学习的主动性。班级语文考试的优生率、合格率都有明显提升。主动找老师背书、默写、批改札记的学生增多了,来向老师寻求高效学好语文的学生也增多了,自觉购买课外书、阅读课外书、练笔的学生增多了。在此之前,无论老师和家长怎么强调多读、多写、多问、多记,学生“理睬”的少,不屑一顾的多。

3.更加了解学情,便于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老师对学生的质量分析,虽然有数据作支撑,但依然带有老师的主观性,难免有判断不合学生实际的时候,如果判断与学生的自我认识偏差大,老师所制定的后期教学方案与措施就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打折扣,收效与预设大相径庭。

有学生的自我分析作参照,老师就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就能充分了解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就能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与把握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同时众多学生的改进措施,能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能打破老师的固有思路和做法,措施和上课措辞更能贴近学生,能有效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学氛围更温馨,师生关系更融洽,更能有针对性地分层次教学和分层次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真正实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比如:通过质量分析,发现有的学生自我要求比老师对其要求要高,而这类学生由于基础和方法的原因,语文成绩始终不见增长,于是学生在心理上恐惧语文,在客观原因上“加罪”于老师,以致对老师颇有怨气。如果不是通过学生自我质量分析,让学生这种消极心理支配了其语文学习,并且其情绪在班级蔓延开来,会严重影响老师的威信,打击班级语文学习积极性。另外的一类,对老师非常佩服,学习问题的归因客观而正向。即使成绩暂时不理想,还是相信通过努力能改变现状。针对这类学生,老师可多加鼓励,指点方法,加强过程指导,注重其阶段成果,及时鼓励与发现问题,让其受到心灵鼓舞、方法指引,见到努力的成效。

四、学生质量分析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1.学习有目标有方向。老师反复强调的东西,由于学生没有体验,会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不会铭记在心,落实在行。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才能刻骨铭心。经历了考试,经过认真仔细地质量分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板块、考试的考点、题型有了清楚地了解,联系平时老师的讲解和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学生能对自身语文学习有一个清晰定位。能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学习的问题出在哪里。以此来调整以后的学习,上课和课后的语文学习就更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有效避免了过去那种学习语文茫然无序的现象,杜绝了考试复习时心中手中都抓狂的现象发生。

原来每次考试前,老师都要花大量精力来组织复习,结果是费时费力又不讨好。学生学会质量分析后,考试之前、上课之前和上课之后,学生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在那些板块多花力气,学习、复习有条不紊,而检测效果一次比一次好。笔者所新接任的班级,在接班之初,考试成绩在年级排名倒数第一,而且平均分和年级第一名相差十多分,优生寥寥无几,不及格的人数超出年级其他班不及格人数的总数。上语文课没精打采,课前课后和考前考后不知道该做什么。自从教会其质量分析后,养成质量分析的习惯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觉性、目标性都大大增强了,班级整体成绩稳步上升,优生率、合格率大幅提升。

2.课堂学习效率提高。语文不象数学、物理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吸引学生跟着课堂走,不象数学、物理新科不认真听就接不上趟;甚至有人说:语文课十天半个月不上都不会有什么影响。语文的新知识显得比较隐蔽,而学生从小接触母语,所以不会导致学生一堂课上课不认真就不会做作业的情况出现,因此,学生在语文课上“发呆、跑调”时有发生。一堂语文课下来,有的学生书上、笔记本上一片空白,脑海里对当堂语文课也是茫茫然。问其上课心不在焉的原因,答日:没劲,不知道该做什么。

通过自我质量分析,学生语文学习有了目标,上课就知道哪是重点,那是难点,哪里该做笔记,哪些是要用心体会和记忆的。上课心中有数,注意力就集中,记笔记能分出主次,对问题充满期待,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有成功的体验。课堂成为了相信自已、验证自己、发展自我的课堂。课堂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3.自主学习得到发展。

养成自我质量分析后,学生能主动去拓展学习,主动去复习、预习,加大阅读量和写作量;学会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去评析文本;学会站在考官的角度去提出问题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每个学生都要按照考试要求出一份试卷,交给小组评选,然后交给班级审核委员后挑选组卷,形成考卷,最后交给老师审核付印。凡是被选中的考题,出题者都有奖励。

这样,平时“加量”学语文的风气越来越浓厚,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考试成绩也不断提高。在期末考试中,原来倒数第一的班级,跃升到了年级的中间位置,优生率和合格率提升最大——不及格的由过去常态下的十几人变为只有一人;优生由过去只有几个变为现在二十多个。

质量分析由老师分析交给学生分析,是一次分析主体的变革,是新课程理念的践行,实践证明,质量分析能有效促进语文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和热情。

猜你喜欢

质量分析背景意义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有意义的一天
跟踪导练(一)5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构建
浅谈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