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忠德

2014-08-26肖群忠

中国德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君主道德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孝与中国文化》《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等。

今天我们谈忠德。

几年前,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一虎一夕谈”节目有一期围绕“中学语文课本中应不应该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辩论,主张删除的人认为“出师表”是在宣扬愚忠,而不主张删除的人认为,这种忠诚精神抛弃其具体的历史内容,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这种辩论恰好体现出双方对“忠”作为政治道德的狭义和普遍性社会内涵的不同认识和解读。

“忠”作为一种传统的要求和德性,在历史上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狭义上的,即尽心竭力为君主服务奉献;二是泛义上的,即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与德性。学习传统道德中的忠德,应该从上述两个方面对其做全面的理解。

一、为臣之忠:奉君竭力

孔子虽主张忠君,但他对君臣双方均提出了道德要求,这便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孟子则进一步认为,臣对君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君对臣的态度。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甚至晏子主张“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因为臣有择君的自由,所以并不存在“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自然更不会要求臣忠于昏暴之君。总之,原始儒家所主张的君臣关系带有一定的自由度和人格平等色彩。

但在战国中期以后,养士成风、重用外才,朝秦暮楚的政客比比皆是,这就需要用忠来规范君臣关系,培养臣对君的忠诚。正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忠偏向于忠君,与此同时,忠的地位也被不断提高。与此相应,出现了“忠臣”一词。如《战国策》《秦策一》载张仪说秦王曰:“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可见,在战国时期的实际政治活动中,“忠”是对臣下的单方面的绝对要求,它要求臣下对君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切都以君主的利益、愿望为中心,绝对恭顺,而君主却可以为所欲为。对于君主的任何要求,臣下只能是绝对服从。在忠的对象上,社稷、公家之事退居于次要地位,以至几近于无,臣下对君主的“忠”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荀子及其学生韩非强化了这种臣忠的观念。荀子说:“无君以制臣,无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纵欲。”(《荀子·富国》)因此,他强调臣下对君主要“忠”“顺”“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荀子·君道》)韩非提出了“三顺”之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这个“三顺”之说,为汉代董仲舒的“三纲”说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在历史上对此也不是没有反思的人。明清之际,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了阻止“忠”的盲目化、愚昧化,在认可“忠”之本身道德价值的同时,曾对“忠”的内涵加以改造和重新诠释。他们并不否认忠君的必要性,但明确指出,所“忠”之君必须是为人所拥戴的“君”。顾炎武和王夫之还提出了应区分“国”与“天下”以及“一君之私”和“天下大公”的政治观念。他们的鼓吹和宣传,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对抑制“忠”之伦理的绝对化和极端性,以及对“忠”之原始意义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近代思想家如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等,主张应把“忠君”和“忠国”分离开来,将“忠”更多地同“国”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对国家尽“忠”是一种天职。梁启超进一步指出,对国家的“忠”不仅是人民的义务,国君更有对国“尽忠”的责任。

清代王夫之在天子与天下的关系上,提出了“一姓之私”与“天下大公”的区别。“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读通鉴论》)“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所以天子不可将天下视为一姓私有之天下,而应将天下视为天下生民公有之天下;天子治理天下,不可贪求一姓之私利,而应循从生民之公义,“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黄书·宰制》)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也提到了“天下为主君客”的民本公义思想。他认为君主强迫天下人为自己服务,君主标榜的“大公”,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认为封建法制是祸乱的渊薮,要求废除封建君主的“一家之法”而建立“天下之法”。君主应该“为天下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忠,作为古代臣子道德,在历史后期的政治实践中,虽然出现了一些愚忠现象,但在政治活动中要求下级尊重上级并竭力奉献,推动事业发展,这种下级对上级的道德态度和伦理行为仍然是正确的、可贵的。如果缺乏这种德性,任何政治管理活动都无法进行。

二、为民之忠:报国兴群

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们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孙中山全集》卷9《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忠,不仅是从事政治管理的职业人处理上下关系的伦理义务,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对国家、对社群、对团体的伦理责任。

公而忘私,这是忠最初的含义。“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天下为公”才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它弘扬大义为先的精神,不以私利而弃义,不以私利损害公利。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箴言之所以为历代所崇尚珍视,就在于它们体现了人们对忠这种核心价值的珍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忠这种传统道德鼓舞人们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而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张骞为了国家和民族出使西域13年,历尽千辛万苦,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作出了贡献。霍去病征西、苏武牧羊、昭君出塞这些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都是为了汉朝的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诸葛亮鞠躬尽瘁、花木兰从军、岳飞精忠报国,都是为了国家与朝廷而尽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文天祥浩气长存,都是忠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臣和英雄。宋朝爱国诗人陆游,临死也念念不忘国家统一之事,临终做《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些彪炳千秋的动人故事都是对儒家德行的践行,是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可贵的精神财富。

反观今日,诸多裸官将大量资产转移国外,有的商人包括明星偷税漏税,有的员工工作懈怠、随意跳槽,有的文人数典忘祖、有辱斯文,与上述之爱国兴群精神相悖。今天弘扬儒家之忠德,其要义之一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为国出力、爱国报国。同时,也要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社群社区、团体职场,为它们的兴旺发达尽心竭力,做一个忠于祖国、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现代公民。

三、为人之忠:做人敬事

忠,也是为人的基本品德,它可以体现在做人与做事两个方面。

做人上,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态度上的忠诚、忠信;二是行为上的尽己、利人。

从文字意义上看,忠和现代意义上的“衷心”是相同的,都是指衣服包裹下的位于人体正中的心,也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由衷的真实情感。“二程”(程颢和程颐)有言:“忠者,无妄之谓也。”陆九渊也说:“忠者何?不欺之谓也。”所以忠者,诚实也,“忠诚者实”。

忠信是忠诚的外在表现。忠是对己而言,信是对人而言。在思想态度上要诚实对待人、言而有信,在行为上要尽己利人。南宋理学家朱熹解忠为“尽己之谓忠”,尽己所存,一毫不留,无一不尽是忠。这种尽己是“为人谋”,进而做到利他人,为人效力,救人之危,成人之美。不仅尽己利人,还要一心,即一心一意。这种一心既包含真心诚意的意思,更包括全心全意,竭尽全力为人谋的特点,如还有所保留而不是全心全意,那还不是忠。如清代戴震在所著《原善》卷下所言:“竭所能之谓忠。”用现代汉语说,忠就是一种奉献利人精神,其极致则是献身精神。

忠不仅表现在做人方面,也体现在做事方面,为人谋而忠心耿耿,总是要通过做事体现出来,即执事以敬。

汉许慎《说文解字》以“敬”解“忠”。孔子把为国立功、恭敬职事视为“忠”,并用《诗经》中的诗句阐释“忠”。说道:“《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其大意是:承顺天命永不违背,就会获得莫大的福禄。显然,孔子在这里是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当作了“忠”的内涵。

“执事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其作为一种临事执业的态度、精神、行为规范,包含如下几层含义:

第一,执事主一专一,宋儒陈淳在其著《北溪字义·敬》中说:“程子谓‘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可见,敬,首先是指对某种职业和事业要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去做,不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第二,敬有对待事情严肃认真的意思。西周金文中,王或者诸侯在册封官职之后,经常告诫被封者“敬夙夜勿废朕命”,显然是要求被授职的人严肃认真地对待君主的任命。现代学者冯友兰也说:“粗浅一点说,敬即是上海话的‘当心。我们当心去做,把那一件事当成一件事去做,认真做,即是‘执事敬。”

第三,敬还有勤勉努力的意思。《周礼》郑注:“敬,不懈于位也。”说的就是努力。“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子语)

在中国古代,敬业是一广泛的社会道德。如在政治领域,敬业、不懈于职,不仅是对臣下道德的要求,对于皇帝也如是,作为皇帝,要以敬慎态度对待王事,要主一专心,不懈怠玩忽于佛道、游猎等等,要勤奋、谨慎地处理政事。在经济领域,更要有尊重职业对象的意识,生意不成仁义在,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经营道德规范等。在文化、生活领域,尤其是在师德与医德方面,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敬业的优良传统。如师德上的诲人不倦、躬亲实践、言传身教等,医德上的以医达仁、救死扶伤、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等。

总而言之,忠德是儒家所倡导的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重要的道德之一,其一心一意、竭力奉献、忠诚待人、忠诚做事的核心价值并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失去价值。在当代社会,我们在家庭等私人生活领域应该大力提倡儒家之孝德,而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大力提倡儒家之忠德,实现现代化的创造性超越,成为我们兴国立人、民族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杨艳利

猜你喜欢

君主道德
五张羊皮
和谐君主帝喾
跟踪导练(五)(2)
治疗
为何不吃梨
道德
道德一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