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师生课外交流状况调查

2014-08-26李新翠

中国德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信赖课外师生

发现一 初中教师主动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意愿强烈,七成多教师经常主动与学生课外交流,九成多教师能积极应对学生主动发起的课外交流。

发现二 初中教师课外交流对象多为需要更多关注的学生,如问题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学生。

发现三 初中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内容比较狭窄,主要是学习。

发现四 初中教师对师生课外交流意义认识到位,但行动不到位,影响因素主要是时间和班额。

发现五 初中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以积极体验为主,大多数教师与学生能互相信赖,成为朋友。

一、问题与方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童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依赖性和独立性、幼稚性和成熟性并存,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关心与指导。师生课外交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关心和指导的重要途径,对建构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从初中师生课外交流意愿、交流内容、交流方式、交流认知等方面着手,了解师生课外交流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师生课外交流更好地进行。

调查对象为374名初中教师,分别来自东部的北京市、山东省,中部的河北省,西部的陕西省、重庆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六个地区。发放问卷374份,回收有效问卷344份,问卷有效率为92.0%。在有效问卷中,教师分布为:东部地区144名,中部地区136名,西部地区64名;城市30名,农村314名;男性129名,女性214名,缺失1名。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主动与学生课外交流意愿强烈

1. 七成多教师经常主动与学生课外交流

就“您主动找学生课外交流的次数多吗”问题,20.0%的教师选择“非常多”,51.5%的教师选择“比较多”,23.0%的教师选择“一般”,4.3%的教师选择“比较少”,1.2%的教师选择“非常少”。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在区域、性别、任教学段、学历、年龄和教龄方面差异均不显著,但在职称方面差异显著,F(5,334)=2.870,p<0.05。三级教师与学生交流主动性最高,其次是正高级教师,最低是高级教师。三级教师与学生交流主动性高,是因为他们处于职业生涯山脚,需要更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方能应对日常教育教学的挑战。正高级教师与学生交流主动性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处于职业生涯顶峰,对教育教学轻车熟路,有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高级教师与学生交流主动性不强,可能是因为他们正处在职业生涯半山腰上,单是课堂教学已经忙得团团转,加之职业倦怠感凸显,所以与学生课外交流少。

2. 九成多教师能积极应对学生主动发起的课外交流

就“学生来找您课外交流时,您会怎么样”问题,59.2%的教师选择“认真倾听”,36.9%的教师选择“积极询问”,1.5%的教师选择“说不清”,2.4%的教师选择“平淡接受”,没有教师选择“不理不睬”。总体来看,绝大多数教师都能积极应对学生主动发起的课外交流。

3. 教师主动交流意愿高于学生

就“通常情况下,是学生主动找您交流多还是您主动找学生交流多”问题,49.4%的教师选择“学生主动少,我主动多”,12.2的教师选择“学生主动多,我主动少”,26.5%的教师选择“都很多”,2.3%的教师选择“都很少”,9.6%的教师选择“都一般”。学生与教师主动交流意愿低,主要是怕的心理在作怪,如怕教师不高兴,怕教师不喜欢自己,等等。

(二)教师课外交流对象多为需要更多关注的学生

1. 教师与纪律差的学生交流较多

就“问题学生中,您与哪类学生课外交流较多”问题,32.7%的教师认为是“纪律差的学生”,18.6%的教师认为是“成绩差的学生”,6.9%的教师认为是“和同伴关系差的学生”,23.5%的教师认为是“心理状况差的学生”,18.3%的教师选择“其他”。教师与纪律差的学生课外交流最多,是出于维持纪律的需要。良好的学校纪律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

2. 教师与课堂参与不积极的学生交流较多

就“就学生课堂表现而言,您与哪类学生课外交流较多”问题,12.9%的教师选择“课堂参与一点儿也不主动的学生”,36.2%的教师选择“课堂参与不主动的学生”,12.0%的教师选择“课堂参与一般的学生”,34.0%的教师选择“课堂参与主动的学生”,4.9%的教师选择“课堂参与非常主动的学生”。师生课外交流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教师在课外交流中关注课堂参与度低的学生,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改进教学的需要。

(三)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最多的是学习方面

1. 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最多的是学习

就“您主动找学生交流最多的内容是什么”问题,60.1%的教师选择“学习方面”,5.4%的教师选择“生活方面”,4.7%的教师选择“同学交往方面”,18.4%的教师选择“心理问题方面”,11.4%的教师选择“理想信念方面”。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最多的是学习,是当前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的结果。

2. 学生找教师课外交流最多的也是学习

就“学生主动找您交流最多的内容是什么”问题,56.0%的教师选择“学习方面”,12.1%的教师选择“生活方面”,15.2%的教师选择“同学交往方面”,13.3%的教师选择“心理问题方面”,3.4%的教师选择“理想信念方面”。学生和教师一样,交流最多的还是学习。

(四)教师对师生课外交流意义认识到位,但行动不到位

1. 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师生课外交流有意义

就“您对师生课外交流的意义如何看”问题,50.8%的教师选择“非常有意义”,47.2%的教师选择“交流有意义”,2.0%的教师选择“意义一般”。几乎所有教师都能认识到师生课外交流的重要意义。

2. 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最大的障碍是时间和班额

就“您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时间少,原因是什么”问题,57.0%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22.3%的教师认为“班额大”,18.0%的教师认为“仅上课就够累了”,1.5%的教师认为“与学生交流是班主任的事”,1.2%的教师表示“不愿意接近学生”。当前教师工作量大,课堂教学任务重,使得教师难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课外交流。

3. 教师主动学习师生交流知识的较少

就“您平时接触或学习有关师生交流方面的知识多吗”问题,5.3%的教师选择“非常多”,34.0%的教师选择“比较多”,41.1%的教师选择“一般”,17.3%的教师选择“比较少”,2.3%的教师选择“非常少”。教师主动学习师生交流知识的较少,主要是教育教学任务应付不过来、时间紧造成的。

(五)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以积极体验为主

1. 大部分教师与学生能互相信赖

就“交流中,您信任学生吗”问题,13.4%的教师选择“非常信赖”,67.7%的教师选择“比较信赖”,12.8%的教师选择“说不清”,5.8%的教师选择“比较不信赖”,0.3%的教师选择“一点儿也不信赖”。总体来看,教师比较信赖学生。

就“交流中,您感觉学生信赖您吗”问题,10.8%的教师选择“非常信赖”,74.3%的教师选择“比较信赖”,9.9%的教师选择“说不清”,4.7%的教师选择“比较不信赖”,0.3%的教师选择“一点儿也不信赖”。总体来看,学生是信赖教师的。

2. 八成多教师认为能够与学生成为朋友

就“您觉得教师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吗”问题,42.2%的教师选择“完全可能”,40.0%的教师选择“比较可能”,14.0%的教师选择“一般”,2.6%的教师选择“有点儿不可能”,1.2%的教师选择“完全不可能”。差异检验表明,不同性别的教师在与学生做朋友可能性的认识上有显著差异,t(341)=-2.914,p<0.01。女教师认为与学生成为朋友的可能性比男教师要高。这是由于女教师更加细心和有耐心,容易察觉到学生的细微变化,也易于与学生建立起更加亲密的关系。

三、讨论与建议

1. 师生课外交流应该由补救型走向补救型与预防型并重

调查显示,教师与纪律差、课堂参与度低的学生课外交流更多,教师不是从把握学生学习需求、预防问题发生等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交流。这说明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多为补救型,即遇到问题后,通过交流解决问题,而对于提前了解学生学习需求、预防问题发生等预防型的交流较少。其实,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还是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不但可以解决课堂遗留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课外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和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将师生课外交流视为教育教学的“必需品”,而不是“附属品”,这样才能切实加强师生课外交流。

2. 教师与学生交流内容比较单一,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调查显示,师生交流最多的内容是学习。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师生课外交流学习无可厚非。但是,学生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学生除了需要增长知识外,也需要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等。所以,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特征、社会性发展等。

3. 教师对师生课外交流认识高于行动,需从行动上加强

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都能意识到师生课外交流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于主动加强和改善师生课外交流的行动还不够。当然,这可能与教师没有时间和班额较大等客观因素有关。建议教师在充分认识师生课外交流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知识、技能和案例的学习和吸收,进一步完善交流方式,拓展交流内容,扩大交流对象覆盖面等,从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课外交流。

【李新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 烨

猜你喜欢

信赖课外师生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简析信赖保护原则
在云水谣收笼一个雨季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