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理解造就设计火花
2014-08-25张军侠
张军侠
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活动和问题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充分体验和理解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原理。教师要研读教材,理解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进一步的设计,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活动;问题串;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79-1
【缘起】
1.一年一度的家长开放日和学校对外开放研讨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对照课时计划,6.2角第2课时映入眼帘。这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为:(1)在用三角尺、量角器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础上,能够用圆规和直尺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能够运用角平分线的知识求简单的角的度数。我本以为运用类比线段的中点的相关知识,就可以转化实现第二个目标。而第一个目标更好突破,用圆规和直尺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师引领学生一步一步作角,只要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整个教学过程应该顺顺当当。
2.2012年使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新教材,比对新旧教材时我豁然发现教学内容在呈现顺序上有所调整。原教材编排体系为:第一幅图是用量角器可以画0°~180°的之间的任意角,第二幅图一些特殊的角还可以用一幅三角尺画出,接下来学习用圆规和直尺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而新教材却将两幅图对调,新教材编写的意图在哪?
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小学教材依然还是从三角尺画角再到量角器画角,那从量角器画角到用尺规作角中间有关联吗?这应该就是经常听到的“数学化认识”吧。一般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部分是一节课的难点,于是我将难点确定为:借助量角器画角“体会”用圆规和直尺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原理。那如何化难为易,如何设计教学呢?
【环节】
1.有备而来,思维有序化。
自主学习安排两个活动:1.用一副三角尺能拼摆哪些特殊度数的角。2.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提前自主完成,批改后发现,学生用一副三角尺能画哪些特殊度数的角,书写不完整。更不能归纳可以画15°整数倍数的角。而思考的严密性、条理性正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我说:只有一位同学写完整了,其他同学都少或者有重复,那大家想不想一气呵成写出所有答案呢?答案是肯定的“想”。为了解决学生疑惑,设计了以下问题串:
(1)用一幅三角尺可以直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2)75°的角你是如何画出来的?
(3)你能说说其他角是如何画出来的?
……
通过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互启发,不重复不遗漏地得出了画出所有的角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而且学生跃跃欲试、争问抢答活跃了整堂课的气氛,在自主探索、交流、发现的活动中,真正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2.由此及彼,思维正迁移。
请学生上讲台展示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边说边操作,当学生点出“关键点”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关键是确定点的位置,教师趁热打铁提出问题串:
(1)点在量角器的哪里?
(2)量角器是一个什么图形?
(3)能用圆规代替量角器吗?
……
师生对话交流突破难点,合作探索了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
实践表明:这节课民主、愉悦、生动、活泼,内化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思维层次,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我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
【反思】
1.理解教材是用好教材的重要前提。
教材是数学教学专家和一线骨干集体智慧的结晶,教材的内容顺序是反复斟酌的。教师应研读教材,理解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当中不断经历、感受、积累,体会数学知识发生、发展、数学思考等过程,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开展活动是课堂生成的有力保证。
教学活动是体现过程和方法的载体之一,活动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动”,手动、体动、脑动:另一特点是活,多样才能活,对比才能活。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逐步深化对数学的认识,丰富个体的智慧,激发更深层次的智慧。教学设计应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经历发现过程,充分地将知识还原、展开、再现,摒弃传统教学复制粘贴、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3.采用问题串是突破难点的有效途径。
采用问题串进行教学,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究,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的同时引出新的知识,深入理解问题,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知识目标,深刻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在问题串的设计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真正做到:多些思考,多些发现,多些理解。教师学会用探索的眼光发现新教材的精妙之处,用深远的前瞻理解新教材的不同所在,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造就成功的教学设计,努力成为新教材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郑友发.有效源于理解[J].中学数学杂志,2011(06).
[2]李树臣等.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学习[J].中学数学杂志,201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