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让数学学习更深入
2014-08-25黄敏
黄敏
摘要:在学生占据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有了自己把握学习方向的机会,也让学生在知识的探寻中走得更深入,更有创造性。
关键词:探究;深入;探究预期;探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72-1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推崇。因为在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中,他们的各感官得到综合应用,主观能动性被完全激发出来,伴随着观察、思考、尝试、接受等等活动,知识自内而外地迸发出来,这样的学习过程更清晰、更深入、更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如何设计和组织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呢,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呢?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
一、精选问题,符合探究预期
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有些是不适合学生探究的,简单的一望而知,一些硬性规定和约定俗成的东西也不是学生可以探究出来的(比如“四舍五入”)。所以我们应当精选问题,让问题有一定的障碍性和探索空间,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或者相互合作寻求出问题的答案,并且这样的问题最好是学生有感而发的,能够激发出学生探究欲望的。
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我创设一个情境:五3班的校园绿化包干区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地,而我们班是一个梯形地块。五3班的学生已经能够求出本班包干区的面积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然想到寻求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研究材料,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研究的方式去自己寻求解决之道。交流汇报的时候,学生有多种方法。有的从梯形两条腰的中点各向底边作垂线,通过旋转得出一个长方形,有的将梯形切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还有的用学具盒中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在大家肯定几种方法合理性的基础上,我帮助学生进行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几种不同的途径下,最后寻求出的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是大同小异的。
案例中,学生在这节课所收获到的绝对不仅仅是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应当体会到探究的方法,并初步感受到转化的思想,而这一切都源于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有探究欲望,有期待。
二、把握过程,顺应探究方向
有些学生在探究中会出现方向和目的不明确的问题,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不是简单的看客,而是要做好引导者、合作者,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和点拨,使学生的探究方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晰,确保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做有意义的事,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比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点》的时候,建立在能够被2、5整除的数其末尾数字的特殊性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很多学生根据思维惯性,将注意力集中在3的倍数的末位数上,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发现了问题,好像能被3整除的数中,末尾是任何数都可以,这就没有特征了。僵持一会儿后,我对学生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引:你看12和21都是3的倍数,1和2两个数字哪一个在前哪一个在后是没有影响的,如果我们再在12和21后面添一个0试试,还是不是3的倍数,加入这个添在1和2的中间呢?经过这样的点拨,逐渐有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为了提示最后的一部分学生,我要求学生在1和2的中间再加入一个数,让它也成为3的倍数,这时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已经昭然若揭。
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敢于放手,但这个放手并不是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撒手不管,在学生思维的矛盾处,在知识联接的关键节点,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是符合学习规律的。
三、重视研讨,丰富探究成果
探究的另一个要点是要善于交流,重视研讨,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所发现,让学生在研讨中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体会别人的发言与自己有没有差异。这样才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千万不能在少数人有了发现就结束探究活动,因为我们不是仅仅需要这个探究结果,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获取成果的过程,也许在不同方法背后隐藏着别样的精彩。
在苏教版六年级《圆柱的表面积》教学中,学生由表面积的定义发现圆柱的表面积只要用两个底面圆的面积加上侧面积就可以了。在过去的学习中,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已经掌握了,剩下的就是探究出圆柱的侧面积求法了。在学生借助学具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在行间巡视,发现了些许不同之处。交流汇报时,第一个汇报的小组是沿着圆柱的高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并展开成长方形,发现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圆的底面周长乘以高,而第二个小组是将圆的侧面展开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另一个小组更绝,他们直接将侧面随意撕开,展开后应用剪拼的方法转化为求长方形的面积。在这些小组的演示下,学生抓住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本质上都是将曲面转化为平面的面积来计算。始料未及的是,总结过后,一名同学脱口而出:我没剪的时候就知道。在我的追问下,他说出了实情:我剥过很多饮料的包装纸,我很早就知道圆柱体的侧面是长方形卷起来的。这一说法勾起了不少同学的回忆,成功地将生活引入数学,将数学融于生活。
总之,有效的探究活动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进而上升到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运用探究的力量,让学生学习更丰满、更立体、更有创造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