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校体育社团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策略

2014-08-25钱鑫鑫

职业·下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运动兴趣体育社团运动技能

钱鑫鑫

摘 要:以兴趣和技能为培养目的开展活动的职校体育社团,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尽量满足学生运动的需要。那么,如何开展职校体育社团工作,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呢?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分析。

关键词:职校体育 体育社团 运动兴趣 运动技能

在职校体育阶段,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技能、找到适合自身运动的项目及运动方式,使之热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以兴趣和技能为培养目的开展职校体育社团活动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尽量满足学生运动的需要,那么,如何开展职校体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呢?笔者做以下几点分析。

一、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1.丰富社团活动内容,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需求

丰富职校体育社团内容,应根据职校生的基本生理特点。由于职校兴趣处于不稳定状态,兴趣容易产生转移,因此要求活动的项目较多。学校应结合自己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场地器材、教师专业特长的优势。在课外活动课及大课间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多样、多种技能项目的体育社团活动,制造一个运动气氛活跃、运动内容新颖的校园体育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地投身于学校体育社团活动中。丰富职校生体育社团还因不断学习与创新社团活动项目,使参加社团活动的组织与个人的单项或多项运动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并能体会在自身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2.优化社团组织建设,满足外部条件的需要

完善管理与内部运转机制。社团活动内部运转机制是社团活动得以延续的基本保证,学校应注意引导社团内部的自身建设,及时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完善社团内部的运行机制。设立社团团长,社团副团长等,常任小干部必须在社团成员中具有威信和号召力,在兴趣特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具有较强的策划与社会交往能力等。

设定体育社团活动所需要到达的目标。社团活动的目标一般以社团人员的个性及优势为基础,以满足社团成员的要求为前提,由社团成员经过民主讨论共同拟定。社团活动的目标根据社团自身的发展,可经常性地予以修正或重新拟定。社团内的每个个体都可以为自己制定一较为合理发展的目标,并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实现这一目标。

3.搭建社团活动平台,以项目竞赛的形式引领社团的发展,满足学生技能发展的需要

在搭建社团活动平台时,可以做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因校因地制宜,开展区域社团活动交流。第二,开展社团文化艺术节比赛,加强各个学校之间体育社团活动交流,促进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第三,开展深入社区的体育活动,使得学校体育社团活动与社会体育活动能够有效衔接。学生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活动,使自身在某个领域得到发展,并通过各种项目竞赛验证自己参与学习后的效果。体育社团活动的发展势必会挖掘一部分人才,使这部分人才得到实践和发展。所以,体育社团对人才的培养有积极引导的作用。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学校的体育社团要能走得出去,社区的社会体育社团也要能影响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因此,我们把社会体育社团与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结合起来,并采用以下措施促进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一是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区定时开放;二是学校组织社团参与一些社会体育社团活动;三是辖区学校与社区举行联合社团活动;四是有条件的学校体育教师可以帮助社区举办各种社团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

4.使学生自愿、自主参与社团活动,满足学生运动兴趣转移的需要

社团组织是学生的自主性集体。第一,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社团组织的任何行为都表现为在兴趣引导下的社团成员主动参与的共同行为,因而体现了每一位成员都是集体主人的地位。第二,社团的发展与提升是社团成员的共同愿望和需求,这就使每一位成员都能主动参与社团的内部管理,主动关心社团的一切事务,主动为社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学校行政与少先队组织及其他教育部门对社团组织只是在宏观上给予指导,一般对社团的内部事务不予横加干涉,因此社团组织具有广泛意义上的自由度,这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四,社团优存劣汰的生存原则促进了社团的自我教育。社团组织的存在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大量的兴趣性自主活动为途径,以学校、家庭、社区为活动阵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与创新的机遇,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学生兴趣得以保持并发展的基本要素。

5.积极开拓社团活动领域,提高社团活动的趣味性

通过广大学生家长与社会专业人士的指导,让学生涉及更为广阔的社区兴趣领域。学校注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家长的特长优势与社区专业人员的优势开展社团活动,利用学生易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的特点,在家长与社会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步入兴趣领域。随着社团活动兴趣领域的扩展,社团活动阵地得到了开拓,课堂、校园、家庭、社区都成了社团活动的阵地,因此形成了全方位的社团新格局。

二、开展体育社团,提高职校学生运动技能

1.聘请专业、专项运动技能指导教师,进行一定次数的指导

体育社团活动基本技能的来源不能离开指导老师与辅导员的帮助,而一个好的辅导员是体育社团活动技能提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影响着团内成员技能形成的水平。一个拥有较好辅导员的社团,才更有发展潜力。因此,在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时,应该认真地挑选辅导员。在挑选辅导员时应注意,辅导员应具备专业专项技能较强、教育教学素质良好、愿意指导社团活动、组织能力较好等基本素质。在体育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要保证投入一定数量的指导时间,如每周进行一、二次固定时间的指导。

2.适当地进入社区参加一系列相关项目的体育活动,参与地区组织的竞赛活动

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是社团发展的需要,社团成员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体育社团活动进入社区参加社会体育活动,不仅能影响社区体育的发展,而且社团本身也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优化,因此起到互利双赢的作用。同时,社团成员多参加地区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有利于提高社团的知名度,能够巩固体育社团在群众中的地位,通过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活跃区域性体育运动。

3.社团内每个成员都应制定一个个人运动技能提高目标,并能有计划地去完成这一目标

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的时候出于自身需要,都会有一定的目的,正是因为有了目的,人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会逐渐有了目标。体育社团内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技能发展的需要,制定一个相对自身较为合理的目标,并细化到每一次活动中去。在活动过程中,要保证自己朝着目标进行。

4.对社团项目活动玩法大胆创新,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研究

第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社团的建设中来。第二,指导教师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第三,在基本技能到达一定水平后,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本项目的自主研发,这样使得项目活动有明显的本社团特点。

(作者单位: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动兴趣体育社团运动技能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
小学生校园足球运动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