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连续缝合法在会阴裂伤缝合中的应用研究

2014-08-25张立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处女膜缝线会阴

李 霖, 张立英

(1.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 江苏 扬州, 225001;2.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妇产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研究[1]表明,超过70%的产妇在分娩时会阴部都会遭受创伤,通常表现为会阴撕裂,必要时需要切开阴部,并需要缝合。目前,会阴裂伤的缝合仍沿用传统会阴切口缝合方法,但这种缝合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科采用了新型连续缝合法,并与传统缝合法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日起于本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60例,年龄22~34岁,孕周为37~41周,均为头位单胎自然分娩,无妊娠合并症、产科并发症及会阴Ⅱ度裂伤,无外阴炎症,裂伤多处并呈不规则分布患者除外。符合标准的产妇入组后登记号码,按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单数A组(对照组)和双数B组(实验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新型连续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型缝合方法。2组在年龄、产程、健康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实验组采用强生公司薇乔2-0可吸收合成缝线对伤口进行缝合。① 阴道黏膜缝合:新型连续缝合法2-0可吸收线自阴道黏膜伤口顶端上0.5 cm处开始缝第1针,打结,然后自伤口顶端左侧阴道黏膜下进针,对侧黏膜下距顶端0.5~0.8 cm处出针,如此连续缝合至处女膜环内侧(注意不穿透阴道黏膜),自处女膜环下内侧缘进针,至环下外侧缘对侧出针,对齐处女膜环,打结,不剪断; ② 肌肉、皮下组织层缝合:自对侧环下外侧缘进针至外阴裂口肌层下缘出针,牵拉缝线,连续缝合会阴肌层及皮下组织,不打结,不剪断; ③ 皮下缝合:自会阴裂口远端皮下进针,对侧出针,连续皮内缝合会阴皮肤,松紧适宜,至处女膜环外侧打结。缝合完毕检查整个会阴阴道裂口无一缝线外露,阴道黏膜、处女膜及会阴部皮肤均对合良好。整个过程就阴道裂伤黏膜顶端有1结和处女膜环处内口外口共有3个结,术后无需拆线。对照组采用2-0强生可吸收缝合线间断缝合阴道黏膜、肌肉及皮下组织层,丝线缝合皮肤,术后3~5 d拆线。

术后护理:按常规在产房观察2 h后回病房休息,由专人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及护理,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防止恶露、尿液、粪便污染伤口,勤换会阴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2组产妇产后均用0.5%碘附棉球擦洗伤口,2次/d, 产后24 h询问伤口疼痛情况, 3 d伤口线结反应。

2 结 果

2.1 2组产妇不同缝合方法效果比较

实验组会阴裂伤缝合时间为(14.96±2.44) min, 对照组为(30.23±2.96) min, 实验组缝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住院时间为(2.01±0.70) d, 对照组为(5.06±1.25) d, 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产妇不同缝合方法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0级线结反应为76例(95%), Ⅰ度疼痛为74例(92.5%); 对照组0级线结反应为65例(81%), Ⅰ度疼痛为55例(69%)。统计学分析显示, 2组在线结反应、疼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不同缝合方法满意度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随着限制性会阴切开和无保护接产技术的推广,会阴裂伤发生率在自然分娩中增加至57.89%[2]。目前,中国大部分医院产科会阴切口缝合方法采用0号或1号肠线连续缝合阴道黏膜层,2-0可吸收缝线间断或者连续缝合肌层、皮下组织,常规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层(或皮下内缝)。这种方法缝合时线结多,较多肠线残留在组织中,易干结变硬,引起牵拉痛及伤口感染,且伤口瘢痕明显,住院时间长[3]。新型连续缝合法避免了多次打结。整个会阴伤口线结少,异物少,组织反应小,减少了伤口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因缝线不穿透皮肤,对切口的血液循环干扰小,伤口愈合快。本研究为产妇自然分娩会阴裂伤提供了一种新的缝合方法,提高了会阴裂伤的愈合率,促进了产妇产后恢复。

[1] Christine Kettle, Therese Dowswell, Khaled MK Ismail. Absorbable suture materials for primary repair of episiotomy and second degree tears[J]. The Cochrane Library, 2010, 16: 143.

[2] 徐天芝. 气囊助产100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生, 2008, 10(23): 94.

[3] P Valenzuela, M S Saiz Puente. Continuous versus interrupted sutures for repair of episiotomy or second-degree perineal tea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2009, 116(3): 436.

猜你喜欢

处女膜缝线会阴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按摩热敷会阴对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程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处女膜修复,成功率高吗
处女膜异常者不能硬来
缝线抗议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
改良式会阴麻醉在正常分娩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