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烈日灼人》的生命意义阐述
2014-08-25岳静
[摘 要] 《烈日灼人》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的苏联,整部影片基调悲怆、凝重,斯大林清党前夕的特定时代背景,奠定了故事人物必然的历史命运,借人物命运的悲催凸显时代的残酷。这部影片不同于以往的塑造一个英雄人物与时代抗争来凸显影片主题的创作手法,也不同于简单描述恐怖的政治斗争以此突出人们渴望安宁的表现手法,全片特定的时代注定有人物必然的命运,在观影者无可奈何的叹息中向人们阐述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 电影《烈日灼人》;生命意义;悲剧
电影《烈日灼人》是一部俄罗斯影片,全片以20世纪40年代的苏联为时代背景,通过对科托夫·赛基·培特洛甫这位红军上校在“肃反”运动中悲惨遭遇的讲述,揭示了这场运动给人们的心灵造成的巨大伤痛。这部影片虽然讲述的是残酷的政治斗争,但是并没有同以往类似影片一样,重点描绘激烈的政治斗争场面,影片开始就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麦浪滚滚的乡间、金黄色的庄稼、母亲的微笑、妻子的歌声与孩子的怀抱,无不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但是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中,却蔓延着冲突与暴力,隐藏着忧虑和泪水。
一
影片主人公科托夫有一个可爱天真的女儿,名叫纳迪娅,年仅6岁,这个年龄懵懂单纯,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与好奇。但在纳迪娅幼小的心中却充满了深深的爱国热情,每当路上有少年先锋队员经过的时候,她就会自觉地挺直身板,认真地敬礼,她常常跟自己的妈妈说:等她长大,她也要像这些同学一样,身着整齐的队服,昂首阔步地走在队伍中。可是,在生活和战争的长期压迫下的妈妈,却略显忧伤感叹道:周而复始、平淡无奇的日子早晚会抹杀孩子的童真和天性,慢慢地她会知道生活会磨灭掉一个人对生活的期盼与激情,沉重的现实会将一个人的理想无情埋葬。
周末假期本该是人们无忧无虑、快乐休闲的时光,可是人们从广播中听到的不是愉快的歌曲,而是庆祝解放胜利六周年的演讲,并播报要开始毒气演习,在广播的结尾却滑稽地来一句:祝大家周末快乐。害怕与不安进入本该安宁的周末,即便是在休闲大家的心情也是沉重的,可是他们给人们带来不安的同时,却又告诉人们这是周末,大家该享受生活,大家应该在美好的假期中感受幸福,可是这幸福从何而来,是从庆祝胜利的演讲,还是即将开始的毒气演习?恐怕人们游玩的心情早已被不安与恐惧占据。这就好像是在告诉我们,你不能嬉闹、不能享受午后的阳光、不能悠闲地喝杯咖啡,但是你必须高呼你是幸福的。
《动物庄园》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就有些是来自苏联革命期间的真实故事,小说的作者在开篇就毫不掩饰地对俄国的“大清洗”运动进行了批判,指出俄国正慢慢地发展成为一个集权制国家。但是所有政权的建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立之初,向集权方向的转变也并非有计划进行,当权者首先会给人们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人们无比向往且为之努力。作者在批判俄国当权者之前,也提到了在所有国家的年轻人中,苏联的生活最快乐,这是由于他们无时无刻都有着创造美好新世界的信念,这种信念虽不成熟但是却没有半点害处,反倒为生活增加了更多的希望。
影片中的主人公科托夫就生活在社会创建初期,他是一位天生的领导者,他热爱且忠于自己的国家,是一位有勇有谋,临危不乱,感召力极强的英雄。影片中有这样的场景,士兵将坦克开进了村民的庄稼地,他不费吹灰之力,经过与士兵短暂的交流就使其心甘情愿地将坦克开回,这足以彰显其天生的领导特质。影片中还有一个场景,也充分说明了他的个人魅力,科托夫的妻子在嫁给她之前有个叫米特亚的青梅竹马,而科托夫为了接近现在的妻子,却无情赶走了米特亚,当后来妻子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异常心痛,哭喊着要跳楼自杀,但科托夫几句甜言蜜语就把妻子拉回了自己身边,安然接受这个现实。他曾与斯大林在战场上共同战斗,与其合影一直摆在屋子中的显眼位置,他认为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和骄傲,这种自豪感也将他带向了一条不归路。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并不能完全归罪于斯大林,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中的每个人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论是积极响应还是沉默以对,都促使他毫无选择地坐上那辆永不回头的轿车。
二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冰天雪地中恋人们紧紧相拥随音乐起舞,天气的冷的渲染也是影片的冷色调,这也是该部影片中屈指可数的一抹冷色,这抹冷色中惟一的温暖便是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恋人,导演借这样的场景告诉观影者,命中注定的别离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透露战争的残酷。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同一天,士兵将坦克开进农民的地里,科托夫在周末都不得不处理工作,而这只是接下来要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小前奏。科托夫的妻子害怕地抱着女儿,担心着丈夫却又无能为力,在空旷田野的映衬下,她瘦弱的身影更显得无助。
科托夫的房子非常豪华,而且地处树林中,环境非常好,这是专门供音乐家和艺术家们居住的。他的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歌唱家,经常用歌声缅怀逝去的时光。他的女儿纳迪娅天真活泼,未经世俗浸染,任何阴谋诡计在她看来都会是另一种风景,她宛如影片中一股清风吹进人们心田,让观赏者在痛恨的同时获得一丝丝安慰。孩子的世界美好而且简单,但是现实又太过于残酷。在她单纯的眼中,米特亚就是一个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高怪叔叔,轿车就是一辆自己不常见到的神奇物件,“毒太阳”只是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可是在现实世界中,这些都会使我们心生恐惧,害怕它们带来忧伤与血腥。
科托夫曾带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在湖中划船玩耍,他抱着纳迪娅,眼中充满珍爱和不舍,仿佛女儿可以带去他所有的烦恼和忧伤,为这个世界带来和平。影片中他满怀感慨地说,要是能和女儿在湖上一直划船无忧无虑的就好了。这句话在影片中是父亲对女儿许下的诺言,却也透露出科托夫的无限哀思。也许,都有这样的感触,许下的愿望越是简单的时候,就越是我们最难舍的时候。科托夫快要和家人分开的时候,始终不能下定决心穿上军装,最终还是女儿着急想自己开车,催促父亲穿上军装快点上车,纳迪娅不知道的是父亲只是对她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而单纯的她却万万没有想到她这一个“催促”却是将父亲推向地狱之门。是幼小的纳迪娅最终给了科托夫和家人告别的勇气。
影片中的米特亚一直有着矛盾的双重人格,曾经的他生活富裕,但是这一切都被无情的战争带走,自己的青梅竹马也被那个“英雄”抢走,是漠然忍受还是奋起抗争,这个问题一直拷问着他的灵魂。但是,最终,他还是默默地忍受着命运带来的不公正,甚至把最终自己丧失良知归罪于命运的暴虐。他也不同于影片中其他的保密局人员,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正义之举,正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上天不容,内心才一直受到谴责,一心想要寻死。可是,他的内心又是软弱的,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为谋生而丧失良知。他的内心一直承受着善恶的煎熬,但是心中的邪念只要受一个小小的暗示,他的善良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变成一个杀人恶魔,做任何坏事都毫无罪恶感。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他正在犹豫是否要杀死一个路人的时候,看到了前方斯大林的画像冉冉升起,这时他就跟着了魔一般,眼神瞬间邪恶,毫不犹豫地杀死了面前无辜的路人。
他总喜欢假扮盲人,去科托夫家的时候也是如此,但是一个留心就能觉察出他披着伪装和欺骗的外衣。上文中曾提到过他懦弱得连去自杀的勇气都没有,假扮盲人也是对他懦弱性格的另一种反映,这样他可以暂时躲避生活中很多难以抉择的状况。他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坏人,但是他性格懦弱这点却不容否定。当年,他受到了科托夫的威胁,便离开了自己的恋人,没有为爱情做出努力,他说是为了家园的和谐而离开的,不想给自己的家园带来血腥和暴力。但是多年后,他却亲自将更多的暴力带到了这里,不仅没有为保护家园作出努力,反而为这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表面上来看,他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迫不得已的,但究其本质他还是为了自己不受到伤害。即便是科托夫当年耍手段将他赶出家园,但科托夫却是为了爱情和国家都作出了牺牲和努力,手段虽卑鄙,但人格却很磊落,起码他一直是直面生活和苦难,从不逃避,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相当具有人格魅力的。
科托夫在妻子知道当年赶走米特亚的事情之后,还能坦然面对她,承认自己的错误,可是米特亚却从头到尾都不敢将事情告诉马鲁西娅。米特亚的内心隐藏着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懦弱的他怎么承受如此,最终他还是割腕自尽。影片中有一个局外人,他拖着满车的家具,始终找寻扎哥连卡,但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地。他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 ,也是困难重重,首先是遇到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后来又招致杀身之祸。他就像是在“清洗”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这次的运动虽然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也算是局外人,但是在这种事件面前,他们就是想探个究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即便是没有什么目的,还是会莫名其妙地被卷进混乱中,接着有一天就会一不小心就触动当权者的某根神经,白白丧命。影片中的女仆摩吉霍娃对药物异常痴迷,她就宛若是那神经敏感的政府。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她兴师动众地进行全国“大清洗”。当然,政治中永远都没有真相,导演也只能借助影片中疯子一般的女仆来嘲讽一下当权者罢了。
三、结 语
影片中好多的人物比如英雄科托夫、贵族米迪亚等,最终都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些人物都不能用“好人”或是“坏人”来简单概括,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谋害他人,同时他们又受到了现实的迫害。从表面上看,科托夫坚毅勇敢,是一位英雄式人物,相反,米迪亚阴险狡诈,是一位十足小人,二人简直天壤之别,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两人又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命运都不能由自己主宰,有着必然的历史宿命,都是受命运摆布的普通人。也许,对大多数俄罗斯人而言,斯大林时期的暴政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因为那饱含了太多的痛苦与无奈。电影《烈日灼人》从一种客观却尖锐的创作角度揭示斯大林时期的暴政,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因为这其中有太多的辛酸与悲痛。当然,这部影片创作的目的绝非揭开人们的伤疤,它是为了提醒人们那段灾难绝对不能再次重复,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部影片了解历史,记住那烈日灼伤的时代,为创造美好的未来不断奋进。
[参考文献]
[1] 叶甫盖尼·古夏金斯基,罗佼.阿列克谢·巴拉班诺夫:“我们一直生活在俄罗斯”[J].世界电影,2010(03).
[2] 戴光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析影片《德尔苏·乌扎拉》[J].电影文学,1998(05).
[3] 小维.城南旧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5(11).
[4] 綦馨.经典电影回顾(外一篇)[J].山东文学,2010(07).
[作者简介] 岳静(1980— ),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华北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