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型叙事的杂糅

2014-08-25王春枝

电影文学 2014年15期

[摘 要] 赵薇执导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具有足够的话题性,票房表现喜人。但如果从电影本体分析,会发现明显的风格杂糅。片名所昭示的感伤、文艺在影片前半段里被观众习见的喜剧性电影桥段所淹没,后半段的主题表达又因过于倚重台词及台词的舞台化而隔膜。影片内容驳杂、叙事跳跃、人物众多而单薄,整部电影呈现出近于失控的样态。影片关于爱、关于青春、关于怀想与回忆的观影号召深入人心,但虽以青春史诗的框架建构,为我们呈现的却只是零碎拼贴的青春记忆。

[关键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类型片;多线叙事

赵薇执导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①上映首日票房超过4 500万,3天破亿,10天破4亿,16天破6亿,在《疯狂原始人》《钢铁侠3》《遗落战境》和《被解救的姜戈》四片围剿下维持长线走势,票房表现喜人。《致青春》片名本身对怀旧情绪的直陈、作为畅销小说的吸引力、同名广播剧和话剧的改编,再加上电影前期得力的微博宣传、“80后”明星荟萃、赵薇首次执导的号召力等,影片有足够的话题性。但如果从电影本体分析,会发现明显的风格杂糅。片名所昭示的感伤、文艺在影片前半段里被观众习见的喜剧性电影桥段淹没,后半段的主题表达又因过于倚重台词及台词的舞台化而隔膜。影片内容驳杂、叙事跳跃,整部电影呈现出近于失控的样态。影片关于爱关于青春关于怀想与回忆的观影号召深入人心,但虽以青春史诗的框架建构,为我们呈现的却只是零碎拼贴的青春记忆。

一、杂糅的风格类型:从校园喜剧到文艺范儿

片名带给观众基本的观影期待,是观众认知电影的第一步,《人在囧途》一定是部喜剧片,《碟中谍》当然谍影重重,《致青春》则充满感伤怀旧的文艺气息。但随着仰拍树梢的字幕结束,影片带给我们的却是充满喜剧氛围的校园情境。迎新是大学校园最初的记忆,最能勾起观众的怀旧情绪,影片也在此处浓墨重彩,以唤起观众的共鸣,但瘦瘦结合胖胖匹配的人物安排却是显然的喜剧桥段。接下来郑微因追随多年的男友不辞而别痛哭流涕,衣衫不整欲盖弥彰的男室友及恰巧赶到的女友的设置使大家感受的均是喜剧式的轻松。各种似曾相识的桥段纷至沓来,引导人们的笑点感点和心理预期,形成对影片基本的心理认同。“根据心理学认同理论,当观众从银幕上见到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规定情境时,下意识会产生一种审美接受的安全感,看电影的过程中不难揣测自己即将经受哪种类型的视听刺激与情感付出。”②但随着阮莞男友事件的浮出和郑微追求陈孝正的爱情成功,故事渐渐滑向另一边,先前营造的喜剧气氛完全消散,陈孝正开始强调他的人生必须是一座精确无比的建筑,朱小北因反抗人格的诬蔑被退学,特别是后半段,喜剧无人受到伤害的预言彻底反转,青春流逝,大家都伤痕累累。

从叙事节奏来看,影片后半段内容驳杂,叙事突然加快,大量信息涌出,似乎赶场似的仓促交代,给观众带来只是展示结局的匆忙。从容叙事的缺失使影片的主题表达失去了具体事件的支撑,而只能倚重于色彩和台词等直接的显在元素。迥异于前半段的色彩明丽多变,后半段整体色彩灰暗,以彰显人物的普遍失落与感伤。同时,大量台词迫不及待地直接抒发人物的感慨,使影片后半段像对舞台剧的直接移植和无奈拼贴。作为叙事影像,一部电影应该通过具有情感表现力的故事高潮来表达思想,而不是借助解释性的对白、大量舞台化的台词带来强烈的文艺感,同时昭示着事件叙述的无力和故事高潮的模糊。

当然,从类型片的角度审视,“一般认为中国(主要是内地)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类型电影”③。但正如查·阿尔特曼在《类型片刍议》所言:“广义而言所有的电影都是类型电影,因为它们不是附着于,就是对抗某种类型的程式。”④《致青春》前半段轻快喜剧的格调渐渐置换为文艺式的青春感伤,是切题的风格回归,同时是对前半段努力的放弃与背叛。

喜剧与文艺的杂糅之外,影片对特效及空镜的难以割舍也使影片带上了别样的色彩。以影片中的几处抒情段落为例,水晶鞋特效使影片顿生魔幻色彩,而萤火虫特效则是浪漫气氛的点染,像爱祖国山川的一组空镜则使观众陷入主旋律电影的困惑。风格的变化使观众无所适从。关于青春与回忆,导演想要表达得太多,但电影注重细节,却缺少足够的全局意识,从而导致整体风格的杂糅和故事的拼贴。

二、碎片化叙事结构:拼贴的青春故事

从基本故事元素看,《致青春》囊括了青春、爱情、友情、事业、迷恋、背叛、悔悟等,具有充足的吸引力;其涵盖的意义爱与恨、成功与失败等触及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可以说,影片具备大众叙事引发共鸣的基础,但杂乱的故事背景元素、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却使之只能成为拼贴的青春故事。

影片以具体的物件符号引带时代感,卡带游戏机、《阮玲玉》电影海报、BB机、宿舍电炉、《新白娘子传奇》……这些道具的使用可以代入更多的怀旧感点,但不同时代标记的荟萃拼贴却使影片时间背景显得杂乱,时代特点也因而变得模糊和弱化。这决定了《致青春》不可能成就时代感极强的青春史诗。

但影片多线叙事的故事建构围绕众多人物展开,力图展示庞大的青春故事群。郑微的主线外,多条副线穿插跳跃,但情节线全面铺展开来,点到为止,缺少深入。同时,在线性时间内进行非线性穿插,断点式叙事充满拼贴感。

影片开篇不久,叙事主线郑微和陈孝正的故事随剧情渐次展开,并以郑微和林静的故事为副线,同时,阮莞、小北、小娟、许开阳、张开、曾毓、赵世永等的故事若隐若现。在逐条线索中,多有秘密浮现,秘密使故事充满悬念,也是导演对人物塑造的考量:每个人代表不同的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同样精彩。电影以青春史诗的大气结构整片,却无力支撑过于庞大的人物体系。

叙事线索过多直接导致故事讲述的零碎,段落衔接生硬,不够连贯流畅。这在后半段尤为明显,人物故事走马灯般上演,郑微、陈孝正月下重见后紧接着是郑微、林静见面定情;阮莞死后,郑微深夜去找林静“让我嫁给你吧”,接下来却是陈孝正、张开对以微命名的设计公司的实地考察和设想。当郑微离开林静,陈孝正又适时出现,共同回忆当年海洋馆的秘密……两个男人算好了一样此伏彼起。

从具体影像的设置上,影片也呈现出难以取舍的尴尬。比如,魔幻水晶鞋出现在男生宿舍楼下郑微爱情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段落,水晶鞋以显在的形式表现少女快乐的心声。但特写分切镜头使之显得破碎,而且,与之前的喧闹俏皮之后的沉重暴力均缺少必要的关联因而显得突兀。萤火虫段落与其浪漫氛围相符,两人的款款情话却同样被正反打分割得支离破碎。这些,同样反映了导演在取舍上的艰难:短镜头缺少必要的外部调度和内部调度,对演员的情绪是一种打断,镜头的张力削弱、段落转换的生硬则反映了影片叙事及全局把控的衰弱。

三、散点式人物设置:浮泛的群像概览

电影虽以郑微的故事为主线,但众多人物呈现的却是多重主人公的样态。影片力图塑造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但散点式的人物设置难以挑战有限的电影时长,结果却叙事分散,使得人物单薄平面,电影展示的只能是浮泛的群像概览。

影片中十几个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起起伏伏,只有小胖是真正的龙套。青春流逝,人物在时间之河中发生变化,但过于表里如一,缺少深度,人物典型却面目模糊。从整体上看,片中人物自觉欲望显著,但缺少不自觉的欲望,因而电影对人物的揭示停留在表面,显示人物内心的重任只能无奈地落在台词上。这也是影片中舞台独白式台词大量出现的深层原因。

影片中,每位主人公都有自觉的欲望追求,他们主动出击,对抗生活中的外在冲突和矛盾,而人物内心冲突的层面却一片模糊。电影对能够展示人物内心冲突的关键环节轻轻带过,或者用几句舞台化的台词直接呈现,于是,人物外在的动作突出而内心的展示薄弱,能够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了了。张开在众多人物中是个例外,他在影片中给人的印象始终是配角,除去开始迎新时对郑微的主动外,其他时候基本以被动的状态出现,他借给郑微碟片,帮她打探陈孝正的底细,在阮莞需要用钱时挺身而出,最终沦落到替逝者写传记谋生的窘境,但真相揭开,他却是始终爱着阮莞的人。因此,他会带给人移情和感动。

影片中更重要的人物,均缺少使观众移情的感点。移情是影片和观众交流的关键,会使观众产生明显的代入感,主要人物的移情会使观众本能地希望他们能够得到追求的一切。影片叙述的是反讽的人物故事:出身贫寒的陈孝正执著于事业,人生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但当他事业成功,结果却发现大的人生误差:在情感方面,他错得一塌糊涂;阮莞、郑微执著于爱情,却一死一伤。反讽人物的设置对观众的吸引在于其转变的心灵震撼。但影片对陈孝正的自私自我表现充分,其理智与情感的对决过程却极其模糊;郑微前半段虽然有点死缠烂打,但终归敢爱敢恨,但到了影片后半段,却徒留“我们爱自己胜过爱爱情”的空洞感慨。而对郑微爱情观念的转变,却处理为阮莞尸体前的长篇抒情,以显在的形式完成了她对爱情的重新认知,人物表面化的处理不仅不能动人,反而令人齿冷。之前飘飞的入学通知书似乎预示了她的爱情命运,而之后对重逢的林静和陈孝正,她无论选择谁都是对自私的妥协,影片只能以开放式结局留下未知的答案。而班花阮莞的痴情,则让人恨铁不成钢,车祸的结局虽然落入俗套,但也算对她“青春不朽”夙愿的圆满解决。陈孝正和林静充满了负面情绪,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希望张开有个好的结局,但对陈孝正和林静,甚至不愿让他们在和郑微重逢后获得新生:既然你们抛弃了爱情,又岂可任意捡起?郑微,并不是你们随意收放的爱情傀儡。

《致青春》想说的太多,这直接导致了影片类型的杂糅和叙事的凌乱。取舍之道对一个新手导演的确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课题。诚然,正如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所说:“类型是非常具有伸缩性的、有弹性的,是随着不同时期的文化需求而不断演变的。”⑤混合类型允许存在,但类型混合应是互融的创新性结合,而不是表面的拼贴。

《致青春》票房的完胜显示出影片在话题性选择和营造上的成功,也显示出人们对电影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渐次形成,需求与供应间的良性呼应显示出国内电影市场的逐渐成熟,在这样的情形下,类型电影的发展势必提上日程,电影的类型化发展提供的不仅是观众既定的心理预期和约会意识,更是对观众电影需求异质化的积极反映,这种分众传播的态势是对观众差异化的明了和认可,也反映出电影市场运作的成熟姿态。从《致青春》可以看出观众对青春爱情片的饥渴,但国内电影在类型化道路上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注释:

① 以下简称《致青春》。

② 卢燕、李亦中:《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③ 胡克:《中国内地类型电影经验》,《电影艺术》,2003年第4期。

④ [美]查·阿尔特曼:《类型片刍议》,《世界电影》,1985年第6期。

⑤ [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作者简介] 王春枝(1974— ),女,河南周口人,文学硕士,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