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研究
2014-08-24涂清松
刘 建, 涂清松, 张 玲, 李 俊
(1 湖北工业大学体育部,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研究
刘 建1, 涂清松2, 张 玲2, 李 俊2
(1 湖北工业大学体育部,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线上线下协同互动教育模式,除了具备生命教育网站所具有的测评、咨询、辅导、交流、学习、分享等诸多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该体系将线上网络技术和线下专家系统整合成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成长教育体系,使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能促进师生积极参加生命教育活动,参与交流的各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表观点,增强师生双方反馈的有效性、针对性,促进了大学生对自我生命的认知模式,使高校成为发展大学生生命力的乐园。
生命教育; 线上线下; 协同互动
“当前的高校教育,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模式上,多偏重于学科知识的灌输,而对大学生的情感和人文关怀却不够,”[1]“忽视对大学生人格、道德、意志、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导致一些大学生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2]“当心理压力达到严重失衡的程度,常会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甚至会选择极端的方式寻求解脱。”[3]“学生的成长经历对学生形成怎样的生命观有决定性作用,大学生还处在成长途中,他们的生命观还可以再塑。”[4]
因此围绕大学生遭遇的种种生活压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竞争、压力与挫折,多层次、多维度地开展生命知识教育,利用线上线下协同互动推动生命教育,丰富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内涵,促进个体对生命的珍惜;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生命力的必要途径。
1 生命教育线上线下协同互动实施策略
“生命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技能,而是培养一种生命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和一种人生意义观。”[5]生命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体验活动,“生命教育要帮助学生实现幸福的内外两种价值的转化,把幸福的外在享用过程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体系,又用内在的素质去反作用于学生的幸福感受。”[6]
网络创造了一个宽阔的学习空间,师生的交流、分享与协同突破了原有的时间、空间局限,极大地拓展了生命教育的实施范围,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轻松、自由地在网上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发表看法,促进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主动参与。但由于教师和学生不是面对面地接触,教师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准确、详细背景信息,单一通过网络进行生命教育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探索了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生命教育模式(图1)。
图1 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生命教育模式
1.1线上
构建生命教育的专题学习网站,线上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命教育的参与动机、自主学习的动因和影响因素等,成立以专业教师为核心的课程研究小组,负责研制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形成网络支持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在线学习的一些主要形式:
1)浏览资源:学生自主浏览专题学习网站上的生命教育资源,加深对生命教育知识的理解。
2)论坛讨论:学生在网站论坛中提出问题,与专家或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比较受关注的话题。
3)学习反思:学生发帖撰写学习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与他人分享体验收获。
4)论坛管理:生命教育老师对该论坛中学生的帖子进行分类、置顶、推荐为精华贴、删除等操作。
1.2线下
形成基于“班级”的辅导员指导、基于“校级”的专家引领、基于“网络”的交互机制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生命教育的实施起保障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的结合,线下学习以通识课和专家讲座的形式,学生全员参与,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化地掌握生命教育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集中学习时间之外,教师通过谈心交流、生命主题演讲或辩论活动,与学生在生命学习中的感受进行互动沟通,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个别学生则给予重点关注,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帮助其摆脱心理危机。
实践证明,线下互动能使师生在线上的信任度提高,在线咨询、指导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线上线下协同互动实现了从传递教学模式到交互教学模式的转换,能够及时准确地预测学生的心理动态,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互动机制传递最新生命教育信息,及时化解学生的问题或困惑,提高了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力度和及时度。
2 生命教育线上运作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为了让生命教育线上线下构成一个完善的人文交互环境,需要精心设计线上运作的系统结构和功能;生命教育线上运作层可以细分为:情境体验模块、专家指导模块、协作交流模块、生命教育知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以及在线帮助等6大功能模块,每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功能子系统(图2)。
图2 生命教育线上运作的体系结构
2.1情境体验模块
“为学生创设多个体验问题情境、感受困惑的场景。该模块主要围绕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创设有序的情境,这些情境包含了预设的专题,专题是开放的,可以有多种参与形式、多种切入角度,而且是隐含在情境之中。”[7]
2.2专家指导模块
为解答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而设置,集成有大量生命教育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专家的经验和智慧来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该模块提供专业教师和辅导员2种类型专业指导,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专业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提供知识和方法的指导,辅导员提供交流、谈心、咨询等辅助指导。
2.3协作交流模块
协作交流模块主要实现学生提问、交流和发帖讨论等功能。该模块方便学生就自己困惑的问题向教师或专家请教,可以将疑难问题发送给专家,问题解答后会在学生最新一次登录后给予提示,学生也可以查看自己和其他人提出的所有问题;问题解答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看到全部的问题及解答。交流工具分为同步交流工具和异步交流工具,生命教育专题学习网站为“教师、辅导员和学生提供了BBS、聊天室、公告、短消息等实时或非实时的网络交互形式,提供了较完善的交流和答疑反馈功能。”[8]
2.4生命教育知识模块
生命教育知识模块主要实现生命教育知识发布和分享。资源库设计成开放式的,学生和教师都可以通过系统资源库上传或下载生命教育资源,从而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学习资源。
2.5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网络统计分析功能。该模块负责对整个生命教育活动的管理,统计和分析学生参与生命教育活动的全部情况,为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提供可以量化的参考,学生也可以参考统计和分析数据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管理模块还提供了资源查询功能。
2.6在线帮助模块
提供网络预约、在线咨询、网络聊天和咨询记录等网络服务功能,预约后,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进行在线咨询了,生命教育工作者会解答学生的困惑,与学生在网上即时交流当场解决问题。
3 生命教育线上线下协同互动实证研究
笔者的生命教育从大一新生开始,在湖北工业大学全校实验两学期后,进行了初步总结,随机抽取200名大二学生填写《生命教育实践与效果调查问表》,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精神面貌、学习执行力、学业成绩、热爱生命等选项满意度相当高,说明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生命教育实践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大学生身心健康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图3)。
研究显示,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生命教育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图3 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生命教育效果
3.1切实支持了师生之间即时的、持续的互动和互助
“有效的教育强调教学过程应以平等的对话形式展开,师生双方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发展,”[9]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生命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学生们渴望与教师能像朋友一样的对话交流,问卷调查中,80.3%的学生表示希望教师了解自己的内心困惑,并及时提供指导。
从学生的评价反馈来看,学生对生命教育成果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自信得到唤醒,感受体验到了生命教育对于自己成长带来的强大推动力量,并在交流中认识自我。有学生表示“当自己感觉到迷惘、厌倦时,或者对某些问题思考不清楚时,都可以很快获得指导教师的帮助,真心希望这种方式能够发展推广下去。”
3.2生命教育的内容与生活不再有隔膜,有效性大大提高
传统的生命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交往过程单向化,缺乏互动,不能及时处理动态的实际情况,因此影响了生命教育的有效性。而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生命教育的同步发展体系打造了全新的生命教育复合力量;教师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对生命教育活动进行了设计,并作为生命发展建议提供给学生,辅导员则在线下引领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丰富生命价值实践活动中,紧密互动的线上线下生命教育为学生生命发展实践提供了动态的理论指导,从而促进生命教育活动的有效推进。
4 总结
生命教育的成效关键在于策略的设计与运用,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生命教育模式降低生命教育成本、整合生命教育资源,使生命教育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大大增强;教育方法更具有启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生命教育理论灌输,而是根据自身需要查询各种感兴趣的生命教育知识点,借助网络与教师或者专家就困惑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或咨询,提高了生命教育的效率和针对性,实践证明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式,更容易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契合,有力地推动了生命教育范围的拓展;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适用于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研究范式和效度检测工具,为创新高校生命教育模式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1] 梁 标,罗若禧.大学生民主参与和谐幸福校园建设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8):142-143.
[2] 周 晏. 加强高校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J].现代教育科学, 2010(06):142-144.
[3] 林常清.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策略探索[J]. 医学教育探索,2009 (08):1295-1296.
[4] 张加明,宋保民,韩 宙.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02):35-39.
[5] 郑晓江. 以文化传统为内核开展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3):26-29.
[6] 沙洪泽.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M].第一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9.
[7] 陈卫东, 秦嘉悦, 刘志文. 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网络支持平台设计[J]. 软件导刊, 2010(04):42-43.
[8] 耿 杏, 耿红梅, 孔惠洁. 用户为本的学科研究性学习网络支持平台的设计[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3):106-107.
[9] 陈维超. 李芒促进网络支持的面授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运用博客建构学习共同体[J]. 电化教育研究, 2007 (04 ): 56-60.
[责任编校:张岩芳]
OnOnlineCollaborativeInteractionofCollegeStudents′LifeEducationInnovation
LIU Jian1, TU Qingsong2, ZHANG Ling2, LI Jun2
(1SportsDepartment,HubeiUniv.ofTech.; 2SchoolofCivilEngin.andArchitecture,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The online collaborative interactive education model has the functions of assessing, consulting, coaching, communication, learning, and sharing, which are characteristic of a life education website; more importantly, the system will integrate online and offline network technology expert system into an all-round growth education system, which breaks the constraints of time and space limit, to make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content richer, the form more diverse. The system can also motivat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life education activities, enable all partie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during the communicatio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feedback, promote the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ve pattern of our own life, and mak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ome the paradi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the life education; online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1003-4684(2014)03-0117-04
G412
: A
2014-04-24
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研究项目(10JDSZ3028),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资助(2011JYTZ007)
刘 建(1965-), 男, 四川内江人,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治疗与情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