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二语学习者合作型写作研究
2014-08-24段晓燕
段晓燕, 杨 元
(1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网络环境下二语学习者合作型写作研究
段晓燕1, 杨 元2
(1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旨在探索和了解网络写作环境影响下的二语学习者合作型写作的变化特点。通过对学生的合作型写作过程调查及其对基于网络的文字处理经历的分析发现:在此过程中学生更能注重词汇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语法表达的准确度整体得到了提高。探讨了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合作型写作的变化特点以及其涉及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意义。
合作型写作; 网络环境; 自主学习
AStudyofSecondLanguageLearners′CollaborativeWritinginNetworkEnvironment
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合作型写作被广泛应用于第二语言课堂。20世纪80年代以来,合作型写作已经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合作型写作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Elola & Oskoz; Kessler; Storch)[1-3]。然而,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是在传统的课堂中进行的,在网络环境下合作型写作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1 文献综述
合作型写作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Vygotsky[4]在理论中强调语言知识的习得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交互进行,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重要形式是通过社会和物质环境内的互动而得以构建和发展。Hirvela[5]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指出, 学习者只有在完成共同目标的活动中才能构建知识,合作型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以及互相支持和帮助的平台。Swain & Lapkin[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合作型写作可以使个人看到自己在同伴作文的修改中所做的贡献,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Storch[3]研究发现合作型写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在写作中更加注意话语结构,语法和单词等方面的使用得到了很大提高。
大量文献显示,现代教育技术对写作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同样也影响着合作型写作的过程。Lam & Pennington[7]提出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写作为协商、反馈以及修订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Kessler[2]提出,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时候注重词汇的选择和使用,对词汇的重视度高于对语法的重视度。Elola & Oskoz[1]的对比实验发现,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协商、写作和互评能够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度。在网络环境下,所有的文本可以同时提供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文本的修改。学生可以给出即时的反馈,而在传统的合作型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协商、修改限于两个人之间,学习材料和学习时间有很大的局限[8]。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环境下二语学习者如何进行合作型写作。本研究历时3个月,研究对象为9名大学三年级学生,四级成绩均在500分以上,年龄在18至20岁之间,按照专业分为3个小组。
2.2研究过程
在写作开始之前,笔者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通过样本作文向学生重点讲解合作型写作的要求和建议,通过演示和练习使学生熟练使用Microsoft word编辑文字,其中包括如何创建、上传、命名、修改和批注文档等。对于给定的写作题目,要求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收集、分享和讨论与题目相关的重要资料,作文完成后,由小组共同讨论选出最优作文,通过Email或即时通讯平台如QQ共享展示小组作文,随后小组之间相互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在写作过程中的角色分配由学生协商决定,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最重要的是,笔者希望观察学生是如何通过协商而承担任务、如何通过修改提高写作能力以及修改的内容。3个小组在3个月内共写作文9次,字数要求200字左右。
2.3研究工具
学生利用Microsoft word 进行文字输入,通过QQ、E-mail、微信、Blog以及论坛等进行异步、同步和即时交流与合作。
2.4数据收集、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本次研究的数据来自9名学生的网上交流记录,以及作文修改的内容。通过统计分析,学生交流和修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语法、词汇、格式、内容以及篇章(表1)。
表1 网上交流以及作文修改的内容
学生讨论记录举例:
· Xiao Hong is responsible for collecting the materials. Now we should talk about the structure of composition.
· I have finished collecting all the materials. I think we should have a face-to-face discussion tomorrow.
· I don′t know how to change a period in Chinese into a period in English. Who can help me.
· The composition sh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 No I think the composition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 I have already cut some sentences and began to change some.
· I marked with red, what I deleted.
· OK.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学生是如何利用网络工具分配任务,规划和讨论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学生用红色字体撰写沟通交流的内容,有助于老师将讨论的内容与文章区别开。
合作型写作的各个环节进展都非常的顺利。在写作讨论与修改的过程中,学生非常重视词汇的选择和使用。同时,学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直接对文章的格式进行修改。因此,基于网络的文字处理工具能够使合作写作的过程更加的灵活和顺利。这与Kessler[2]在2009年所做实验结果相似,虽然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修改语法中存在的错误,但认为词汇的选择和使用比语法更为重要。在本次实验中,学生同样非常重视词汇的运用。
虽然在学生撰写和修改作文的过程中不是特别重视语法的准确性,但是对作文进行对比发现,学生的语法准确率高达78%。这一结果与Elola & Oskoz[1]在2010年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型写作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观察发现,学生非常重视写作和修改环节,并且希望能够在小组内部完成。这使我们相信,与过程相比,学生更多关注的是任务完成的结果[3]。这种交流和合作经常在同一时间反复、多次进行,使学生能够运用他们的语言知识,共同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因此,同步提供和接受反馈信息的能力对于合作型写作非常重要[3]。另外通过对学生在作文撰写过程中的交流内容分析得出,学生能够运用网络沟通工具讨论文章的框架、考虑文章各部分的逻辑、汇报任务进度、寻求帮助以及分享写作策略。网络环境给研究者提供了观察学生学习过程的方法,而这些都是在传统课堂无法完成的。
3 合作型教学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学生能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合作型写作。Lam and Pennington[7]在1995年提出新的技术能够带来教育创新战略。Storch[3]强调为了使二语学习者更好地适应合作型写作,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重新构建。很明显,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第二语言写作和网络应用教学同样会被改革和创新,取得不断的进步。此项研究就是对写作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但是能否充分挖掘网络文字处理工具的教学潜力,还是要依靠对合作型写作任务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未来的外语教学会受到网络文字处理工具、学生网络运用能力以及相应的教学实践的影响。传统的合作型写作只局限于两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网络环镜使多人合作写作成为可能。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被融入教学,学生必须熟练的使用网络,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克服合作学习中的紧张心理。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型写作通过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灵活使用计算机网络在不同地点和时间进行学习和交流,有助于教学实践的探索,同时也让研究者意识到它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诸如Microsoft Word等工具使老师能够直接监控学生的写作过程,避免了多次收集草稿的繁琐过程。通过监控,老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和小组是如何使用网络工具进行协商、写作和修改。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在同一时间修改相同的文档,每个人都无需等待而直接参与,因此获得了更多参与机会。Word的同步功能使得在只有一个版本文档的情况下,小组成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同时阅读和修改。学生能够看到同伴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写作的焦虑情绪。当知道他们的修改能够自动保存而且能够被同伴看到,学生会更愿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络文字处理工具的特点使合作型写作更加透明和易用,反过来,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这些特点也使小组成员之间更加信任和依赖[8]。
4 结束语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合作型写作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准确更正语法中的错误,但是却更加注重词汇的选择和使用。通过网络环境,研究者可以观察到学生在合作型写作的过程中是如何规划、写作、修改和整理的。当他们帮助同伴修改,给同伴提供建议的时候,表现出了合作的愿望和能力。本研究认为,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型写作非常赞同,并认为他们的合作非常成功,每一个人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肯定了同伴的贡献,同时也被同伴所肯定。虽然不能断定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外语教学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但教学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而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型写作为更多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1] Elola I, Oskoz A. Collaborative writing: Foster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writing conventions development[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10, 14(03): 51-71.
[2] Kessler G. Student initiated attention to form in autonomous wiki based collaborative writing[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2009, 13(01), 79-95.
[3] Storch N. Collaborative writing: Product, process, and students′ reflection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5, 14: 153-173.
[4] Hirvela A. Collaborative writing instruction and communities of readers and writers[J].TESOL Journal, 1999, 8(02):7-12.
[5] 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6] Swain M, Lapkin S. Intera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wo adolescent French immersion students working together[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8, 82(03):320-337.
[7] Lam F S, Pennington, M. The computer vs. the pe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rd processing in a Hong Kong secondary classroom[J].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1995(08): 75-92.
[8] Spigelman C. Across property lines: Textual ownership in writing groups[M].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0.
[责任编校:张岩芳]
DUAN Xiaoyan, YANG Yuan
(1HubeiUniv.ofTech.Engin.andTech.College,Wuhan430068;
2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The current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presented by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n networked collaborative writing environment. Researchers explored the participants′ writing processes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collaborative word processing experience in web context. Data shows that in that process,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meaning than to language form, and their improvement in grammar is more effective. Furthermore,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of Web-based collaborative writing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in relation to student autonomy.
collaborative writing;network environment;learner autonomy
1003-4684(2014)03-0095-03
H0-05
: A
2013-09-20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461)
段晓燕(1981-), 女,河南南阳人,文学硕士,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