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给香港反对派划红线

2014-08-23

环球时报 2014-08-23
关键词:李飞国际标准基本法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本报记者 张旺 高颖 杨婷婷“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中央的立场是坚定而明确的,就是行政长官普选办法必须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行政长官必须由爱国爱港人士担任。”22日,在深圳与香港各界人士结束政改座谈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这样彰显维护香港稳定、依法落实普选的决心。两天三场座谈,让港人看到中央推动香港普选的诚意。但主张“公民提名”的反对派并没有被打动,他们声称李飞的说法“是表达强硬立场”,“对政改前途感到悲观”。激进反对派则继续鼓动“占中”,通过“大规模不合作运动”让中央“修正立场”。针对有人宣称如果不接受反对派主张,香港将出现灾难性局面的说法,李飞引用当年邓小平送给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话进行回应:邓小平明确指出,“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所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北京不怕香港出现动乱”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香港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港澳办主任王光亚及中联办主任张晓明,22日继续在深圳举行政制发展座谈会,邀请各界人士出席。李飞表示不会屈服于激进的违法活动。他赞扬“保普选、反占中”签名活动及“和平普选大游行”,这表明广大香港市民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心和信心。李飞强调在重大问题上必须讲是非、讲原则,若对威胁发动激进违法活动的人屈服,只会换来更多和更大的违法活动,这会令国家和香港永无宁日。  “理直气壮反对违法活动”,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如此总结李飞的表态。文章说,李飞等中央港澳事务官员22日上午在深圳举行最后一场政改座谈会。李飞在会上表示,这次政改争议是历来最激烈的,呼吁社会各界认清争议的政治实质。他说,有人不遵守基本法,另搞一套,这些观点的背后,就是要求允许与中央对抗的人能够通过普选担任行政长官,如果做不到,就不是“真普选”,就不符合“国际标准”,于是就要“占领中环”,搞公民抗命。李飞质问,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大家要理直气壮,反对这些主张。  香港有线新闻用“态度强硬”形容李飞在“占中”问题上的立场。报道称,获邀者包括多名泛民主派人士。面对这群不同政治光谱的代表,李飞的讲话强调维护社会稳定。李飞表明“占中”的本质是策动大规模违法活动,瘫痪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损害香港繁荣稳定,要坚决反对少数人制造社会动乱。  李飞讲话中引用的邓小平的一段话尤其受到各方关注。他表示,最近有人称如果中央不接受某些主张,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这让他想起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讲的一段话。当时撒切尔夫人讲到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将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邓小平明确指出,“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所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李飞说,我们今天面临的普选问题,同样要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果断地决策,作出历史性抉择。《南华早报》称,与会民主党人士认为,李飞的说法是表达强硬立场,也就是北京不怕香港出现动乱。  对于李飞的表态,香港时事评论员刘和平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是亮出中央的底牌,表明中央没有让步的可能,让反对派自己想清楚。之前反对派还抱有幻想,觉得能够改变中央的态度,让中央接受他们的普选方案。现在中央的坚决态度,是让他们不做幻想,回到中央的既定轨道。  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美芬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谓“国际标准”是一个伪命题。李飞在会上正视这个问题,跟反对派探讨很久。如果要和平进行政治改革,任何地方都要遵守宪法和基本法。基本法不一定人人同意,但它是社会最大公约数,保证香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法治社会这三个最大优势不会因为政改而牺牲掉。这绝对是大部分香港人的愿望。反对派声称对政改前景“非常悲观”  对于政改座谈会,香港舆论普遍给予积极评价。香港《成报》22日在社评中说,这几场会见非常重要,亦非常有意义,出席会面者都将是香港政改历史的见证人。总的来说,深圳座谈会开放、坦诚、自由,充分表达意见,值得一赞。香港《文汇报 》22日说,连续举办三场规模前所未有的座谈会,听取各界意见,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社会民意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依法落实普选的诚意。《大公报》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于下周就政改报告作出审议及决定,深圳座谈会可以说是“一锤定音”前的一幕序曲,中央“定调”已可见端倪。  不过,一些反对派人士并没有被打动。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称,获邀出席的公民党主席余若薇会后表示,对政改的前景非常悲观,因为绝大部分出席人士的发言非常保守,例如提到只容许两三名候选人参选以及提委会必须体现集体意志。《南华早报》说,教协会长冯伟华称,他在会上争取提委、政党、个人三轨提名方案;而李飞重申,普选没有国际标准。冯伟华认为,中央已经否决了他们的要求。报道还称,本周三,26名泛民议员签署承诺书,拒绝接受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假普选”方案,如果人大定下的方案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就会在立法会审议中否决方案。  香港《成报》22日说,李飞除就普选原则问题表态外,亦指出特首必须由爱国爱港人士担任,他首次称泛民主派的大多数人是爱国爱港的,无论是提名委员会的组成还是行政长官候选人的资格,都不是以政团或政治派别划线,也不可能把任何一个政团或派别的所有成员排除在外。这番话有抛出橄榄枝的意味。但香港《信报》报道称,一些反对派人士将此当成是对泛民的“分化”。工党成员何秀兰说,这番话并无点名,目的是为分化泛民主派,令人想象、迎合路线,自动放弃和改变立场。  一些激进反对派则继续鼓动对抗。“占中”发起人之一戴耀廷22日在香港《信报》撰文称,中央可能知道推出的普选特首方案难以符合泛民所要求的国际标准,“占中”亦必会出现,中央的考虑已不是如何争取得到立法会2/3通过方案,而是如何把不能实现普选的政治责任推给泛民和“占中”行动。他还声称,“占中”或能唤起沉默港人的醒觉,引发更大社会响应。而爆发出大规模的不合作运动,有可能使中央政府修正立场。即使中央最后不为所动,“占中”仍会为香港的政治文化带来深远改变。“不要抱有不切实际想法”  反对派固守己见的态度遭到不少批评。香港《文汇报》22日评论说,反对派翻来覆去就是不肯承认普选须按照基本法规定,不断挑战基本法意图另搞一套,这才是政改分歧的根源。寻求政改共识的前提就是依法办事,不依规矩,政改共识何来?香港《商报》在社论中说,人大常委会即将就政改问题作出决定之际,亟需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在立法会内扮演关键少数的反对派议员,更需顺应主流民意,在基本法规定和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才能如期落实普选。否则,一味坚持错误立场,错失机会,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只会令全港市民大失所望。  香港《明报》22日发表社论说,从会后披露的情况和信息来看,双方的分歧并未收窄,不过也未扩大。这次会晤之后有两个期望: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政改框架的决定,要有足够空间,使各界可以继续讨论下去;二、现在是各方停止摆姿态、开展实质具体讨论的时候,利用大约还有半年时间,寻求妥协,凝聚最大共识,争取在2017年落实特首普选。《星岛日报》称,无论人大常委会下周的决定会否明言特首参选人要得到提名委员会过半数委员提名,中央都倾向从严设防。话说在前,让港人不要抱有偏离《基本法》、对抗中央会有政治前途的不切实际想法。  “中央的意见已经基本确定,不会再有妥协,因为已经无路可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印红标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特首选举的权利本来是《基本法》所赋予的。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的表态表明坚决不允许反中央的人成为候选人,这是必然的,也是底线。讲话对一些人提出所谓“真普选”、“国际标准”等问题,做出了非常清晰、有针对性的回应,明确了什么问题是可以讨论的,什么问题不可以讨论。这也让香港社会对关于特区长官的选举问题有了思想准备。▲

猜你喜欢

李飞国际标准基本法
首个中文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发布
回来
中国电信4G与5G互操作项目获3GPP立项
趣味数学游戏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成为ISO/IEC 29167—16:2015国际标准
倒霉透顶
14岁少年竟是大毒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