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现状研究
——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幼儿教师为例*①

2014-08-22向海英

关键词:月工资幼儿教师幼儿园

向海英

(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现状研究
——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幼儿教师为例*①

向海英

(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师资水平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1467名农村幼儿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分析了学前师资队伍的结构、待遇、资质、专业发展、外在支持、工作满意度等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建议:完善政策,提高农村幼师的待遇和资质;多渠道补充师资,构建合理的师幼比;加大培训力度,构建支持系统;强化内功,提升农村幼师专业水平等。

学前教育;农村师资队伍;专业发展

一、问题提出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中,均把农村学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随着第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无论是规模、办园条件,还是幼儿入园率、师资数量等均有较大改善,但整体而言师资队伍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却没有根本改观,成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瓶颈”。显然,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之根本,在于农村幼儿园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因此,在即将开启新的行动计划之际,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探明其结构、待遇、资质、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更加适切的决策提供客观的事实依据,十分必要而迫切,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整体质量亦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研究方法与实施

(一)研究方法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参考相关文献②本研究在问卷设计、研究方法、对策探讨等方面参考了以下文献:王江慧:《浅议如何从政府层面加强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4期;夏婧:《我国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及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朱扬寿、曾福生、陈蜀江:《农村学前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于发友:《中学德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2期;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自编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问卷”。问卷主要从农村学前教师基本状况、待遇、资质、专业发展(专业认识、专业规划、专业情感、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外在支持以及工作满意度6个方面进行设计,共计62个题目,以封闭式为主、开放式为辅。问卷主要采用利克特5点计分法,得分越低表明专业发展越好。为深化问卷调查,还采用了访谈法,此法主要针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设计,形成了包括6个题目的访谈提纲。

(二)研究实施

问卷及访谈提纲编制后,先在济南、威海、济宁、临沂等地幼儿园进行了试测,经修订完善后正式施测。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农村学前教师中抽取调查对象,覆盖山东省17地市,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7份,回收有效率97.80%。其中,发达地区509人,比较发达地区528人,欠发达地区430人,样本分布均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配合开展50例深度访谈,其中包括24名幼儿园转岗教师。最后,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农村学前教师中,男性占3.80%,女性占96.20%,女性教师占居绝对优势。从年龄分布看,30岁以下占39.90%,31—40岁占33.30%,41岁以上26.80%,说明农村学前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且趋向年轻化。教龄在5年以下的教师占45.30%,6-10年占20.20%,11—15年占11.2%,16年及以上占23.30%。表明近半数教师处于教学经验相对缺乏阶段,这与近40%的教师属于30岁以下的情况相一致(见表1)。

调查发现,幼儿园班级的师幼比呈严重不合理状况,师幼比在1:7-9及以下的仅占1.30%,师幼比在1:14以上的高达81.40%。这样的比例分布显著高于国家2013年1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所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1:7-9的合理师幼比(见表1)。

在幼儿园班级人员配备上,一教一保者占36.00%,两教无保者占44.90%,两教一保者仅占16.80%,三教一保者占2.30%(班额大,超过80名的班级)。说明目前农村幼儿园班级主要以两教和一教一保两种人员配备方式为主。

(二)待遇状况

在待遇上,教师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者占12.70%,1000-1500元占36.30%,1500-2000元占14.90%,2000元以下合计占63.90%,2000元以上仅占36.20%。说明农村幼儿教师整体工资偏低,远低于当地平均收入1.8倍的要求。在保险上,60.70%具有保险,大多数为三险,具有五险一金者很少,但39.30%的教师没有保险。在待遇满意度上,不满意者占40.10%,其中非常不满意者占11.30%,满意者占27.10%,非常满意者仅占4.30%,认为一般者占32.90%。这表明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待遇不满意(见表2)。研究还表明,不同发达程度地区之间工资待遇差异显著(F=9.93,P<0.001),发达、较发达地区的工资待遇高于欠发达地区。

通过月工资与编制的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编制教师之间月工资差异显著(F=815.600,P<0.001),正式编制教师的月工资显著高于合同制教师和无编制教师的月工资;通过月工资与学历的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历教师之间月工资差异显著(F=168.255,P<0.001),高学历教师的月工资显著高于低学历教师的月工资;通过月工资与专业的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专业教师之间月工资差异显著(F=205.084,P<0.001),师范类专业教师月工资高于非师范类专业教师月工资;通过月工资与教师资格证的方差分析发现,是否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之间月工资差异显著(F=37.41,P<0.001),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师的月工资显著高于未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师的月工资;通过转岗与否与月工资的方差分析发现,转岗教师与非转岗教师之间月工资差异显著(F=148.03,P<0.001),转岗教师的月工资显著高于非转岗教师的月工资。

(三)资质状况

调查发现,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占5.40%,中专占21.00%,大专以上占73.60%(大专占47.30%,本科占26.30%),说明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有所提升 。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幼师中专大幅减少、幼儿教师趋向年轻化有关,也与农村幼儿教师入职后在职函授、自学考试、电大等成人学历有关,还与转岗教师和非师范类毕业教师的加入有关(见表3)。

通过访谈得知,由于转岗教师的加入,农村学前教师师范类其他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比重较高。问卷发现,学前教师中所学专业为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者占50.70%,师范类其他专业与非师范类专业占49.30%,说明近半农村幼儿教师不具有学前教育的专业学术背景(见表3)。调查表明,有教师资格证的占70.01%,其中拥有其他(小学或中学)教师资格证的人数占24.68%,拥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仅占45.33%,说明目前农村学前教师具有合格幼儿教师资格的比例偏低(见图1)。在职称上,农村幼儿教师中获得职称的占37.40%,比例偏低;获得正式编制的教师占38.00%,合同编占21%,无编者多达41%(见图2)。

表1 农村学前教师基本情况(单位:%)

表2 农村学前教师待遇情况(单位:%)

表3 农村学前教师资质情况(单位:%)

图1 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情况

图2 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情况

(四)专业发展状况

1.专业认识与专业规划。在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认识排名上,在我们设定的5个等级中,“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位于第一等级的百分比最大,为75.58%;“理解与尊重幼儿”位于第二等级的百分比最大,为59.10%; “善于运用学前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进行教育教学” 位于第三等级的百分比最大, 占41.21%;“善于与幼儿、家长、同事沟通”位于第四等级的百分比最大,占41.06%;而“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位于第五等级的百分比最大,为52.70%,位列最后。这说明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高尚的师德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首要专业素养,理解与尊重幼儿、运用学前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等专业认识与理念已得到农村幼儿教师的普遍认同,但他们的反思意识却普遍缺失。

在对幼儿教育的专业性认识上,88.40%的教师认为比较强或非常强,认为一般或不太强的占13.60%。在自己专业发展的满意度上,有47.70%的教师选择满意(其中5.90%为非常满意),44.10%选择一般,8.20%选择不满意。在回答“是否愿意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时,54.90%的教师选择非常愿意,42.70%的教师选择愿意,两者合计高达97.60%。在专业发展规划方面,60.40%的教师具有明确的专业发展规划(其中非常明确的占14.10%),专业规划不明显或不明确的占39.60%(见表4)。说明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意愿和诉求普遍高涨,半数偏多的教师具有明确的专业发展规划,但有近四成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没有十分明显或明确的专业规划(见表4)。通过转岗与否的专业发展状况的方差分析发现,转岗教师与非转岗教师在专业认识(即专业发展诉求)(F=3.646,P<0.05)和专业规划方面(F=5.925,P<0.05)差异显著,且转岗教师的专业发展诉求和专业规划均高于非转岗教师,这与转岗幼师的学历层次和背景有关。

在寻求个人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上,排名第一的选项中,34.90%的教师选择“增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24.30%选择“让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11.00%选择“个人修养的完善”,10.80%选择“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8.30%选择“晋级加薪”。 说明当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比较多元,少部分教师能够把增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作为最直接动力,但是很少把让幼儿获得良好发展作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从而容易导致教师对其专业发展的终极目的认识上忽视幼儿发展维度。

表4 农村学前教师专业认识和规划情况(单位:%)

2.专业情感与专业理念。师德方面,在回答“在您看来,您周围的农村幼儿教师的师德总体水平怎样”时,选择高的占51.70%(其中,非常高占8.50%),选择一般者占40.50%,选择不高和非常低者占7.90%。在回答“您周围的农村幼儿教师是否存在对幼儿的不尊重、讽刺、挖苦,甚至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的现象”时,认为没有的占33.10%,认为很少的占28.10%,认为一般者占19.00%,认为比较多或非常多者占19.90%(其中非常多占13.90%),后四项合计达66.90%。说明这些不良现象虽不严重,但却不同程度存在着。经深度访谈教师发现,这与农村比较普遍存在的“黄金棍下出好人”、这样做不表明师德不高的教育文化观有关。经检验,师德与不善待幼儿现象之间的相关系数r=0.07(p<0.05),说明教师师德越高,不善待幼儿现象则越少。

在职业角色与专业认同、职业喜爱度、工作热情和精力投入几方面,感到自豪者占67.40%,感到一般甚至自卑者占32.60%,喜欢者占83.40%,投入较多热情和精力的占94.60%。说明当前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情感和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在回答“如果有机会调动工作,您愿意吗”时,有40.20%的选择愿意或非常愿意,只有33.60%的选择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58.00%的教师从没有或偶尔有职业倦怠,有时有、经常有、总是有的合计占41.10%。由此可见,尽管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数认同、喜爱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上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但是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并且有四成教师只要有机会是愿意调动工作的(见表5)。

在专业理念方面,对《纲要》和《指南》所倡导的教育理念,57.30%认为比较熟悉,19.40%认为非常熟悉,21.30%认为一般或不熟悉;在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上,80.90%的教师选择“幼儿发展”。在幼儿园教学方式的选择排序上,选择游戏最高,占84.10%,选择探索学习占75.40%,选择合作学习占70.80%,选择传授学习者占32.70%,选择书本学习者占24.70%。说明农村幼儿教师对游戏、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这些专业新理念高度认可,但是也有小部分教师保留有传授式、小学书本式学习观念。

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主要考虑的因素上,76.10%的教师选择幼儿的经验,9.50%选择教师的能力,8.00%选择教师的经验。对幼儿的差异性表现,93.20%认为应该高度重视。对于以整合理念为核心的幼儿园单元主题教育,86.60%(31.00%非常赞同,55.60%比较赞同)的教师持赞同态度。以上分析可见,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整体上处于较好状态。

表5 农村学前教师专业情感状况(单位:%)

3.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在专业知识方面,在六个备选项中教师认为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的强弱排序是:幼儿保育与教育知识占45.10%,幼儿发展知识占35.40%,教育理论知识占15.50%。在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专业知识上,排名第一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占36.00%;其次是自然科学知识,占23.50%,第三是教育科学知识,占15.90%。64.40%的教师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五大领域的教学专业知识,但也有35.60%的教师选择一般及以下(见图3)。在五大领域教学知识中,教师认为最为欠缺的依次排序是:艺术领域(43.10%)、科学领域(35.40%)、社会领域(12.90%)、健康(5.20%)、语言(3.30%)。可见,相当部分农村幼儿教师五大领域教学中缺失艺术、科学、社会领域的教学知识(见图3)。经检验,教师欠缺的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与其欠缺的艺术、科学以及社会的领域(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r=0.06(p<0.0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充分说明教师的学科知识与通识性知识的结构会直接影响其学科和领域教学知识与能力。在“幼儿园应急预案知识” 和“对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上,分别有79.50%(非常充分占25.60%,比较充分占53.90%)和68.90%(非常充分占13.80%,比较充分占55.10%)的教师认为自己较好。

在专业能力上,教师认为自己具备的专业能力的强弱排序中,位于前四的依次是: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占41.10%;环境创设与利用,占17.50%;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占15.10%;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占13.20%。在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排序中,教科研能力占45.80%,位列第一;音体美等技能占30.00%;反思与发展能力占8.20%;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占5.90%(见图4)。79.10%的教师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与家长沟通的能力,85.0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较好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发现幼儿点滴进步并加以鼓励。尽管76.80%的教师能够把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形式,但是在鼓励幼儿自主游戏,支持其主动、创造性地开展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上,35.10%的教师认为自己欠缺。在回答“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您能否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机会,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教育方式”时,26.60%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力不足。70.90%的教师表示自己从没公开发表过任何教科研成果。经检验,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差异显著(F=6.47,P<0.01),地区发达程度越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越强。

图3 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所欠缺的领域知识情况

图4 农村学前教育教师欠缺的专业能力情况

4.专业发展各要素关系

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wilks’lambda=0.23,经Green -house 校正后的F=664.77(P<0.001),表明专业发展各要素得分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事后检验表明,六个要素两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s<0.001),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专业理念、专业认识、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情感、专业规划。由该结果可知,在专业发展各要素中,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发展最好,其他依次为专业认识、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情感,最差的是专业规划(见图5)。

相关分析表明,专业发展各要素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s<0.001),专业理念发展好的,专业认识、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情感、专业规划发展都较好(见表6)。

5.教师学历与专业发展

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除专业情感外,不同学历的教师在专业发展各要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趋势是学历越高,专业发展越好(见表7)。

图5 专业发展内部六要素的平均数

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发展规划专业理念1专业知识.396***1专业能力.451***.659***1专业认识.272***.402***.402***1专业情感.252***.428***.372***.421***1专业发展规划.195***.446***.417***.455***.355***1

注:*在.05水平上显著,**在 .01水平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表7 不同学历教师专业发展各要素的差异

注:*在.05水平上显著,**在 .01水平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五)外在支持

通过专业发展状况与外在支持的相关分析,发现专业发展状况与外在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具体来说,专业理念和师德与外在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F=0.322,P<0.01),专业知识与外在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F=0.236,P<0.01),专业能力与外在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F=0.215,P<0.01)。

教师在回答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上,选择培训的占53.30%,排第一,外出参观占22.20%,园本教研占12.20%,观摩和参与比赛占9.10%。在最希望的培训项目中,59.50%的教师选择了到优秀幼儿园顶岗实践。说明教师普遍认可培训对其专业发展的价值。那么,教师得到培训的机会怎样呢?调查显示,近三年,有20.90%的教师从没有培训机会,39.70%的教师每年只有一次培训机会,13.90%每年有2-3次培训机会。57.7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培训愿望和要求不能得到有力的经费支持(见表8)。

(六)工作满意度

在农村幼儿教师对自己工作的不满意度排序上,依次为:工资待遇、编制、专业发展、职称、专业培训、保险、其他。其中,工资待遇位居第一,占41.10%,远远高出其余选项(见图6)。值得关注的是,保险虽然位列第六,但并不能说明农村幼儿教师保险问题已经解决。通过访谈得知,由于待遇低,他们普遍缺乏保险意识,很多教师认为每个月能够按时领到工资已相当满足。

表8 农村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支持条件分析(单位:%)

图6 农村学前教师工作中的不满意度情况(单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农村幼儿教师年龄结构总体比较合理,整体趋于年轻化,且女性占绝大多数;班级教师以两教无保和一教一保为主,班额偏大,师幼比严重不合理;教师月工资水平整体偏低,绝大多数在2000元以下,远低于当地平均收入1.8倍的要求;近四成教师没有保险,即使有,大多数仅为三险,教师的待遇成为教师对工作满意度最低、意见最大的一项。但是,调查发现,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学历、专业、资格证获取、职称和编制之间差异显著,高学历、师范类专业、拥有教师资格证和职称、编制的教师,其工资待遇普遍高于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

2.在资质状况上,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有了较大提升,多数为专科及以上学历,以专科学历为主。由于转岗教师的加入,师范类其他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比例很高,且拥有学前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偏低,不到总数一半,大多数教师无编制和职称。

3. 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高尚的师德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一专业素养,理解与尊重幼儿、运用学前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等专业认识与理念已得到农村幼儿教师的普遍认同。但他们的反思意识却普遍缺失。

4. 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性高度认同和热爱,他们的专业发展意愿和诉求普遍高涨,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但是其专业规划意识较为淡薄。由于待遇低、压力大,很多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有四成教师只要有机会是愿意调动工作的。

5. 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在专业理念上总体较好,表现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能够主要考虑幼儿的经验,对游戏、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这些专业新理念高度认可,但是也有部分教师不同程度存在着传授式教学、小学化观念。

6. 农村幼儿教师具备较为充分的保育与教育知识和幼儿发展知识,但是普遍缺失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教育科学知识,从而导致他们幼儿园五大知识领域中艺术、科学以及社会三个领域教学知识和能力的欠缺。

7. 农村幼儿教师具备比较好的专业能力主要有: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环境创设与利用、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等,但是在鼓励与支持幼儿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操作探索与交流合作以及表达表现、灵活运用教育方法、教科研以和反思批判等能力方面普遍不足。

8. 在专业发展各要素中,农村学前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最好的,其他依次为专业认识、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情感,最差的是专业规划。专业发展各要素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即专业理念发展好的,专业认识、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情感、专业规划发展都较好。

9. 专业发展状况与外在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具体来说,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均与外在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10. 农村幼儿教师普遍高度肯定培训、外出参观、园本教研、观摩和参与比赛、到优质幼儿园顶岗实践等形式对其专业发展的价值。但是,这些愿望和要求却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或经费的有力支持,培训机会严重不足。

(二)建议

1.完善政策,提高农村幼师的待遇和资质。本调查表明,待遇过低,编制、职称缺失已成为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对其职业满意度最低的一项。即使这样,他们大都表现出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专业发展诉求,对孩子、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这对他们是很不公平的。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完善相关政策,继续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增加编制,制定农村幼儿园尤其是非公办园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财政补贴制度,建立完善的农村非编、非公办园学前教师保险制度,保障五险一金的落实,尽早实现同工同酬。严格教师资格,尤其是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落实其职称评定制度,稳定现有教师队伍,吸引更多的高学历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学前教师队伍。

2.多渠道补充师资,构建合理的师幼比。本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幼儿教师严重短缺,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幼儿园,班额太大,一教无保、一教一保、两教无保的现象十分普遍,师幼比严重失衡,从而直接导致教师工作压力超大、小学化倾向加剧,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加之教师待遇过低,加剧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应尽快多渠道补充师资,减少班额,配备两教一保,构建合理的师幼比。

3.加大培训力度,构建支持系统。本研究表明,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一大“瓶颈”。但是,他们对学前教育的专业性高度认同和热爱,而且对自己目前的专业发展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满意,进一步发展自身专业性的愿望十分迫切。他们普遍高度肯定培训、外出参观、园本教研、观摩和参与比赛等形式对其专业发展的价值,但由于经费缺失、工作繁忙、机会不公等原因,其诉求普遍难以实现。

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强化自身职能,构建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完善师资质量保障机制。针对突出问题,出台切实举措,尽快提升农村幼儿教师整体专业水平。重视教师职后培训,进一步将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优先纳入各级政府教师整体培训体系,建立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公平公正地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专业培训机会,如专家讲座、远程培训、外出参观,等等。

4. 强化内功,提升农村幼师专业水平。农村幼儿园领导应明确发展思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尽力为教师争取待遇、编制;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积极为本园教师创造培训进修、观摩参赛、到优秀幼儿园顶岗锻炼、园本研讨等机会;为教师购买专业书籍报刊,提供网络通讯技术;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尽快改善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的现状,尤其是艺术、科学、社会等领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鼓励与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能力;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达表现的能力;灵活运用教育方法的能力;教科研能力以及反思批判能力等。

农村幼儿教师自身应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确定自我专业提升的优先顺序,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意识和能力,利用网络、书籍、报刊杂志等途径,丰富自然、人文、社科知识等学科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强化教育理论知识,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教育实践中积极践行,注重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of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taff in Rural Pre-school Education:With Rural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17 Prefectures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Xiang Haiy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 Wit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467 rural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17 prefectur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population's structure, remuneration, qualifi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ternal support, job satisfaction, etc. It draws some illuminating conclusions and make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ing rural preschool teacher capacity building: change government policy to raise remuneration and qualifications, recruit teachers from various channels to adjust teacher-children ratio, organize more training and support programs, and emphasize in-house learning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quality.

preschool education; rural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4-07-01

向海英(1963-),女,四川达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①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研究”(BHA100049)的阶段成果及作者主持的山东省软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RKB01331)之成果。

G525.1

A

1001-5973(2014)04-0082-09

责任编辑:时晓红

猜你喜欢

月工资幼儿教师幼儿园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农民工“月工资”的司法认定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在北方的冬天
八小时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