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业倦怠的关系①

2014-08-22朱晓伟杨双双

关键词:总分理想个体

朱晓伟 杨双双

(1.长江大学 教育科学系,湖北 荆州 434023;2.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学习倦怠是一种与学习有关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消极状态。由于其对大学生学习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逐渐被心理学研究者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国内学者连榕等最早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展开研究,认为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1]

近年来,质量提升已成为各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学习倦怠自然也就成为教育心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中,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够认同,没有形成较强的专业承诺导致的。但这些研究在考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时,没有关注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对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影响。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自我同一性形成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那些已经发展起较为成熟的自我同一性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有了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可能在学习中更少出现学习倦怠;即便这些人中有部分人可能对当前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认同,但他们可能会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安排当前的学习生活,从而相比于那些专业承诺较低,同时又没有发展起自我同一性的个体,更少产生学习倦怠。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假设: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除了直接影响学习倦怠的产生外,还调节着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目前,国内还没有人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更没有人去综合考察自我同一性在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

一、研究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湖北荆州某大学抽取6个班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共发放问卷 24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96 份。其中男生64人,女生132人。

采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共20题,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取5级记分。量表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三个维度。总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65。采用吴兰花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该量表共27题,包括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四个维度。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5级记分。总量表的Cronbacba系数为0.927。采用郭金山修订的Bennion和Adams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EOM-EIS-II)。该量表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采用6级记分。量表共 64 题,包括4个分量表:同一性成就状态量表(ACH)、同一性延缓状态量表(MOR)、同一性排他状态量表(FOR)和同一性弥散状态量表(DIF)。4个分量表的Cronbacha系数在0.76-0.86之间。该量表既可以得到被试在4个同一性状态分量表上的得分,还可以根据被试在4个分量表得分上的组合,将被试划入4种同一性发展状态类型中的一种。

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研究者担任主试,按统一指导语进行,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进行管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由于学习倦怠量表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故取中值3为参照值。本研究中,学习倦怠总量表项目均分为2.828,属于中等程度范围,说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虽然不至于非常严重,但也不容乐观。在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上,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最高且超过中值3分,说明大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不恰当学习行为的程度较为严重。以性别变量对被试分组,对学习倦怠总分及三个维度得分的平均数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和情绪低落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这两项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二)专业承诺、自我同一性与学习倦怠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专业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同一性状态中,同一性成就状态与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及学习倦怠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同一性成就状态与情绪低落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同一性弥散状态与学习倦怠总分和所有维度的得分均有显著正相关;同一性延缓状态、同一性排他状态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及总分都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不显著。见表1。

表1 专业承诺、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学习倦怠各维度的相关(r)

(三)大学生专业承诺、自我同一性对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

以学习倦怠为因变量,大学生专业承诺和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各维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专业承诺的情感承诺维度、理想承诺维度以及自我同一性成就状态进入了回归方程,三个自变量极其显著地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其中情感承诺对变异的解释量贡献最大,单独贡献R2=0.387,回归方程中加入成就状态和理想承诺后,增加的变异解释量分别为0.031和0.021。

(四)自我同一性在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根据调节效应的检验方法,首先按照EOM-EIS-II操作手册中提出的3个原则,将被试划分为4种同一性状态类型(弥散型59人,早闭型29人,延缓型88人,成就型20人),然后对这四种同一性状态类型的被试,进行以专业承诺各维度为自变量,以学习倦怠为因变量的多组回归分析,以检验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回归,进入回归方程的维度和解释率随同一性状态类型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对于弥散型、延缓型和成就型的个体而言,情感承诺都能显著预测其学习倦怠,单独解释变异分别为0.320、0.453和0.415;延缓型个体的继续承诺也能够显著预测学习倦怠,当它加入回归方程后,增加的变异解释量为0.047;排他型的个体较为特殊,只有理想承诺可以显著预测他们的学习倦怠,解释的变异为0.253。可见,虽然同一性状态不影响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关系的方向,但是影响着专业承诺哪些维度可能影响学习倦怠以及影响的强度,这说明,自我同一性对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表2 专业承诺、自我同一性状态对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

注:a为情感承诺单独解释的变异量,b为情感承诺和成就状态共同解释的变异量,c为情感承诺、成就型、理想承诺三者共同解释变异量。

表3 四种同一性状态类型下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分组回归

注:a为情感承诺单独解释的变异量,b为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共同解释的变异量。

三、讨论

(一)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

从大学生学习倦怠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来看,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虽不说很严重,但也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逃课严重,不听课,迟到,早退,不看书,不交作业等不当的学习行为上。

从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来看,男生的学习倦怠比女生更严重,在学习倦怠总分和情绪低落上,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这与许有云、孙晓莉、段陆生等的研究是一致的。但也有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例如连榕等的研究发现,男女生在倦怠总分上没有差别,男生在情绪低落上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成就感低上显著高于男生。[2]总的来说,关于男生在学习中更多出现情绪低落这一点上是没有异议的。由于大部分男生自制力比女生较差,且容易被电脑、网络游戏及棋牌游戏等吸引,以致面对学习时更可能感觉疲惫沮丧,无精打采,缺乏兴趣等。

(二)大学生专业承诺、自我同一性和学习倦怠的关系

相关分析发现,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在总分和所有维度上都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与连榕、段陆生等的研究是一致的。自我同一性成就状态与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以及倦怠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同一性弥散状态与倦怠三个维度及总分都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大学生越是认真地思索过目标、价值观和理想,并且在探索的基础上,对某种特定的目标、理想、价值观等做出了坚定的承诺,就越少表现出不当的学习行为,越多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相反,那些没有认真思考人生目标与价值观问题,也没有确定对特定目标和价值观做出承诺的大学生,就越是在学习中表现出更多低落的情绪,以及不当的学习行为和较低的成就感。这与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是比较一致的。在大学里,那些很早就明确了人生目标的个体,往往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在学习中会更加投入,从而较少表现出不当的学习行为。同时,由于他们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良好的成绩,在通过努力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这样的个体通常能体验到更高的成就感。而处于弥散状态的个体由于生活没有目标,所以常常会怀疑专业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一些研究发现,处于弥散状态的大学生更可能产生网络与游戏成瘾。[3]这些同学通常极度厌倦学习,通宵达旦地上网和玩游戏,经常缺课,学习中多门功课不及格,从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很低。

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发现,专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理想承诺维度和自我同一性的成就状态,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学习倦怠。其中,情感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能力最强。当它单独进入回归方程时,其对学习倦怠的解释律达到38.7%;当同一性成就状态和理想承诺进入回归方程后,增加的解释率仅为3.1%和2.1%。这说明,对所学专业缺乏情感认同,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此外,若大学生能够形成确定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乐观,较少出现不当的学习行为,在学习中体验到更高的成就感。理想承诺反映的是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发挥其特长,实现其理想和抱负的程度。从理想承诺对学习倦怠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可以看出,若大学生认为其所学专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得更为积极,较少出现学习倦怠。这些关系告诉我们,要减少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出现,高校要给大学生更多自主选择调换专业的空间,让尽量多的大学生能够进入那些可以发挥其专长,实现其理想和抱负的专业中去,从而对专业形成较强的情感认同。此外,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引导,使大学生在确定其人生目标后,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大学学习中去。

(三)自我同一性对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对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虽然同一性状态不影响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负向的预测效应,但是影响着专业承诺哪些维度可能影响学习倦怠以及影响的强度。对于成就型、延缓型和弥散型个体来说,情感承诺都能显著预测他们的学习倦怠。这说明,对大多数同学来说,缺乏对专业的情感认同,是导致他们产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对于延缓型个体,继续承诺也能显著预测其学习倦怠,说明延缓型的个体在探索其同一性的过程中,会更多地去思考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未来发展等问题,若认为专业的发展前景黯淡,就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排他型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此类大学生往往没有经过明确的探索,却由于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期望和建议,而过早地对某些目标做出不自觉的承诺。本研究发现,理想承诺能够显著预测排他型个体的学习倦怠,这可能是因为排他型个体在最初报考专业时,并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这类个体在学习中若发现所学专业不能很好地实现其理想和抱负,即便他们不需要为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工资待遇等发愁,也会对所学专业失去热情,从而产生学习倦怠。这样的同学,若能在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的指导下,重新自主地规划其人生发展目标,也是能够在大学避免出现学习倦怠的。

参考文献:

[1]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1).

[3]管雷,冯聪.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猜你喜欢

总分理想个体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