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现代汉语小说的零形回指

2014-08-22夏雪

关键词:回指嵌套萧红

夏雪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1)

话语中提到某个事物之后,再要论及该事物时一般使用各种回指同上文取得照应。汉语回指主要有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三种形式。其中,零形回指的出现频率最高,分布广泛,似乎不受限制,以致于被认为是汉语回指的标准模式。零形回指是指用零代词充当回指语的回指形式,它具有代词的句法特征但没有实际语音形式。嵌套回指是零形回指的回指对象呈嵌套式分布的现象。为了了解现代汉语百年来零形回指包括嵌套回指的应用概况,本文以30年为一个跨度,挑选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及90年代这三个典型时间段的现代汉语小说零形回指及其原因作用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嵌套回指逐渐消失的原因。

一、现代汉语小说的零形回指使用概况及其原因

本文所采用的现代汉语小说为不同时期汉语叙事体作品,包括20世纪三十年代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第三章)、老舍的《骆驼祥子》(18、19章)和巴金的《家》(10、11章);六十年代赵树理的作品《小二黑结婚》、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4—8章)及王蒙的两篇短篇小说《夜雨》和《眼睛》;九十年代王安忆的作品《小鲍庄》(9—22章)、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1-12章)和贾平凹的《浮躁》(上卷5—9章),均为名作或精选作品。各个时期将选取约3万字共约10万字的语料。本文首先对所选语料中的零形回指处逐一进行标记,并且采用陈平“以标点符号为标记,把用逗号、句号、问号等断开的语段算作小句”这种划分小句的办法,[1]然后用AntConc软件来统计相关数据。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不同时期零形回指的使用数量相差不大。但通过对比发现,同一年代里,乡土类作家在对零回指的运用上比其他类型的作家要相对多些。赵树理作品中零回指使用频率最高。而萧红和王安忆被选作品中的零形回指数量也比同期作家作品要多些。这种差异的产生与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写作风格密切相关。

赵树理出身贫寒,他靠父亲借债读了几年书。因为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他的作品也通俗易懂,深入人心。1947年,《人民日报》赠给赵树理一个“农民作家”的荣誉尊称。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农民小说,在大众化的语言形式之下展示了新乡村政治生态的多元力量的博弈,蕴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他的小说追求的不是所谓的“艺术性”,而是以为农民大众接受、欢迎为最高目的。选文《小二黑结婚》正是赵树理从太行山走向中国文坛的成名之作,独特的乡土气息及通俗的语言使得作品更具汉语本土化特征。

表1 零形回指在不同时期作品中的数据统计

萧红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虽然她出身于士绅之家,但她童年的许多时间都在邻近的农家消磨。农民生活在她脑海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她对以父亲为代表的上层地主阶级充满了强烈的憎恶之情,对农民有着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与悲悯。她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也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的扭曲人性和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由于家庭的阻挠,萧红从女师大附中毕业后,就被迫终止了求学之路。所以她的文学创作语言质朴,贴近下层人民的生活。因此,我们发现在选文中,零回指的数量也相对较多。

巴金1921年毕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后回到中国,从事文学创作。所以巴金的小说以强烈的爱憎描述“热情忧郁的青年世界”,在表现青春、爱情悲剧时注入深厚的人道主义热情,写作风格也受教育的影响,具有欧化倾向。所以,在其作品《家》中,我们发现零回指的数量则较少。

王安忆作品《小鲍庄》在90年代中零回指使用频率最高。王安忆虽不是农民家庭背景,但是该作《小鲍庄》属她“寻根作品”的佳品。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文化寻根"热潮,使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因而写作风格更加民族化,本土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0世纪百年中现代汉语小说中零形回指运用基本没显著变化,无法看出使用减少的趋势;此外,零形回指使用频率与作家的教育背景、写作特点密切相关。本土化的作家相比于受欧化影响的作家在写作中更倾向使用零形回指,保留了汉语的独特性。

二、现代汉语小说零形回指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究零回指的具体类型(见表2)。

零形回指是汉语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语言方法,它几乎可以出现在句中任一名词或代词出现的句法位置,在句中可以担任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等句法成分。这里,我们根据所选的文本对零形回指在句中分别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以及零形回指为主谓联合、动宾联合短语的情况做了讨论。

从表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零形回指作主语的情况最多,和侯敏、孙建军的研究结论一致。[2]此外,他们还认为在不同的语言类型对零形回指的使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主题显著的语言中才能使用零形回指。汉语中典型的主语是话题,宾语(尤其是靠近句子左边的宾语)是次话题。若话题的启后性高就容易用零回指来照应。

过去许多研究都把零形回指的选择与话题连续或话题链联系起来。实际上,在某些语篇环境中,零形回指被用来指示当前讨论对先前提到的语篇指代的回归。在这种情况下零形回指的使用表明当前话题讨论的中断,从而零形回指可能起着干扰一个连续的语篇话题,以便延续先前语篇话题讨论的作用。这里我们采用杨晓蕴提出的“嵌套”一词来表述该独特的回指形式,[3]其典型模式为1—2—2—1。

表2 零形回指在类别上的分布情况

注:1~10指代上表中各作家的作品

董秀芳认为,历时的演变可以是反复的,在一个时期出现了的语法现象,在后一个时期又可能消失,看起来语言系统好像又恢复到了以前的阶段。[4]根据表格中数据显示,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都出现了嵌套回指,但是60年代却空缺了,这似乎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应和了该说法。

从表2中我们还发现,虽然《家》使用零形回指的数量不多,仅占选文22.38%,是所选作品中最少的,但是也出现了嵌套回指形式。而《小二黑结婚》零形回指出现的数量最多,达到42.39%,却无嵌套回指形式。所以,我们认为零回指的数量与嵌套回指式的数量不成正比,两者并没太大关系。

三、嵌套回指逐渐消失的原因

嵌套回指在汉语语篇中本就不多见,因而在现代汉语中更是为数不多。因为随着语言的发展,本来嵌套回指更符合语言经济性的发展,应用应该大量增加,但是由于其出现的语境较为特殊,所以,在现代汉语中也并不常见,甚至逐渐消失。

嵌套回指逐渐消失一部分是因为现代汉语从早期到成熟期在总体上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是在具体形式上仍然有一定的发展变化;另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语言欧化的影响。

英汉语言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上半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科技及其思想文化大量进入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开展、大量翻译英国作品,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对汉语书面语的影响成为一种事实。近几十年来,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英汉语言接触的频度和密度不断提高。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汉语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而且在词法和句法层面也出现了一些冲击汉语语法规范的语言变异现象,有的已经或正在逐步扩散出去,甚至已经变成有序的变异。大量欧化语法现象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面貌,是现代汉语嵌套回指逐渐消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通过选取20世纪不同时期的语料,我们对现代汉语小说百年来在零形回指包括嵌套回指形式的应用进行了初探。从总体上来看,不同时期的现代汉语小说中零形回指使用并无明显差异,但与作家的教育背景,写作风格密切相关;越是本土化作家的作品,出现零形回指的频率也越高;另外,汉语独有的嵌套回指在现代汉语小说中使用频率都很低,甚至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1987(5).

[2]侯敏,孙建军.汉语中的零形回指及其在汉英机器翻译中的处理对策[J].中文信息学报,2005(1).

[3]杨晓蕴.法律语体零形回指分析-兼与文艺语体零形回指比较[D].杭州:浙江大学,2009.

[4]董秀芳.古汉语中介宾位置上的零形回指及其演变[J].当代语言学,1998(4).

猜你喜欢

回指嵌套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嵌套交易如何实现逆市盈利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浅析回指与溯因推理
程序设计中的嵌套循环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大小交路嵌套方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最优车组数开行方案
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