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和“自然”在生态学中的混用
2014-08-22吴贵洋吴宁
吴贵洋 吴宁
[摘 要]“生态”一词在我国各个学术领域中随处可见,使用频率较高,但人们在使用中往往对生态内涵缺乏深究,使其外延过大。因此,有必要从语言学和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和“自然”概念的渊源、发展变化及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呈现的不同语义,指出“生态”一词在多数情况下被误用且被“自然”一词所替代。
[关键词]生态;自然;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4-0049-07
[作者简介]吴贵洋(1988—),男,湖北襄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吴宁(1966—),女,安徽桐城人,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武汉 430073)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0JHQ04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批号A13011005)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14RT09)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许多学科都试图与生态学结合,以期找到新的理论生长点。生态学概念从1866年在德国开始传播,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无污染的、健康的事物。当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它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人们往往用“生态”来替代“自然”,造成了“生态”一词在学术使用上的混乱。本文拟围绕“生态”和“自然”概念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来阐明生态与自然的区别,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一、“生态”概念与“自然”概念
(一)“生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生态(ec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但生态学中的生态概念,是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提出的,原本是指自然界的琐事,也就是探讨生物为了生存,彼此间的互动关系。①在我国,生态一词最早见诸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生态在这里的意思是呈现出美好的姿态。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各个具体学科不断发展,生态一词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和丰富,并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基本内涵。20世纪20年代以前,生态是指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里的生态主体不包含人类。②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愈加关注生态问题,意识到必须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考察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的内涵开始包含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一直延伸到人类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和谐,生态的主体也转为人类。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生态学的起源也是从研究个体生物开始的。现在,人们常用生态指美好的事物,如和谐的状态、无污染的食品等。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大背景下爆发的生态危机,促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人们试图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以期解决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生态主要关涉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力图找到一条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道路。
(二)“自然”概念的渊源与发展历程
“自然”在西方历史上不仅是一个基本的而且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词汇,在西方词源学上的含义是某种物质的本性或性质,或事物的类型,泛指世界,尤其是物质世界或自然世界。③在古希腊时期,自然一词很少有“自然界”的含义,通常作为“本性”使用。著名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在《自然的观念》一书中写道:“(自然或本性)一词在古希腊亦有这些方面的应用,并且在古希腊中这两种含义的关系同英文中两种含义关系是一样的。我们关于古希腊文献的更早的记载中,总是带有被我们认为是英语单词Nature的原始含义。它总是意味着某种东西在一件事物之内或非常密切地属于它,从而它成为这种东西的根源,这是在早期希腊作者们心目中的惟一的含义,并且是作为贯穿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④这说明自然最初的含义是事物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一词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这些不同的含义彼此相互联系,其中有一个最核心、最基本的含义,即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的本质,其他都是衍生义或近似义。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一书中曾列出自然的多种含义,如起源或诞生、事物所有生长的东西、自然事物变化的缘由、形成事物的基质、自然事物的本质、一般的本质或形式等。亚里士多德阐释的自然的本义还是指本质和事物如此这般的原因,直到古希腊后期,自然才在自然界的含义上来使用,但当时这种用法并不普遍。自然一词在中世纪的含义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指事物的本质,在文艺复兴后变成一种“人类的内在力量”⑤。
在我国,自然一词最早见诸魏晋王弼所著《老子注·五章》:“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这里的“自然”是指人或事物自由发展变化、不被外界所干预。我国近代对自然的理解受西方近代自然概念的影响,引入自然界这一含义,自然所表示的物的集合的含义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取代原有本质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对自然的解释和西方大致相同,一是指本性如此,二是指自然界。
自然界意义上的自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然指宇宙中囊括一切形式的存在物,与物质、存在、客观、宇宙实在等范畴同义,也包括人类社会;狭义的自然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自然有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两层含义。自在自然包括人类历史之前的自然,也包括存在于人类认识或实践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最早见诸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义、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①这里的人化自然是指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那部分自然界,是指由人的本质力量创造社会并被实践中的人所占有的对象世界,与人们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天然自然相对应。马克思尤为重视人化自然,是因为人类实践所创造的人化自然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同时自然在人化的过程中也不断促进人的实践跨上新台阶。
18世纪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沿着狭小的圆圈循环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黑格尔认为,自然是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②。针对黑格尔抽象的自然观,马克思认为,把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去,并且抽象地、孤立地看待自然界,没有任何意义。马克思还指出,在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人类作为主体而存在,自然则属于客体,“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受动的、受约束和受限制的存在物”③。人类认识、探索和改造自然最终是为了让自然更符合人类的追求,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自然因此而对人类呈现出实践的意义,自然作为一种生命实践活动的成果,也就是生产生活资料的结果。④在以往的社会形态中,大多数时候表现为人类从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对自然的崇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是为人服务的有用物,而不再是自然而然的力量,资本主义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是为了制度本身的需要。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克服了对自然的神化和盲目崇拜思想,回归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主体地位,恢复了自然对人类的有用性和价值。虽然资本主义通过掠夺自然向人们提供丰富的物质,但马克思对此却持否定态度,批评资本主义造成自然环境破坏的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写道:“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⑤马克思举例说明了资本主义农业对自然的损害:一方面通过剥夺劳动者即掠夺土地手段的逐渐进步使人与土地相分离,另一方面利用化肥来提高土壤的效用而破坏土地原有的生态平衡。马克思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体地位和自然对人的价值,主张维持人类与自然之间正常的、合理的物质循环交换,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发生关系,人类属性不仅包括社会属性,更包含自然属性;另一方面,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总之,从生态和自然各自的概念渊源和发展变化上看,生态并不等同于自然,自然的外延比生态的外延更广,生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是自然的一部分。
二、生态环境和生态危机,自然环境和自然危机
虽然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自然环境的外延更广,涵盖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通常包含大气圈(空气)、水圈(湖泊、河流)、生物圈(草本植物、动物)、土壤圈(土地)、岩石圈(矿物质)五个自然圈,这些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①人类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造成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不仅仅是人类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危机,也不仅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和危机,更是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和危机。②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并没有把人与自然单纯地放在对人与外部自然界关系的探讨中,而是同时把自然纳入社会领域,这样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认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扩张式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物质代谢的分裂,从而造成了生态危机的爆发。当代生态问题是资本全球权力分工的产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这主要是由工业锅炉与采暖锅炉、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森林火灾等释放的有害气体造成的,不仅危害人体、植物,更影响气候。从1850年工业革命到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增加了30%以上,直接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飓风的威力增加。(2)有毒废弃物、城市垃圾的危害日益加重,化学物品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伴随着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城市被大量垃圾包围。人们通过燃烧和掩埋来处理城市垃圾,不仅影响空气质量,更会污染地下水。因此,如何处理工业生产发展所带来的垃圾成为全世界面临的生态难题。(3)水污染。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覆盖了地球71%以上的表面。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但随着资本全球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地球上可供人们引用的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其中又有0.7%的淡水聚集在南极冰川。中国人口众多,当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上少数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4)生物多样性正在消失。要维持人类健康的生存和有序的发展,就必须保持彼此相互依赖的生物链的多样性。但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利用,导致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生物灭绝浪潮。据统计,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其中由于热带雨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严重,现在平均每6个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生物的快速灭绝对人类生存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自然危机是指自然灾害,主要表现在:(1)土壤资源退化。如土地资源的沙漠化,每年变成沙漠的土壤或生产能力降低的土壤达到数万公顷。(2)不可再生资源稀缺。美国矿产局根据1990年全球的矿产消耗速度分析得出,世界铁储量够用为65年,石油和天然气贮量则分别为44年和63年,如果不加以保护,可再生资源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3)森林资源骤减。森林是地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持人体健康,给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必需品。但滥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锐减。据史料记载,人类文明的初期原始森林有760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地球大陆表面的2/3,19世纪中期减少到5600万平方公里,20世纪末再减少到3440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下降至27%,而2003年只剩下2800万平方公里了。最近100多年来,森林面积锐减惊人,并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加速之势:1960-1990年全球丧失了45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森林,其中1980-1990年期间平均每年损失9.95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约等于韩国的面积;此后据联合国《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统计,每年消失的原始森林增加到13万平方公里,目前以每年高达16-2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
可见,生态环境是一定生态关系所构成的整体系统,自然环境仅是非生物因素所构成的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天然因素的总和,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某一特定的生态环境、有机物环境、无机物环境和地下能源环境,自然环境包含生态环境。自然危机是大自然的灾难。
三、生态文明与自然文明
在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随着全球生态问题愈加严重、不可再生资源的锐减和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人们逐渐意识到,若要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生态观和自然观,把“生态”和“文明”联系起来,使“生态”这一话题更富有时代性、前沿性和科学性,用正确的生态观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实践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以解决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危机为使命,关乎人类未来和发展命运,是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调整,力图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与共生,①是生态学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儒道佛为中心的生态思想。儒家主张和谐观念,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是人与自然的统一。王阳明主张“万物一体之仁”,即达到了天道和人道的统一。②道家提倡以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即人要尊重自然规律、崇尚自然。老子将生命本源归结为“道”,而“道”所生万物中包含了生命形态。道家提倡的是一种弱化的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利益和需求的层次变化结合起来认识自然界,体现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佛教的生态思想以珍爱自然为基本原则。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的今天,这些生态智慧在建设生态文明中会发挥巨大的影响。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反映了人类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内在地统一起来,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西方文化中渗透着“支配大自然”的观念,把自然和地球描绘成资本。这种观念认为大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持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造成生态和资本主义无法调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以追求利润增长为首要目的,倡导的消费主义加速了经济的增长,却导致能源和材料迅速消耗。现代工业文明的生产模式是在消费的带动下,大量生产,大量抛弃。③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是以“环境问题”的国际转移为代价的,对环境的保护具有治标不治本的特点。要想使生态文明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就要摆正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要把人类的位置从自然界之外调整到自然界之内,要意识到人类及其文明是大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应当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运用智慧继续维持大自然的相对稳定和谐的运行机制,并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贴近、融入大自然。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只有生态安全,人类才能摆脱生存危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紧紧抓住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的两块基石:一是社会实践,这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表现在自然是人生存的前提条件,人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人的认识历程同样是从自然开始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同自然物质进行交换。“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①人通过社会实践去探索、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二是唯物史观。人作为类同自然发生关系,个人是自然的一个分子。与人类相对应而存在的是自然界,与个人相对应存在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我们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把握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②
(二)自然文明
自然文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自然文明是指自然容纳的各种介质物的空间体,以及不同的介质物之间相对平衡有序的分层格局。广义的自然文明是指大自然中一切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之间、主体客体之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呈现出的与环境相适应的历史进程。自然文明包括自在自然的文明和人化自然的文明。自在自然的文明是指没有成为人类实践活动对象或未经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自然文明,它的一切运动和变化都是自发的、盲目的。人化自然的文明是指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目的,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和自然文明演变的进程具有一致性,唯物主义认识世界就是从自然文明开始。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西方的自然文明思想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自然与人割裂开来,并视其为与人无关的独立存在,或者把自然看做是精神的创造物。比如,黑格尔认为:“只有在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整性。”③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自然只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是“绝对精神”的一个表演场所。费尔巴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式去看待自然,忽略了人的实践对自然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给予鲜明的批判:“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④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实践是人类独有的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量。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的飞跃,都源于实践的迫切需要。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原始的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而且创造了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与制约自然界,不断地改变自然。归根结底,自然文明主要是指人化自然的文明,而人化自然的文明的最终实现取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文明。人始终把追求更适宜的环境作为奋斗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均主张依靠积极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与环境的改变同步,人们居住的环境应该是合乎人性的。但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给自然界带来的负担愈益加重。人类改变了自然界,但被改变了的自然界却报复人类。马克思在《资本论》也谈到了物质变换断裂的思想,指出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要想改变已经影响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实践活动的盲目性。人必须增强自己活动的计划性,使自身的行为更合理,意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生物链的完整性就是在保护自己。保护自然并不意味着反对人对环境的任何改造或主张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在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中充斥着残酷的生存斗争,地球上很多生物物种都灭绝了。人类的祖先是经过无数的斗争才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而生存下来的。人化自然的文明是以人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来改变环境。“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破坏的工作不可能永久继续下去,恢复工作才是永恒的。”①“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②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能任意地、毫无限制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在实践活动中到底具有多少自由,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认识水平。资本主义不能解决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被迫遵循劳动分工,生产组织和生产模式都是以利益集团所追求的资本增值为目标。人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永远不能同自然界相分离、人的发展也要以自然的发展为基础,认识到人类行为的后果,认识到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影响,才能改变人自身的行为,使其真正实现人化自然的文明。
总之,虽然生态文明和自然文明都关涉人的实践活动,但所指向的实践对象不同。生态文明主要指人与人化自然之间平衡的、和谐的关系;自然文明不仅指人与人化自然的平衡的、和谐的关系,而且还包括自在自然的文明。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生态和自然都关涉环境,但各有意蕴。就内涵而言,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而自然是指万物的本性或天然。就外延来说,生态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但自然是指无穷多样性的存在物。生态概念的广泛应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制度滥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人们意识到全球环境问题。各个领域、产业、学科与生态学相结合,主要是源于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特点。但是在生态概念广泛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而出现了许多滥用“生态”和“自然”以及随意相互替换的现象,因此,区分“生态”和“自然”就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根据语境来精准选择“生态”或“自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在“生态”一词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新的研究领域。要想保护环境,就需要生态伦理,从宏观和微观方面给予合理的调控和指导。首先,应该在学术领域内界定“生态”与“自然”的内涵和外延,让不规范、滥用术语的现象消失。其次,规范商家所运用的媒体、广告等宣传方式,以免误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再次,让有关生态产品给消费者提供质量保证,使人们能真正吃上生态产品,不给唯利是图的非法商家以可乘之机。
责任编辑:胡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