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妙汤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临床疗效观察
2014-08-22何斌华李建武
何斌华 李建武
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5
2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 43001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以钠盐形式沉积于关节腔或软组织的急性炎症性反应。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反复发作可导致尿酸性结石、关节变形,甚至功能障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群饮食结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痛风的发生与高血脂、肥胖、高血糖、高血压等有关。在该病急性发作期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有确切疗效,但对调节机体紊乱方面存在不足。2012年11月―2014年5月本科应用加味四妙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20例,并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的20例患者作对照,观察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40例,均为2012年11月―2014年5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最短4 d,最长12年;对照组20例,其中男19例,女1例;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短6 d,最长1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制订的西医诊断标准[1],符合下述9条中的4条即可诊断:①急性关节炎发作期1次以上,并在1 d内达到高峰;②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别关节;③整个关节呈暗红色;④第1足趾关节肿痛;⑤单侧跗关节急性发作;⑥有可疑或证实的痛风性关节炎;⑦高尿酸血症;⑧非对称性关节肿胀;⑨发作可自行终止。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痛风的“湿热蕴结证”标准:①符合痛风的诊断标准;②四肢或下肢关节猝然红肿热痛、触痛,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1.3 排除标准
痛风发作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和化脓性等关节炎,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加味四妙汤联合非甾体类消炎药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塞来昔布胶囊,每次1片,每日2次,早晚口服。加味四妙汤药方组成:知母10 g,黄柏10 g,薏仁30 g,怀牛膝10 g,生石膏40 g,萆薢10 g,泽泻10 g,泽兰10 g,秦艽15 g,苍白术各15 g,赤芍12 g,丹参12 g,车前子10 g、土茯苓10 g,山慈菇10 g,甘草10 g,上方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仅服用塞来昔布胶囊,每次1片,每日2次,早晚口服。2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患者关节局部肿胀、疼痛情况和功能活动情况。关节疼痛改善情况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无痛为0分;轻微疼痛,可正常生活和工作为1~3分;中度疼痛,可正常生活,但影响工作为4~6分;重度疼痛,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为7~9分;剧烈疼痛为10分。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监测其CRP和ESR等指标。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相关疗效标准判定。痊愈:患者症状消失,经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好转:患者关节肿胀症状消减,疼痛症状缓解,经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较入院时无变化。
1.7 统计学方处理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n=20,分,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对照组5例痊愈,9例好转,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8例痊愈,9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n=20,例,%)
2.3 2组CRP、ESR比较
治疗后,2组的CRP、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CRP、ESR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CRP、ESR比较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主要取决予血尿酸的浓度和在体液中的溶解度,血尿酸值的波动常常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发生,故在急性期,一般不主张使用降尿酸的药物,以免引起尿酸浓度的变化,而再次诱发疼痛加重。西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疗效,秋水仙碱见效快,但毒副作用大,所以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消炎镇痛,相对比较安全,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中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痹证”的范畴,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外感六淫,调摄不慎,嗜欲无节,过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伤及脾阳,水谷不化,湿浊内生,湿浊蓄积日久化热;或内生寒、湿、痰、浊,蕴而化热致瘀成毒,留滞经络而发痛风。湿热、痰浊、瘀血三者交阻为患,彼此加重,互为因果,导致痛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当以清利热湿、活血通络为法。方中生石膏、黄柏清热化湿为君;土茯苓、山慈菇清热解毒;萆薢、苍白术、薏米健脾利湿;牛膝、赤芍、丹参活血通络为臣,佐以知母、秦艽祛风胜湿;泽泻、泽兰、车前子引湿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有文献[3]也表明,山慈姑含有秋水仙碱及其衍生物秋水仙酰胺等物质,可以迅速减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秦艽、知母、赤芍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且秦艽能促尿酸排泄;萆薢、土茯苓、苍术、苡米、泽泻等均具有促尿酸排泄的作用,使血尿酸下降。本临床研究显示中西结合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较单独运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效果更好、疗效更优、炎性指标下降更快,且加味四妙汤无明显毒副作用,价格低廉,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1] 蔡辉,姚如冰,郭郡浩.新编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15.
[3] 宋力伟.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46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6):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