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故”事儿
2014-08-22张合成
张合成
借农业部百乡万户进村入户调研之际,到大豆主产县黑龙江省巴彦县研究大豆目标价格制度的相关问题。我们先后与该县财政、物价、粮食及农业部门的专家进行了交流,走访了八旗油坊和老马的大豆收购站。准备再走访几个农户、合作社,争取再访两家豆腐坊。
巴彦,原称巴彦苏苏。巴彦,满语谓“富贵”;苏苏,满语谓“屯”,全译即“富贵的村庄”。之所以富贵,是因为这里肥沃的良田盛产优质大米、高产玉米、高油大豆。巴彦的大豆单产约在370斤至410斤,高于全省平均单产260斤,大豆为巴彦农民赚过不少钱。
巴彦曾经是大豆主产县,全县350多万亩良田,曾经有三分之二的面积种大豆。2011年还有50多万亩大豆,而去年只有23万亩。下降速度之快,用锐减、惊人不为过。所以笔者用大豆的故乡形容也不为过,似乎主产区即将成为过去的辉煌。
大豆的消涨并没有影响巴彦农业大县的地位,原来种豆的地正在生长着比大豆更挣钱更高产的水稻与玉米。这是经济规律,是农民的经济选择,也是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归宿。
笔者是大豆外行,但大豆产业保护与发展早已经成为农业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耳熟能详。有说稳定的,有说发展的,有说保护的,也有说放弃的……笔者到目前也不知道,为什么农民们不炒作这些问题?农民们只知道啥贵种啥,书记县长们更知道啥产量高种啥。
这样,大豆目标价格的影响因素不言而喻:
一是农户的实恵程度。机会成本理论在所有经济领域发光。农户种豆与否的效益参照系是玉米,目前玉米亩收益大约比大豆高300元左右,需要补足这个差距吗?如何补上这个差距?有钱补吗?
二是粮豆关系。粮食大县因为对国家的贡献大,中央财政对新增加粮食产量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巴彦玉米单产是大豆单产的4倍左右。这几年,因为减少大豆面积,而增加玉米和稻谷的产量对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作用极其明显。如果恢复大豆一亩,粮食产量将下降1000斤左右,咋办?
三是蛋白豆与油豆的关系。不少专家说,东北大豆高蛋白特色需要保护,而油豆没有竞争力可以放弃。有人大胆放言:把大豆目标价格的政策目标锁定为高蛋白品种。如何操作呢?
四是谁领补贴。目标价格与市场价的差价补给谁?补给有地的不可能发挥鼓励大豆产业的针对性作用;补给种豆的易操作,但面积测算成本很大;补给卖豆的理论上很严格,但转圈子卖咋办呢,不可能管得住。看来难题不少,不过不怕,把难题交给基层,肯定有办法。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粮食贩子老马说,农户只在三种情况下种豆:在需要倒茬时种豆,在来不及种玉米时种豆,在不想劳作(种豆不费力)时种豆。除非种豆的效益超过玉米。
(作者系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