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才能做好完形填空题

2014-08-22陈传光

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 2014年7期
关键词:全文短文选项

陈传光

完形填空是一种立意新、要求高的综合性语言测试题。它既考查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考查学生对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此题型为中考的必考题型,在中考试卷中的分值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备受老师和学生的关注。要做好完形填空题,不仅要了解此类题的命题特点,而且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当然也离不开解答此类题的技巧。

一、命题特点

1. 选材范围广泛

完形填空题所选的短文不长,一般难度也不大。但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故事、科普知识、社会生活、人物传记等。

2. 考查文体转移

以前完形填空题考查的文体多以记叙文为主,但近年的考题有向说明文、议论文发展的趋势。考生一定要注意文体的变化,因为不了解文章的体裁,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

3. 考查侧重点转移

以往完形填空题的考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子的运用,而对语篇背景考查不多,但近年来考查的重点已由侧重考查基础知识逐渐向侧重考查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转移。比如,多数试题所设选项从语法角度来判定是正确的,但一旦联系语篇内容,则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知识储备

1. 掌握词的用法

完形填空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常用的词组搭配,学生往往对许多搭配感到很陌生,不知从何下手。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单词的基本用法,多记住一些不常用的搭配,这样有利于做好完形填空题。同时,还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辨别。

2. 注意语法知识的积累

完形填空题集中考察考生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实词以及介词的理解。为此,学生要掌握名词的单复数和所有格形式,动词的时态、语态、人称变化、语气以及非谓语动词的一般式、被动式和完成式,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介词与其他词的固定搭配等,还要掌握常见连词的用法。

3. 广泛阅读各学科常识

完形填空题所选文章一般内容短小精悍,但涉及面广、灵活性强。因此,要求学生多储备各学科基本常识,否则,即使英语知识掌握得再好,若是对文章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常识缺乏了解,也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

4. 掌握必要的背景知识

完形填空文章中阐述的事往往涉及到一些背景知识,学生应通过联想,根据背景知识来确定所选择的那一项。所以,背景知识在解答完形填空题时往往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有些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研究上下文,有些无论从上下文还是从词汇、语法着眼都无法找到解题信息,而利用背景知识也许很快能找到答案。因此,注意背景知识的选用是很必要的。

三、解题技巧

1.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泛读

每篇文章都有中心议题,只有浏览全文,才能获得信息,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抓住文章的主线,展开解题思路。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不要急于看选项,找答案,应通篇浏览全文,掌握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由于完形填空属于障碍性阅读,所以抓住文章的首句(段)和尾句(段)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很有帮助。文章的首句是观察全文的“窗口”,一般不留空白,可以提供完整的信息,能提示文章的背景知识和主题思想,有利于考生准确地预测和推断短文的主旨。而尾句则是文章的总结、结论或点晴之笔,会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因此,首先应看一下文章的首句和尾句,使自己心中有个大概印象,然后再去通读全文。浏览全文时,要一气呵成,并借助阅读技巧,发挥想象,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2. 通盘考虑,初选答案——精读

通盘考虑,就是根据全文大意和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把上下文的意思、句法结构、词类和语法功能、惯用法、逻辑推理常识和背景知识等各种因素加在一起考虑,仔细推敲。也就是说,要抓住结构、语义及逻辑三条线索,推断和预测选项。完形填空是人为地切断短文的脉络,再让学生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恢复短文的题型。因此,做此题时,首先要看整个句子语法结构是否合理;其次,要看语义是否通顺,上下文是否连贯、呼应;第三,如果几个选项填入空白处,结构和语义都没有问题,那么就要在逻辑上看哪个选项最为合理。解答试题时,可利用直接法、排除法和比较法等选择正确选项。考生可运用排除法去掉某些本身有语法错误的干扰选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答题的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正确率。

3. 复读全文,修正答案——重读

确定选项后,将答案带入空格,重读全文,看句子是否通顺,语法是否正确,内容是否连贯,有无不符合英语习惯的地方。这样从整体上检查结构、语义、逻辑是否一致,上下文衔接是否合理,如果不妥,应及时修正。

总之,把握命题特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就了解了前进的方向;掌握了解题技巧,就找到了走向成功的捷径。但这一切都无法代替主观努力,代替对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可见,要做好完形填空题,这三者都得掌握好,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猜你喜欢

全文短文选项
全文中文摘要
全文中文摘要
KEYS
Keys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