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涉世家》教案

2014-08-21陈少平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扶苏蒙恬陈胜

陈少平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的现象。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所熟悉的历史事实吗?

2.学生简单介绍陈胜、吴广反抗秦王朝斗争的经过。

3.大泽乡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呢?在严酷的制度下陈胜、吴广是如何发起翻天覆地的壮举?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掌旗人?

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走进作者、作品

学生介绍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将读不顺的句子作上标记。

2.生听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停顿,初步理解文意。

重点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提示:朗读的节奏要根据词句的意思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

4.合作学习(4人一组)。

(1)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语交小组讨论。

(2)小组的疑难问难交由全班讨论。

(3)小组间比赛:找出文中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不同的词语。

A、一词多义:

如:次 数

行 故 书

B、古今异义:

若为佣耕 会天大雨 又间会吴广 卒中往往语

借第令 比起陈 等死 今亡亦死

(4)师生一起探讨文中的省略现象。

四、研读课文

1.陈胜为什么要起义?

2.陈胜是怎样做起义的准备工作的?

3.陈胜等人为了取得威望用“行卜、念鬼以及篝火狐鸣”的办法来蛊惑众人,对此你是怎样看的?

4.陈胜是怎样寻找合适的机会领导起义的?

五、问题探究

1.你认为陈胜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得到些什么启发?

2.《史记》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可取之处?

六、品读表现陈胜鲜明性格的语句

1.苟富贵,无相忘:表明他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反映也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表现出他何等开阔的胸襟。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陈胜敢地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

七、拓展阅读

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面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栽!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家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禅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30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文段的内容与《陈涉世家》中的哪几句话的意思相同?

2.扶苏自杀是因为其“仁”,请你谈谈对此“仁”的感悟。endprint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的现象。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所熟悉的历史事实吗?

2.学生简单介绍陈胜、吴广反抗秦王朝斗争的经过。

3.大泽乡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呢?在严酷的制度下陈胜、吴广是如何发起翻天覆地的壮举?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掌旗人?

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走进作者、作品

学生介绍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将读不顺的句子作上标记。

2.生听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停顿,初步理解文意。

重点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提示:朗读的节奏要根据词句的意思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

4.合作学习(4人一组)。

(1)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语交小组讨论。

(2)小组的疑难问难交由全班讨论。

(3)小组间比赛:找出文中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不同的词语。

A、一词多义:

如:次 数

行 故 书

B、古今异义:

若为佣耕 会天大雨 又间会吴广 卒中往往语

借第令 比起陈 等死 今亡亦死

(4)师生一起探讨文中的省略现象。

四、研读课文

1.陈胜为什么要起义?

2.陈胜是怎样做起义的准备工作的?

3.陈胜等人为了取得威望用“行卜、念鬼以及篝火狐鸣”的办法来蛊惑众人,对此你是怎样看的?

4.陈胜是怎样寻找合适的机会领导起义的?

五、问题探究

1.你认为陈胜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得到些什么启发?

2.《史记》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可取之处?

六、品读表现陈胜鲜明性格的语句

1.苟富贵,无相忘:表明他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反映也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表现出他何等开阔的胸襟。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陈胜敢地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

七、拓展阅读

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面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栽!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家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禅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30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文段的内容与《陈涉世家》中的哪几句话的意思相同?

2.扶苏自杀是因为其“仁”,请你谈谈对此“仁”的感悟。endprint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的现象。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所熟悉的历史事实吗?

2.学生简单介绍陈胜、吴广反抗秦王朝斗争的经过。

3.大泽乡起义是在怎样的背景和环境下发起的呢?在严酷的制度下陈胜、吴广是如何发起翻天覆地的壮举?陈胜凭借什么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掌旗人?

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走进作者、作品

学生介绍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将读不顺的句子作上标记。

2.生听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停顿,初步理解文意。

重点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提示:朗读的节奏要根据词句的意思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

4.合作学习(4人一组)。

(1)学生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语交小组讨论。

(2)小组的疑难问难交由全班讨论。

(3)小组间比赛:找出文中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不同的词语。

A、一词多义:

如:次 数

行 故 书

B、古今异义:

若为佣耕 会天大雨 又间会吴广 卒中往往语

借第令 比起陈 等死 今亡亦死

(4)师生一起探讨文中的省略现象。

四、研读课文

1.陈胜为什么要起义?

2.陈胜是怎样做起义的准备工作的?

3.陈胜等人为了取得威望用“行卜、念鬼以及篝火狐鸣”的办法来蛊惑众人,对此你是怎样看的?

4.陈胜是怎样寻找合适的机会领导起义的?

五、问题探究

1.你认为陈胜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得到些什么启发?

2.《史记》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可取之处?

六、品读表现陈胜鲜明性格的语句

1.苟富贵,无相忘:表明他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反映也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表现出他何等开阔的胸襟。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陈胜敢地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

七、拓展阅读

于是(胡亥、赵高、李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面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栽!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家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禅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苏于上郡。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30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1.文段的内容与《陈涉世家》中的哪几句话的意思相同?

2.扶苏自杀是因为其“仁”,请你谈谈对此“仁”的感悟。endprint

猜你喜欢

扶苏蒙恬陈胜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Transient air-water flow patterns in the vent tube in hydropower tailrace system simulated by 1-D-3-D coupling method *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Influence of flow field on stability of throttled surge tanks with standpipe*
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吗?
陈胜
蒙恬
骄傲的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