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色海洋经济区主要着眼点

2014-08-21路楠楠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烟台市淡化烟台

路楠楠

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得了国务院文件批复。依托“十二五”契机与该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靠海洋发展海洋”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并成为了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蓝色海洋经济区,近年来烟台市有大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尤其是海水淡化项目为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力量。

据了解,烟台属于严重缺水性城市,其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境内并没有客水。虽然烟台市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50毫米,水资源总量约为30亿平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36平方米,尚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更大大低于国际标准。虽然面朝大海,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烟台仍然是一个半干旱城市,严重缺乏淡水资源,因此,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向大海要淡水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已经成为解决烟台水资源问题的战略性举措。但是海水淡化成本尚高,每吨淡化水的成本为五元左右,比工业用水成本高出一元左右,以至于无法将淡化水大规模推进市场。本文旨在法律技术层面研究海水淡化的市场化问题,将海水淡化产业推向市场,以切实解决烟台地区的淡水资源问题。

一、关于海水淡化的政策性文件

早在2005年,国家就曾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海洋局等发布了关于利用水资源发展水资源的政策性文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该规划意在加强海水淡化利用,以企业为主体生产淡化水用于居民引水、生活用水、企业生产用水;高效可持续的提高海水资源的可利用率。

2011年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针对我国五年内的海洋科技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是突破关键技术,培育和支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开发利用海水成为相关的关键技术之一。开展实施海水淡化产业化项目,支持和鼓励沿海城市及海岛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海水淡化产业化示范项目。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其中提出:要求到2015年,提高海水淡化所用材料、设备制造的自主创新率;海水淡化能力需达到的日产量以及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需提高;需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链模式,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影响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烟台作为我国开展海水淡化项目较早的城市,淡化水的市场较大,但是烟台淡化水仍然存在规模小,竞争弱,发展慢等问题。影响烟台市海水淡化市场的主要原因有:

(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较少,海水淡化的主要技术装备以及多种关键部件主要依靠进口,从而导致海水淡化的成本偏高。

(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我国海水淡化整体实力相对于国外有关方面处于劣势,国外十分关注我国海水淡化市场并积极采取措施抢占我国市场。烟台从事海水淡化的设备制造较少,企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海水淡化产业链。

(三)海水淡化相关政策不足。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完善,政策实施力度不够,可操作性差,我国《水法》中虽然有关于对海水淡化的表述,但是有关水相关法、海洋相关法中并未明确指出海水淡化应该由哪些部门主管。烟台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来支持海水淡化的发展,缺乏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未能把海水淡化产业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对海水淡化没有明确的定位。

三、关于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对海水淡化的政策支持。(1)将海水淡化产业列入烟台市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根据国务院制定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来制定符合烟台区域特征的地方性规章,应建立烟台市海水淡化相关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建立起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以建立实质有效的产业鼓励政策,推动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2)对使用海水的企业在研究开发、购置机器设备等方面授予税收优惠政策。明确海水淡化设施及建设可享受优惠政策及资金支持。把海水淡化项目作为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对于生产淡水的企业给以补贴支持。(3)烟台应通过投资和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鼓励更多企业进入海水淡化范畴,扩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鼓励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进入海水淡化行业。(4)烟台市政府应该加大水价的改革力度,调整水价及其结构,合理确定淡化水的价格,以促进淡化水的推广和使用。并经由媒体公益广告的形式对海水淡化进行主题宣传,使市民对淡化水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淡化海水进一步走向市场。

(二)对于企业方面,应加快建立行业规范标准,加强技术改革创新,研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备,以尽快提高海水淡化的核心竞争力。应建立切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根本调节作用。

四、结语

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是扩大蓝色海洋经济区水资源供应量的有效方式,是解决烟台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应当意识到,烟台地区要大规模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仍面临许多挑战,由海水淡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亦不容忽视。应通过加强政府管理、促进技术革新等方式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和能耗,推进海水淡化市场化,并努力减少海水淡化对渤海海洋环境的影响。如此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海水资源丰富的优势,解决烟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建设蓝色海洋经济区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 吕荣胜.天津滨海新区推进海水淡化市场化进程的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09).

[2] 付健,王亦宁,钟玉秀.关于我国海水淡化利用管理体制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2(01).

[3] 杨尚宝.关于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几点看法[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1(02).

[4] 侯勇,王桂华.海水淡化技术现状与发展[J].吉林电力,2011(01).

[5] 杨尚宝.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战略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2(01).

[6] 廖军,张进,周浩.从我国水资源特点看水资源产业化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烟台市淡化烟台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稳定 衔接 淡化 创新